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09-10

主办单位:中国古生物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洛阳龙门地区暴露的地层为上寒武统崮山组。该组下部为深灰色厚层灰岩、灰色厚层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中部为浅灰色厚层泥岩、白云石和鲕粒灰岩,上部为竹叶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砂屑灰岩。在白色微晶灰岩和褐黄色极薄层泥岩互层的沉积物中发现大量的遗迹化石。根据对岩性、沉积构造和遗迹化石的详细分析,介绍了崮山组从底到顶可以分为六个相带:泥灰岩夹颗粒灰岩相、生物扰动微晶灰岩与泥岩互层相、条带状鲕粒和生物碎屑灰岩相、条带状砂屑灰岩相、条带状砂屑灰岩、高生物扰动的薄层白云质灰岩和泥岩互层相、厚层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相。
  • 摘要:本文对采自陕西省镇巴县下寒武统西篙坪段和水井沱组下部碳酸盐岩地层的海绵骨针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三叶虫及小壳化石的生物地层学资料表明西篙坪段和水井沱组下段属于第竹寺阶。化石经室内醋酸浸泡处理后获得,骨针化石保存较好、类型多样,其中属于六射海绵纲的骨针3类,普通海绵纲的骨针6类,分类未定的骨针1类;并详细地对各类骨针化石进行了描述。虽然普通海绵骨针类型多样,但六射海绵的骨针丰度远高于普通海绵。简要地探讨了海绵骨针的保存方式,对比和分析了西篙坪段和水井沱组海绵骨针化石组成的差异。结合同时代产自皖南荷塘组和云南澄江动物群中特异保存的海绵软躯体化石资料,认为虽然海绵动物起源于新元古代末期,但躯体海绵化石和骨针化石都显示海绵动物的大辐射事件发生在早寒武世韭筇竹寺期。
  • 摘要:系统描述了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10属10种,介绍研究区10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系统在国际学术界的意见,重申以壳的对称性和有无肌痕确定纲级界线的最佳分类原则,提出应用壳型划分目级分类单元和口缘形状、壳顶与口缘的相对位置划分科级分类单元的可行和有效性,而不接受把所有单板状软体动物化石归入单板纲的做法,因为寒武纪早期一些单板状软体动物化石不一定符合单板纲的真实含义。文中回顾了近20年来建立的始单板纲(Eomonoplacophora) (Missarzhevsky, 1989)、太阳女神螺纲( Helcionelloida )、背壳肌纲(Tergomya ) ( Peel. 1991 a)和似腹足纲( Paragastropoda ) ( Linsley and Kier,1984)等纲级的新概念。归纳和总结了研究区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单壳类软体动物群面貌的六大特点,玉尔吐斯组单壳类软体动物群的研究,再次证实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期间,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与小壳动物群一起经历了三次大发展和三次大绝灭事件。这在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早期演化史上均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 摘要:寒武纪早期是地史时期重要的地质和生物突变时期,多门类带骨骼的后生动物同时出现,且形成了重要的磷矿、Ni-M。多金属矿产和烃源岩。因此研究寒武纪早期的沉积环境,不仅能为生命起源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形成机制提供信息,也能为黑色岩系中金属矿床和烃源岩的形成提供环境背景。
  • 摘要:寒武系三叶虫卷曲的报道,仅Stiff , McNamara 、王敏成和熊宪政等三、四例。原刺尾虫类(Ceratopygidae)更未见卷曲标本的报道。标本采自浙江江山雄边寒武系芙蓉统排碧阶最上部Sinoproceratopyge kiangshanensis带,为Sinoproceratopyge kiangshanensis Lu的未成年体的正反面标本,其尾甲因卷曲伸至头甲前方,自由颊与固定颊裂开,并略有错动,显示蜕壳初期的特征。本文介绍了寒武系三叶虫的标本描述,分析了其卷曲和蜕壳的特点,中国奥陶纪三叶虫Remopleurides的卷曲是头下的腹脊插入尾中轴的凹槽中,。吞menesun则是尾后端插到头腹边缘下面,为半螺旋型卷曲。Sinoproceratapyge头比尾大很多,应该也是螺旋型卷曲或半螺旋型卷曲,但其胸节数不多,因此,更可能是半螺旋型卷曲。但究竟属何种卷曲类型,有待发现完全卷曲的标本加以证实。
  • 摘要:本研究描述了Skaracarida目的第三个种Skara hunanensis,另外两个种是瑞典报道的S.anulata和S.minuta。奥斯坦型保存化石只发现有幼年期的标本,既没有发现胚胎,也没有发现成年个体的标本。但是,Skaracarida目是个例外,迄今为止不论是在瑞典还是在湘西都只发现了Skara成年个体的标本,并未发现幼年期的标本。Skara具有独特的身体构型,由头部、躯干部和尾部组成,头部5节,躯干部11节,尾部1节,具尾叉。躯干部只有第一节具附肢,即第一胸肢,与大小颖构型一致。所有双肢型附肢连同口部和上唇共同构成滤食系统。欲ara是真甲壳动物,推测其与领足纲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Miiller和Walossek依据Skara独特的身体构型建立了Skaracarida目,但是其系统位置尚未解决。
  • 摘要: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的中-上奥陶统灰岩相地层露头位于巴楚断垄带西北缘的巴楚一间房-唐王城的良里塔格地区。以牙形刺动物群为依据厘定3个组的时代,从下至上为一间房组、吐木休克组和良里塔格组。一间房组的开始标志了新一期的海进,其下段发育1期藻丘,中段发育1期藻丘、1期瓶筐石礁丘和3-4期瓶筐石一棘屑滩,其上段代表了海水加深至浪基面之下的过程:吐木休克组沉积过程中达到了海进最大值,为凝缩沉积:良里塔格组代表了逐渐海退的过程,形成浅滩和3期藻丘建造。
  • 摘要:礁群落的演替与生物起源、辐射、灭绝、复苏事件的关系,是探讨生物礁宏进化规律永恒的主题。奥陶纪是地史上陆表海分布最广泛的时期,温暖海洋的广泛分布为各大动物门类提供了广阔的生态领域,“古生代动物群”的进一步起源和后生动物门类分异度的增高,将奥陶纪的生物礁群落组成和格架岩类型推向了一个更加多样化的时期。
  • 摘要: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包括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却尔却克-塔东、辛格尔和罗布泊等4个地层分区,本文研究范围为前两个地层分区。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分区上奥陶统自下而上分为塔提让组、桑塔木组和铁热克阿瓦提组。 塔东地区的却尔却克-塔东地层分区和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以及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上奥陶统的岩性、岩相特征和岩石地层划分不尽相同,但可据所含化石所反映的地质时代作等时对比。1)却尔却克一塔东地层分区却尔却克组据所产笔石、几丁石和牙形石可确定其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晚期至晚奥陶世艾家山早期,大致可与塔克拉玛干层分区一间房组上部至良里塔格组下部和满西南一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的一间房组上部至塔提让组下部对比。2)却尔却克一塔东地层分区露头区的杂土坡组据所产笔石分析其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中期,大致与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良里塔格组上部和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塔提让组上部对比。3)却尔却克-塔东地层分区的元宝山组据所产笔石、几丁石确定时代为艾家山晚期,大致与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和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的桑塔木组中下部对比。4)却尔却克-塔东地层分区的银屏山组据所产笔石、几丁石和三叶虫确定时代为钱塘江期,大致与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和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的桑塔木组上部至铁热克阿瓦提组对比。
  • 摘要:以往学者多认为全球中、晚奥陶世四射珊瑚的起源中心或源区有三处:一是北美东部,以扭心珊瑚类Streptelasma, Brachyelasma,柱珊瑚类Favistina为代表;二是斯堪的纳维亚,波罗的海地区,以Lambelasma,Primitophyllum和Borelasma为代表;三是澳大利亚东部,以泡沫珊瑚类Hillolphyllum, Bowanophyllum为代表。实际上我国扬子区在O2-O3时也是四射珊瑚源区之一,以穿孔珊瑚Calostylis,柱珊瑚类Palaeophyllum为代表。何心一和陈建强(2004)曾提出扬子区是奥陶纪、志留纪四射珊瑚起源中心之一。这是基于当时约有30个四射珊瑚属在扬子区中、晚奥陶世和早志留世地层中世界首现而提出的观点。近年来由于扬子区早志留世新资料的增加,加上笔者重新详细研究国内外己发表的有关珊瑚资料,结果发现扬子区早志留世还有12个四射珊瑚属在世界上首现。从而更论证扬子区是O2-S1四射珊瑚的源区。本文分别简介这12个属的最低产出层位、地点及其扩散。
  • 摘要:体型大小是物种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能反映生物的“生理、行为和生态”。地史时期大多数生命演化过程都伴随着物种体型的变化,相关研究成为演化古生物学长期以来的热点之一。生物小型化是灭绝事件后广泛发生的演化现象,对其进行深入探索有助于揭示生物应对灾变环境的机制,对了解生物大灭绝事件及其后的残存、复苏过程也有较重要意义,然而它的研究程度较低。近年来小型化效应有些新成果问世,大多来自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后的相关研究,该效应在灾变程度较弱的奥陶纪末大灭绝后的系统研究还非常薄弱。
  • 摘要:系统研究了滇东地区4个晚志留世至中泥盆世地质剖面的孢粉生物地层,鉴定并描述小孢子化石52属l94种,鉴定出疑源类化石14属15种,隐孢子化石9属11种,及植物碎片化石13种类型。通过系统研究玉龙寺组上段至西冲组的孢子组合,结合本文研究的疑源类化石及其他门类化石研究的成果,认为志留/泥盆系界线位于西屯组中段内部,滇东地区缺失Emsian期的绝大部分地层,早泥盆统/中泥盆统界线可能在本地区并不存在。
  • 摘要:经过对新疆北部布龙果尔等10余条剖面洪古勒楞组及上覆地层中牙形刺及各门类化石、岩石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样品的同步系统采集,从布仑果尔剖面百余个牙形刺样品中获取了F-F界线附近的牙形刺,对F-F界线、法门阶诸多牙形刺化石带的位置、洪古勒楞组的厚度和顶底界线有了明确的认识。
  • 摘要:2007-2008年间,笔者与李志宏等在鄂西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期间,对晚泥盆世黄家瞪组剖面实测过程中,在该组浅黄一黄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石英细砂岩中发现保存较完整的盾甲鱼类化石新材料,其中包括眼眶片、后中背片、胸棘、混合侧片以及大量的鱼类化石碎片。由于长江三峡地区晚泥盆世处于近岸一浅海陆棚环境,海水进退频繁的影响,植物与海生动物化石交替出现,鱼化石保存十分丰富,但较为破碎。在对本次实测剖面所采集的盾皮鱼类化石眼眶片、后中背片、前腹侧片、胸鳍和混合侧片等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应层位的桨鳞鱼(Remigolepis)与沟鳞鱼( Bothriolepistungseni)的形态特征有不少共同点,而与后者更为接近,故将本文所描述的标本暂定为桨鳞鱼未定种(Remigolepis sp.)。桨鳞鱼为东格陵兰及大洋洲上泥盆统的重要化石,大部分生存在晚泥盆世弗拉斯期,在我国宁夏宁卫盆地、湖南醛陵、江西于都等地均有发现,目前主要限于晚泥盆世,即法门期,据此可判断鄂西黄家瞪组的时代为晚泥盆世法门期。到目前为止,鄂西地区泥盆世地层中尚未发现保存完整的鱼类化石,本文所描述的眼眶片、胸鳍和背片等化石材料在鄂西地区晚泥盆世黄家瞪组的发现,并伴随丰富的植物化石(Lepidodendropsis arborescens (Sze) Sze, Cyclostigma kiltorkense Haught, Stigmaria fcoides (Sternberg)Brongn.等)、腕足(q}rtospirifer sp.),遗迹化石等产出,这些发现不但丰富了鄂西地区晚泥盆世生物群的内容,扩大了盾皮鱼类化石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并为鄂西地区法门期古地理、古环境以及研究和厘定晚泥盆世黄家瞪组的地质时代和地层划分对比提供可靠的证据。对于晚泥盆纪鱼类化石的对比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贵州省独山县的猴儿山组龙洞水段是王钮等所创立。当初王氏等根据根据珊瑚和腕足类等化石的鉴定认为龙洞水段的时代是中泥盆世早期即艾菲尔期(Eifelian)。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学者的一致认可,而且在其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家都一直沿用这一地层划分方案。笔者等认为,地层时代的断定主要是依据生物地层学,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的进化是不可逆的。生物地层学方法目前仍然还是进行地层划分对比最省钱、最方便和最可靠的一种手段之一。而岩石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与生物地层学之间各有分工、各有所长。在研究沉积环境、海平面升降及其旋回和韵律等方面,岩石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确实有它们自己的优势。另外,遗迹化石同样在反映海洋的沉积环境方面是它的强项,但在地层的断代及其划分对比方面确实还是不如实体大化石那么准确有力。至于周希云列出的龙洞水段中许多四射珊瑚、床板珊瑚和腕足类属种的地质时代资料,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经过仔细查找、翻阅、对比有关古生物系统描述的文献资料之后,发现他所列出属种时代有许多都不一定是可靠的。例如他把所有首次在龙洞段发现的四射珊瑚和腕足类的新属全部都被他列为下泥盆统的证据。确定浅海相中泥盆世早期地层主要还是根据珊瑚和腕足类等门类化石的的综合分析。通过上述对龙洞水段中四射珊瑚、床板珊瑚和腕足类的详尽资料并富有说服力的对比分析,毫无疑义可以得出以下一个结论:贵州独山猴儿山组龙洞水段的地质时代应该属于中泥盆世早期即艾菲尔阶(Eifelian)。
  • 摘要:晚泥盆世弗拉斯阶与法门阶之交发生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五次集群灭绝事件之一,也叫Kellwasser事件,至少60%的弗拉斯阶生物灭绝。在此次事件中,低纬度的浅海底栖生物种群受影响最甚,而生活在高纬度,深海和陆地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小。这次事件实际上是多次阶梯状生物死亡的结果,而非单次生物危机。造成此次灭绝事件的最终原因一直含糊不清,主要假说有天体撞击、海平面升降、海洋缺氧和富营养、气候变化及火山热液活动。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实测了六景和都安剖面,运用牙形石生物地层分析、沉积相与生态系分析、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及事件沉积综合对比等方法和手段,研究了广西六景、都安地区的F-F事件。
  • 摘要:黔南地区晚石炭世普遍发育了一套台地相碳酸盐岩,猴场地区晚石炭世地层是黔南碳酸盐台地浅水相沉积的典型代表,地层中发育极为丰富的底栖生物化石,其中包括多种造礁生物,建造了多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生物礁,为典型的礁相地层。本文是对建造黔南地区晚石炭世典型后生动物格架礁—珊瑚礁的造礁生物Fomitchevella研究的最新成果。
  • 摘要:对石炭纪生物礁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晚古生代生物礁的发展、演化规律,并且对进一步探索弗拉斯期一法门期重大生物灭绝事件对于后续生物群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石炭纪生物礁为研究对象,探讨石炭纪生物礁的造礁生物、礁体类型、分布规律等礁体基本特征。
  • 摘要:生物礁是一种在海洋中形成的生物沉积建造体。对于生物礁形成过程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在造礁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造礁生物的认识。造礁生物的生长、繁殖及生命周期等方面对于生物礁的形成起到一个显著的控制作用。现代珊瑚礁通常展示出同步释放配子生殖方式,造礁珊瑚以一定时间段为周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大量产卵,其生命周期和生殖方式对于现代珊瑚礁的形成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对古生代造礁生物的生长、繁殖及生命周期等方面对于生物礁形成控制的研究很少涉及。本文对于黔南地区叶状藻的生殖方式及其对礁体形成的影响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进行古代与现代生物礁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实例。本文的研究成果也进一步充实了我国关于晚古生代重要造礁生物叶状藻的认识。
  • 摘要:现行的二叠系的国际划分方案由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乌拉尔统、美国Texas的瓜德鲁普统和中国的乐平统组成,解决不同地区二叠系的精确对比是近年来二叠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由于当时横贯南北的泛大陆的形成,使得二叠纪的生物古地理出现强烈的分异,造成不同地区含有不同的生物群。二叠纪是菊石在古生代发育的一个最高阶段,由于它的种属繁多,演化迅速,分布广泛,是理想的标准化石,划分和对比地层的良好依据。但是,当前我国对二叠纪菊石的研究日趋减少,急需加强。
  • 摘要:地球生物学是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形成的一级学科,它研究作为地球系统三大基本过程之一的生命过程,即生物圈与地球其他圈层的相互作用.不仅是地球影响生物圈.而且生物圈也影响地球系统.这种相互作用或影响,从地球历史早期到现在,是一直在协同、耦合地进行着.生命与地球环境的协同演化是地球生物学的核心.当前地球生物学发展的重点是地球微生物学.宏体生物能反映地球环境对它们的影响及它们对环境的适应,但除植物外,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有限.了解生物圈与地圈双向的相互作用必须研究地球微生物学.生命科学和整个自然科学都在向微观方向发展,不断形成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古生物学不能停留在以古动、植物学为主的阶段,而要与生命科学和整个自然科学保持同步发展.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微生物与地质研究相结合问题的途径.微生物功能群具有重要的地质学意义,是研究地球微生物学的突破口.地球生物学是古生物学的继承和超越.分类系统学将仍然是研究的基础,但是包含了传统古生物学的地球生物学在学科内容和技术方法上将更多地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交叉融合.其结果将使古生物学在时间上更前溯,在空间上更开拓,为古生物学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和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中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 摘要:古海相沉积岩中可靠的微量元素记录可以很好地揭示海洋物质的输入量和海水的化学成分特征,它们对于理解古海洋的长期演化以及与缺氧事件有关的生物大绝灭事件及其原因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意义。我国煤山剖面被认为是P/T之交的生物大规模绝灭的模式和原因等大事件研究的最佳天然实验室。随着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和实验技术方法的创新,从牙形石微体古生物化石角度来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牙形石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首次对浙江长兴煤山二叠-三叠系全球层型剖面第24-26层中高分辨率牙形石进行了系统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微量元素特征可以很好地与古海洋的环境和生物绝灭事件祸合。作者对煤山剖面中24-26层中10个牙形石的乳白色牙冠部分进行了LA-ICP-M5微量元素分析。这些牙形石样品具有非常低的Co、Ni和Rb的含量,分别为0.02-O.O5ppm、0.16-0.44ppm和0.02-0.21ppm,且在不同的地层单位并没有系统的变化,与其他研究者观察到的情况类似,表明这些元素不易进入牙形石中。所有分析点的Th和U含量都非常低表明这些分析点都位于牙形石的乳白色牙冠部分,而不是位于具有高Th和U含量的透明牙冠部分,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一致。它们的Ba含量为2.13-10.4 ppm,有较为一致的Sr含量。
  • 摘要: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是地质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期。浙江煤山剖面作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已进行过多学科的研究,并已建立了精确的牙形石生物地层。本文所选择的沿沟剖面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江西省在古地理和沉积背景上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从北到南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地层界线附近跨越了不同的沉积相,如赣北的碳酸盐相和礁相、赣中的过渡相、赣南的碎屑岩相等。本文研究旨在探讨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个全球性的危机时期,赣东北碳酸盐相中的牙形石生物地层情况。
  • 摘要:二叠纪末期的无机碳同位素快速负异常现象,早期一直作为指示二叠纪末期事件地层界线(PTEB)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近年来不同沉积相区海相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的广泛研究,这一快速负异常现象曾经一度受到质疑。为了对比和确认P/T界线附近无机碳同位素负异常的表现强度和同位素分馏途径及来源,本文选择了我国中下扬子区五条海相地层剖面,代表碳酸盐台地相到下斜坡相的沉积环境,对比分析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无机碳同位素变化特点。
  • 摘要:浙江煤山剖面事件地层界线层24-26层的碳同位素组成数据存在争议。本文结合C剖面新鲜样品的测定结果,综合分子碳同位素、干酪根碳同位素的研究,认为最负值应在26层,而非24层顶部至25层底部,更非27层。碳源发生突变的界线是24-25层的界线,碳同位素演化模式与世界其它典型剖面相近。对这一碳酸盐碳同位素界线的认识非常重要,因其涉及对事件的成因解释。
  • 摘要:南盘江盆地发育有良好的二叠系-三叠系剖面,在全球范围内是研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及其后的生物复苏最好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前人已经进行了高精度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和无机碳同位素的研究,而关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的灭绝、残存与复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在南盘江盆地选择了4个二叠系-三叠系剖面,其中打讲剖面重点研究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生物的灭绝与残存,关刀剖面、边阳剖面、青岩剖面则研究早、中三叠世生物的复苏的时间与详细过程。
  • 摘要:笔者采用产自加拿大北极地区古新世一始新世和始新世中期地层中保存有良好内部结构的压型化石以及产自美国中新世Clarkia地层的压型化石对水杉化石叶角质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探索。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经过常规的舒氏液或NaC10溶液等强氧化剂处理后,水杉化石叶角质层通常变得非常脆弱,易受破损,且上、下表皮的角质层通过叶缘连在一起,使分离和转移过程非常困难,极易造成损失。有些样品在处理过程中遇到NaClO溶液、碱液等试剂即发生皱缩、卷曲或破裂,使制备难以继续进行。针对以上难点,通过反复实验,摸索出利用表皮剥离技术与角质层分离技术相结合、必要时采用指甲油对角质层进行加固的新方法,成功获取了较大面积的干净角质层。
  • 摘要:本文分析建立大型的古生物学综合数据库的主要原因:可以更好地开展古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定量化研究;实现基础数据的数字化,从而可以结合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可视化;通过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在地理上分散的专家之间的无缝协同和合作,笔者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集成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数据库平台及其服务系统这一平台的建设目的是满足古生物学、地层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生产应用需求。
  • 摘要:贵州青岩地区晚二叠世一中三叠世沉积连续,化石丰富、研究较好,尤其该区产有中三叠世初生物辐射特征的化石记录—青岩动物群,因此该地区相关地质研究对于了解古、中生代重大地史转折期的生物灭绝-残存-复苏-辐射的全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工作旨在通过牙形石的年代地层学意义,对这一过程构建时空格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研究基础。
  •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羊草沟组植物化石的不断发现,2008-2009年,作者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的资助下,对羊草沟地区进一步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系统测制了4条地层剖面,绘制了1: 10000地质图,进一步采集了植物化石和部分双壳类、叶肢介化石。根据作者对植物化石的进一步研究,认为羊草沟组所含植物化石十分丰富,以楔叶类(Neocalamites )。获类( Cladophlebis)的大量出现为特征,同时,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和裸子植物繁殖器官也有较多的发现。植物化石的研究结果表明,羊草沟组植物群是一个植物类群多样性比较丰富的晚三叠世植物群。本文提及的是,在近两年植物化石的采集过程中,作者发现了两种类型的楔叶类印痕化石。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中生代植物群中轮叶状植物化石的发现尚少。当前发现的叶轮生类植物化石为我国晚三叠世植物群的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同时,为探讨该类植物的演化、与晚古生代,尤其是二叠纪类似的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地质事件对生物大宗绝灭的影响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摘要:鱼龙尾弯(tailbend)指的是鱼龙尾椎向下的弯曲,形成远洋快速游泳生活所必需的半月形尾鳍,它通常由6-10节背侧长大于腹侧长的梯形椎体组成。鱼龙尾弯的形成标志着鱼龙类对水生生活的高度适应和快速游泳能力的获得,在鱼龙类由陆到海再到远洋巡游的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学意义。目前,鱼龙尾弯主要发现于侏罗系和白坚系,它的早期起源和演化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来自更老地层中的化石证据,特别是三叠系缺少可以探讨尾弯存在的保存完整的大型鱼龙标本。在关岭生物群中的Guanlingsaurus两件标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真正尾弯的存在,将鱼龙的尾弯的出现提前至晚三叠世,证明晚三叠世的鱼龙己经开始具有了适应远洋快速游泳生活的能力,这与生物圈此时所处的演化阶段相一致。
  • 摘要:沙溪庙组是四川盆地整个陆相中生代脊椎动物化石最丰富的地层,其种类和数量之多,分布之广,都大大超过其它各组。该组总厚650-2500m,与下伏新田沟组及上覆遂宁组均为整合接触,亦可平行不整合超覆于自流井组之上。沙溪庙组中部的页岩中富含叶肢介化石,通常又称“叶肢介页岩”。一般以该页岩顶为界将沙溪庙组分为上、下两段。长期以来,对沙溪庙组上段的时代归属一直有争议。无脊椎动物化石研究者认为沙溪庙组的时代属于中侏罗世,而脊椎动物化石研究者则主张将沙溪庙组上段的时代归入晚侏罗世,并且认为马门溪龙动物群的时代应为晚侏罗世。文章从几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从脊椎动物的角度,笔者认为沙溪庙组上段的马门溪龙动物群的时代主要为中侏罗世晚期,但该动物群的一些分子可延续至晚侏罗世晚期:沙溪庙组上段的时代则应属中侏罗世晚期,即巴通期( Bathonian)一卡洛维期(Callovian);沙溪庙组与云南禄丰川街地区的川街组和老罗村组应为同时期地层。而且,整个沙溪庙组的时代应属中侏罗世中一晚期,即巴柔期( Bajocian)一卡洛维期。这一结论与无脊椎动物研究者的观点一致,也与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结果(沙溪庙组为165-178Ma)相符。
  • 摘要:大孢子化石是异孢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目前一般将200μm以上的孢子个体称为大孢子,由于其个体较孢粉化石大,传播距离短,通常认为是原地沉积,因此在地层划分对比、古气候、古环境恢复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可信度。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13口探井151块样品的古生物分析,表明:将新疆中、下侏罗统界线放在三工河组上、下段之间,不仅有可靠的生物化石证据,且三工河组岩、电特征的两段式组合,也为这种划分在具体操作上提供了方便和可能。其岩石界线,南缘郝家沟剖面可划在一套巨厚黄绿色块状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之下,红褐色泥岩顶部,盆地井下一般划在测井特征明显的“细脖子泥岩”之下的巨厚砂砾岩底部。
  • 摘要:松辽盆地深层各门类古生物化石十分稀少,缺少建立标准地层剖面的古生物资料。理论上认为松辽盆地深层能保存为化石的门类属“大孢子”的可能性最大。这是因为松迁盆地深层的饱粉化石受热变质影响,抱粉化石大多碳化严重,甚至完全碳化。使得透射光无法穿透化石,在镜下只能看到黑色的化石轮廊,这就是松辽盆地深层影响抱粉地层学开展的根本原因。而大孢子化石的鉴定需要在实体显微镜下进行,使用的是反射光,因此碳化了的化石在镜下仍能观察到化石纹饰等特征,即仍然进行化石鉴定。据此作者选取83块样品,结果在18块样品中发现了大孢子,从而证实了推测。松辽盆地深部地层中的大孢子化石在纵向上的分布是不相同的。大孢子化石发现率最高的是营城组,在所选的4口井中均发现了大孢子化石,在所选的二个剖面中有一个剖面见到了大孢子化石,发现率高达40%,而松辽盆地深部地层孢粉的发现率只有2%-5%。其次为沙河子组,所选6口井25块样品中有9块分析出大孢子化石,发现率为36%这个比率也是很高的。登娄库组发现率很低,只有8%,略高于抱粉的发现率。虽然,火石岭组的化石发现率高达33.3%,但笔者认为所采样品数较少,反映不了该组大袍子化石的真实发现率,推测其真正的发现率要远远低于33.3%,很可能在5%以上。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今后应该重视新门类化石的研究,为深层地层划分对比提供新的手段。
  • 摘要:中国中生代有尾两栖类最早由杨钟健报道,但其文仅在命名河北滦平的一种新的足迹化石时,提及“第二层中还产一有尾类化石”,而没有对其进行任何特征描述和属种命名。当时将化石的产出层位定为上侏罗统大北沟组,但大北沟组的最新时代测定为早白垩世。该件有尾类标本现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为保存在泥岩上的不完整头骨印痕的正负模,骨骼都已缺失,王原将其列为Urodela indet,其保存特征类似于后来发表的围场皇家螈。河北青龙、辽宁建平和建昌的有尾类地点,产出的有尾类种类单一,已知材料全部为天义初螈,而之前初螈仅见于内蒙古和辽宁的道虎沟化石层,所以初步推测七述新产地的层位可能也属于道虎沟层。河北丰宁凤山炮仗沟的两种有尾类,以及辽宁葫芦岛新台门水口子的钟健辽西蜕,化石数量虽多,但整体保存状态较差;前二者个体较后者明显为小,但很多骨骼学特征与后者相似,虽然部分特征还存有疑问,但即使不是同物异名,它们也应处于相同的演化阶段,即小鱿类的早期代表,故其产出层位更可能属于热河群义县组,即我国中生代有尾类的已知最高层位。最新命名的皇家螈产自河北围场道坝子梁,它兼具初螈和辽西螈的特征,该地点没有发现其他有尾类,仅从其骨骼特征看,应支持产出层位是大北沟组,而非花吉营组的观点。河北滦平的有尾类化石类似于皇家螈,这与其报道的大北沟组层位是相符的。上述有尾类的地层学意义探讨为初步分析而非定论,可作为相关地层学研究的有益补充。
  • 摘要:本文首次记述了产自辽宁省北票市上园镇炒米甸子村黄半吉沟早白里世义县组水龟虫化石2属,2种。描述的昆虫化石有:Shan}uanus lii(MS)和Peneus chaomidianziensisi(MS)。描述属种和产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伊普斯维奇三叠纪地层、德国汉诺威晚侏罗世地层、俄罗斯联邦白至纪地层以及产自国内早白至世的同类标本进行了有意义的比较。
  • 摘要:回顾建国以来对江南斜坡带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分析江南斜坡带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的组成.以江南斜坡带的三叶虫研究成果为基础,讨论我国华南、华北和东北南部区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对比.
  • 摘要:简要论述中国志留纪陆生植物研究现状,主要特征、在早期陆生植物起源和演化上的意义及今后研究展望.贵州凤冈志留纪Llandovery世晚期Pinnatiramosus qianensis Geng(黔羽枝)具有陆生维管植物的某些重要特征;新疆志留纪Pridoli世晚期植物群中出现了早期陆生维管植物主要类群,显示了陆生维管植物多样性的早期特征;云南志留纪Pridoli世晚期植物的发现有助于对全球植物古地理分区的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志留纪具有丰富的微体植物(隐孢子、三缝孢、管状体和表皮等).为早期陆生植物的演化提供了重要化石证据.我国是探寻陆生植物起源、分异和演化的关键地区之一.在志留纪地层中开展早期陆生植物化石的野外和室内工作,能够揭示各时段的陆生植物特征,提出新的观点和演化模式,将推进早期陆生植物起源和系统演化的研究.随着我国志留纪陆生植物化石研究程度的提高,基于有力地层时代证据基础上建立的早期陆生植物组合(主要是微体植物化石组合),将为我国志留系划分和对比提供证据,特别是碎屑岩地区和化石十分稀少的层段.
  • 摘要:以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剖面为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在分子和同位素方面的重要进展.2-甲基藿烷指数反映了蓝细菌繁盛集中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约1Ma的时间内,对应于第26-37层,并主要以两幕形式出现.第一幕在第26层,第二幕在第29-37层(由多个峰值组成).海洋有孔虫、腕足类和牙形石等动物的灭绝也主要表现为两幕,分别对应于煤山剖面第25层和第28层.碳酸盐碳同位素出现两幕负偏,分别对应于第24-26层和第29-37层,可以在特提斯海域进行对比.绿硫细菌分子标志化合物指示的海水透光层富H<,2>S事件集中在两个层位,分别出现在第21-24层(由多个峰值组成)和第11-14层,但第一幕(第11-14层)距离动物大规模灭绝时间约1Ma之久.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和陆地风化作用的加强也主要表现为双幕式.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危机和环境变化均以幕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双幕式,反映了当时地球表层系统的变化表现出两个重要特征,即不稳定性和长期性.值得注意的是,奥陶纪一志留纪之交、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三叠纪-侏罗纪之交这4次生物大灭绝均表现出双幕式特点,是生物对同一地内事件两种不同状态(如海平面变化中的海退和海进,气候变化中的变暖和变冷等)或者多种地内事件的综合响应,可能是地内事件导致生物危机的一个共同特征,从而区别于地外事件引起的单幕式生物灭绝.
  • 摘要:文中介绍目前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和相关陆相地层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国内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中存在的争议,澄清一些概念,提出我国相关陆相地层的研究需结合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古地磁学等多学科的结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些综合性的工作和最新国际地质年代表的结果并不矛盾.最新的国际地质年代表中提出的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年龄(145.5±4Ma)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支持,相比之下,一些学者提出的侏罗系一白垩系界线年龄为135Ma或125Ma的观点还缺乏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近年来年代地层学研究的进展为我国东北地区下白垩统精确国际对比提供了重要证据.东北地区陆相早白垩世沉积中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以及多数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研究的结果表明,生物地层学的证据与年代学和古地磁学证据基本吻合.文中还通过一些实例,探讨在生物地层学(特别是脊椎动物地层学)研究中,重视生物系统发育学研究的重要性,即应当重视"谱系发育关系相近属种的对比",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采用化石确定地层年代过程的一些误区.文中尚论及白垩系Aptian阶的底界年龄以及国际地质年代表中下白垩统一些阶的年限确定的意义.
  • 摘要:详细厘定位于松辽盆地东南区姚家车站剖面的一套上白垩统地层,确认为姚家组至嫩江组一段.姚家组下部以紫红色泥岩为主,至顶部变为黄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嫩江组一段整合于姚家组之上,下部以油页岩为主,夹泥质白云岩薄层,中上部以灰绿色泥岩为主,夹白云岩结核.姚家组产有少量介形类化石,属于Cyprideaformosa-Cypridea sunghuajiangensis组合.嫩江组一段含有丰富的介形类、孢粉和叶肢介化石.自下而上建立了两个介形类化石组合:Cypridea anonyma-Candona,fabiforma和Cyidea gracila~Cypridea gunsulinensis,一个孢粉组合:Proteacidites-Cyathidites-Dictyotrililetes,以及两个叶肢介化石带:Dictyestheria elongata和Halysesther-ia yui.叶肢介Halysesthera yui在姚家组/嫩江组界线之上35cm处首现,是嫩江阶底界的首现标志化石.姚家组的TOC值和HI值均很低,有机质来源以高等植物为主,至嫩江组下部,TOC值和HI值比较高,有机质来源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的混合,向上TOC值和HI值又开始降低.从姚家组至嫩江组一段下部沉积期,松辽古湖泊的湖平面由浅变深,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湖侵,至嫩江组一段上部沉积期,湖水又变浅.姚家组红层主要形成于浅水环境,湖底呈氧化状态,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且不利于保存.嫩江组一段的油页岩主要形成于半深湖-深湖环境,湖水分层,下层水体缺氧,上层水体富氧,生物繁盛,有利于有机质的大量保存.
  • 摘要:MISS构造(microbially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是由蓝细菌等微生物形成的微生物席,在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沉积构造。可分为微生物代谢构造、微生物席生长构造、微生物席破坏构造和微生物席腐烂构造四大类。其中脱水裂痕、席片、席卷、皱痕、生长脊、气隆等构造是野外最常见的宏观构造。做为早期地球微生物活动与微生物席存在的地质记录,MISS构造也被认为是早期生命的重要标志物(biosignature)之一。因此,近年来在早期生命以及以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为核心内容的地球生物学( Geobiology)研究中,MISS构造己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鲁山地区汝阳群MISS的大量发育,表明熊耳裂陷槽经历了早期地壳拉伸沉降、火山强烈喷发的活动构造后,在蓟县纪己经进入相对稳定的缓慢沉降期,基地沉降速率不太快,陆源补给充足、古地理分异不强烈;与裂谷发展早期阶段的熊耳群在构造背景上有很大差别。同时也表明,在中元古代华北地台南缘熊耳裂谷浅水海域发育活跃的底栖微生物群。这种以制氧蓝细菌为主的造席微生物群在中元古代的广泛发育,可能也意味着这个时期大气含氧量明显增加,导致海洋表层环境的氧化。而这种重要的环境变化也将为中元古代后期真核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创造条件。
  • 摘要:通过对我国贵州瓮安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两种沉积类型—燧石夹层和磷块岩进行岩石切片和化学浸解法深入研究,确认磷酸盐化保存的休眠卵化石与燧石夹层保存的Tianzhushania tuberifera是不同矿化条件下保存的同一分类单元。作为磷酸盐化保存的标本,原始膜壳的最外层壁通常被剥离而暴露出具瘤状纹饰的中间壁。在极少数分离出的磷酸盐化标本和磷块岩薄片中也可以见到部分带刺饰的外层壁结构,它们完全可与隧石薄片中保存的完整化石进行对比。那些磷酸盐化保存的中间壁突起上的凹坑,为外层壁刺饰脱落后遗留的附着点。由于M.ornata命名先于T.tuberifera,所以该种有效名称被修订为T.ornata。同时,在瓮安地区燧石切片中还发现Tianzhushania不仅保存了完整的外层壁结构,而且还保存了内部二分卵裂阶段的分裂球。因此得出Tianzhushania也为动物休眠卵的结论,使后生动物胚胎化石记录从陡山沱期典型磷酸盐化的埋藏环境扩大到硅化的埋藏环境。笔者课题组对湖北峡东地区9条埃迪卡拉(震旦)系剖面重新研究,发现Tianzhushania ornata在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第二段大量出现,包括内层壁为瘤状、脑纹状、板片状等类型,囊括了贵州瓮安地区陡山沱组上磷矿层下部发现的Tianzhushania ornata的全部纹饰类型。相关研究进一步确证早期后生动物卵囊与其它浮游真核生物类似,不仅表面具有显著纹饰突起,而且内部具有卵裂结构。为深入研究和探讨全球埃迪卡拉纪早期地层出现的“大型复杂疑源类”的生物属性及其分布和对比问题开拓了新思路。
  • 摘要:笔者从贵州陡山沱组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少量保存有卵裂球结构的大型带刺疑源类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进一步支持了动物休眠卵囊胞的假说。将埃迪卡拉纪大型带刺疑源类解释为动物休眠卵囊胞不仅与当时的海洋环境背景相吻合,还能很好地解释带刺疑源类在埃迪卡拉纪末发生集群灭绝的现象。
  • 摘要:新元古代晚期的重大地质事件,如Rodinia的裂解及全球古大陆格局重组、多次极端寒冷气候事件、大气和海洋化学条件变化以及多细胞宏体藻类和后生动物的出现等,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近年,伊迪卡拉期海洋条件变化对生物演化影响的机理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华南伊迪卡拉系地层序列完整,含有丰富的化石,是展开相关深入研究的理想地区。特别是陡山沱组,提供了伊迪卡拉期古海洋条件变化和生物演化过程的关键地质记录,为深入了解这个时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协同演化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切入口。贵州江口-坝黄地区陡山沱组地层中特殊矿物与生物的发育关系表明,华南深水相区陡山沱期海水化学条件普遍处于缺氧和富硫状态,这种环境的分布可能相当广泛。缺氧源于此时大气氧含量相对较低,海水氧化界面的有效深度还达不到陆棚边缘及其以下相区,而丰富的硫酸盐可能源于陆上有氧风化的输入。缺氧-富硫条件可能是限制后生动物和宏体藻类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只有在这种环境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后,多细胞动物才得到了多样化发展。
  • 摘要:河北阳原北部灰泉堡、红寺和山西天镇南部赵家沟吉地山、王凤沟、张家山、将军庙武家山等地一带。分布有一套胶结松散的紫红色泥岩和紫灰色砂砾岩的灰泉堡组,其时代至上世纪80年代一直被归为古近纪始新世。1983年笔者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程政武研究员,在该地区赵家沟乡王凤沟以南的康代粱东北坡发现12节相关联的恐龙尾推化石,经1989, 1991-1994年的5次发掘,采获各类恐龙化石2300余件:2008-2009年山西地质矿产科学技术馆在同一地点再次挖掘,又采获恐龙化石500余件。在挖掘恐龙的同时进行了较详细的生物地层研究,还发现有丰富的介形虫、轮藻和孢粉等化石,为灰泉堡组的时代及其划分对比和环境演化提供了可靠的化石依据。
  • 摘要:本次研究工作采集的样品来自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东部的长春岭背斜三1井所获得的介形类化石,样品的层位为泉头组四段一青山口组一段。从实测结果来看,泉头组四段的介形类壳体碳稳定同位素值一般较小,其值范围为-3065‰-03.527‰ ,泉头组中、下部的碳稳定同位素值一般为负值,而至泉头组/青山日组界线附近,其值迅速增大,δ13C达3.527‰。三1井泉头组四段-青山口组一段介形类壳休碳、氧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古气候总体呈现小幅度波动性变化,一次显著的升温事件出现在青山口组一段底部;而碳稳定同位素变化相对明显,泉四段的δ13C值一般小于。,而青一段的δ13C值一般大于1.5‰,尤其是在泉头组与青山口组界线附近,其δ3c值有一个明显的跃迁,从562.5m处的-1.659‰到561.2m处的3.527‰,表征为古湖泊沉积环境的剧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青山口组一段第一套黑色页岩、油页岩层位,所获得的介形类壳体碳稳定同位素也出现了异常,δ13C值正向偏移达1.926‰,它们应该是白垩纪中期特殊的地质背景下古湖泊缺氧事件的产物。而对应于第二、三套黑色页岩发育层段及青山口组一段上部,由于未获得介形类化石,其碳、氧稳定同位素值还需继续探索。
  • 摘要:松辽盆地是白垩纪亚洲古陆上最大的内陆湖盆,我国陆相白垩系发育最为完整的地区。盆地内赋存有热河生物群、松花江生物群和明水生物群,三大生物群的有序演化与更替,为确立地层的时代提供了重要依据,进而也使其成为建立我国陆相地层阶的理想地区之一。全国地层委员会依据松辽盆地白垩纪地层发育情况,提出了将泉头阶和青山口阶作为中国陆相白垩系建阶方案标准,认为青山口阶与国际地层表中的Cenomanian阶大致相当,并将上、下白垩统的界线置于泉头阶和青山口阶之间。泉头阶由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白垩系断代工作组于1999年12月提出,阶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层单位“泉头组”的命名地辽宁省昌图县泉头火车站。命名剖面地层的顶、底不全,松辽盆地内部钻井揭示完整的地层剖面。泉头阶由一套棕红色、暗紫红色泥岩与紫灰色、灰绿色、灰白色砂岩、粉砂岩组成,局部地区夹绿色、灰黑色泥岩及凝灰岩薄层,自下而上可细分为四段,底部以浅灰色、灰白色砂岩、粉砂岩与登娄库组紫红色泥岩相接,顶部则为灰绿色、绿灰色块状泥岩与青山口组黑色层状泥岩逐渐过渡,俗称“绿帽子泥岩”,在全盆地分布较广,具较好的区域性可比性。
  • 摘要:本文通过对长财组下伏屯田营组顶部安山岩错石的阴极发光(CL)图像照射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U-Pb测年分析,屯田营组顶部安山岩样品中的错石为典型的自形岩浆错石,15个错石颗粒的同位素具有良好的谐和性,其加权平均年龄为125.112.7Ma ,相当于Aptian的最早期。同时,对长财组上覆泉水村组底部的安山岩也进行了错石激光剥蚀等离子体U-Pb测年分析,45个错石颗粒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16.811.4Ma ,相当于Aptian的晚期。由此可见,长财组的地质时代为Aptian早一中期,与上述植物和孢粉组合所指示的时代一致。
  • 摘要:2006-2007年间在辽西北票四合屯地区张家沟和二道沟地区分别进行了两次高精度化石采集,挖掘平面面积分别约9m2和30m2。集中研究了四合屯地区古湖泊动物群落组合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对两次逐层化石采集获取的数据进行半定量分析,分别投影到两个挖掘段的精细柱状图上。再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在湖泊生物群落纵向上的分布特征,建立古湖泊动物群落的动态变化模型。
  •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遗迹化石研究的成就,在总结我国遗迹化石研究成就和正视不足的基础上,展望21世纪的中国遗迹学我们充满信心,并认为应该从如下4方面规划和部署我国21世纪的遗迹学研究:加强遗迹学人才和团队培育,稳定支持几个有特色的遗迹学研究方向;基于遗迹学资料的系统积累,拓展和深化遗迹化石的地球生物学研究;加强遗迹化石在海、陆相烃源岩和储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创新遗迹化石的研究方法手段,重视和加强现代生物遗迹研究。
  • 摘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笔者即初步整理出系统地质学型“海陆抗建”文稿,力求探索具体系统演进的高层次序列性背景、动力。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笔者又相继正式发表了初步探索张挤反演到洋陆反演之系统地质学观点、控(空)松(时)反演之层次进化论构思等文稿。本世纪以来,又在陆续构思时空反演、物能反演并落实到惯引一直到躯思的连续反演系列之层次系统学手稿。本文概要提示一下层次进化论到层次系统学的基本思路。
  • 摘要:辽宁抚顺地区发育古新世晚期-始新世早、中期地层,自下而上分为老虎台组、栗子沟组、古城子组、计军屯组、西露天组和耿家街组。其中,前两者时代被定为古新世,其余各组为始新世。本研究以孢粉组成为根据,试定量重建本区PETM期间古气候、探讨其变迁过程。研究主要采用“共存分析法”。各地层单元的孢粉组份与现生类群对应后,依据Palaeoflora数据库,得出7个古气候参数。古气候参数均指示共存范围,根据孢粉组成特征及类群数量等的不同,其精度也有所变化。本文仅以各参数的中间值试讨论PETM期间的古气候变化。
  • 摘要:新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及其俯冲在北太平洋的西侧形成一系列边缘海,其中纬度较低的南中国海和纬度最高的白令海的海表面积在世界仁边缘海中排列第2和第3。由于不同气候带、生物地理和海洋学条件,在这两个各具典型特色的边缘海中发育着不同的放射虫动物群及其组合,并具有不同的生物地层化石带特征,说明海底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组合特征及其生物地层特征完全受到古海洋环境的影响和控制,并表现了一定的地方性特点。国际合作项目ODP 184航次和IODP323航次等为开展此项研究提供了条件。北太平洋高-低纬度边缘海的放射虫动物群与生物地层特征的进一步分析对比结果及其所代表的古海洋学意义,有待于作者对IODP323航次后的研究工作给予详细揭示。
  • 摘要:二龙湾位于吉林省辉南县东南龙岗山脉中部,采样点地理坐标N42°18'E126°22',海拔724m。本区气候属于典型的季风影响下的温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温度3.7°C,年平均降水量为775mm。植被分区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地带性植被以红松为主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本研究根据孢粉百分含量及孢粉浓度变化规律,将二龙湾玛琪湖剖面从下至上划分6个抱粉组合带,将其详细特征做一介绍。
  • 摘要:望东洋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浙江批准建立的首个省级高山湿地保护区,总面积1194.8公顷,为目前发现的浙江省海拔最高的湿地,也是华东地区罕见的高山湿地,被称为“华东第一湿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同时它也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与地形地貌、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反映了特定的地质过程的产物,被赋含了丰富的环境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地质意义。目前发达国家对湿地研究较多,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湿地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关于望东洋高海拔湿地的研究相当薄弱。为此,本文选择浙江景宁望东洋高山湿地作为载体,选取典型位置,布设钻孔,系统采样,对湿地泥炭植硅体类型、组合特征、气候指数及其古环境意义进行研究,通过植硅体组合带和气候指数的研究重建了望东洋湿地9000年来的古气候。通过研究表明近9000年来望东洋湿地形成环境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化。
  • 摘要:本文选取浙江萧山湘湖跨湖桥遗址剖面,在精确的测年数据控制下,通过对研究区自然钻孔孢粉较高分辨率研究,结合该遗址考古材料,重建研究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变化,揭示研究区环境演变规律,探讨环境变化与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的关系及其反馈机制,对进一步合理认识研究区全新世自然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为人类可持续和谐发展提供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学术意义。
  • 摘要:我国西南重庆地区分布着众多考古遗址,但长期以来有关该区的系统的环境考古工作开展很少,本文通过与考古部门合作,对该区典型考古遗址中环境指标记录进行分析,探讨环境变化与文化变迁可能存在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加深入们对长江中上游地区古代人地关系的了解,且可为从空间上全面认识我国新石器以来文化发展进程的环境背景提供新的证据。
  • 摘要:近十多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孢粉学用于恢复第四纪古环境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具。特别是高分辨定量恢复的植被类型、气候要素、覆盖度等研究结果已作为重要的全球变化对比依据和验证各种模型的古环境证据。当前第四纪孢粉学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达到良好的定量恢复效果,全球各地相继建立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孢粉数据库,开展了大量的现代孢粉过程研究,在方法上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我国利用孢粉数据定量恢复古环境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但进展较为缓慢。近年来在我国孢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推动下,我国第四纪孢粉定量古环境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利用转换函数方法、最佳类比法、花粉比值法、生物群区法等获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替代性参数。而且定量转换的环境替代性指标不仅局限于年均温和降雨量,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干早指数,以及其他气候参数都有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我国目前利用孢粉进行古环境研究的一些进展和问题提出思考。
  • 摘要:生物礁研究的理论包括生物礁的概念、生物礁分类、生物礁岩石分类、生物礁的相带划分、生物礁的古生态学、生物礁研究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生物礁的概念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基本大多数学者已达到共识。“狭义”的生物礁是指钙化生物原地形成的碳酸盐岩隆起;“广义”的生物礁不仅包括钙化生物原地生长形成的,而且包括非钙化生物的作用形成的碳酸盐岩隆,可以含有很多造礁生物,也可以完全由灰泥组成。本文介绍了生物礁生态理论的发展,生物礁研究具重大应用意义。生物礁是古环境变化的重要而有效的指示者,运用生物礁群落特征、生物礁的分布、结构等可以反演古海水温度、板块构造、古气候变化等环境信息,且可以用来定量计算海平面的变化幅度。同时,生物礁储层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生物礁是良好的油气储集体,是油气勘探的目标,也是石油地质研究、储层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
  • 摘要:“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地球表层系统中发生的生物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不同时空尺度下地球环境与生物系统之间的祸合关系、作用过程和演化历史;采用将今论古和以古启今的科学方法,重塑重大地质突变期和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关系;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科学途径,并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为实现由传统古生物学向新兴地球生物学的发展提供科学平台支持。由此可见,本实验室的定位和建设,既不同于传统地学分支学科相关实验室,也有别于当代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为基础的实验室,而是以地球科学为基础,与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多科学的交叉、反映了新兴“地球生物学”发展思想的前沿学科平台。
  • 摘要:叠层石学科是在迂回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经中国前寒武纪古生物学家的共同努力,我国叠层石研究取得多项成就,主要有:建立了华北元古宙叠层石组合序列;对某些新元古代叠层石的微生物组分和微生物席特征进行了初步揭示;从理论上对矿化叠层石的成因提出了解释;提出假裸枝叠层石科(Pseudogymnosolenaceae)可作为中元古代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利用雾迷山组的叠层石标本开展了古生物钟研究的尝试以及探明新元古代一种特殊的叠层石微构造可能具等时性.
  • 摘要:中国遗迹化石研究经历了零星(1929-1978)、系统(1978-2004)和创新(2004~)研究3阶段.在前寒武纪一寒武纪之交遗迹化石研究;海相遗迹化石及其古环境和古生态意义研究;陆相遗迹化石及其与能源形成环境关系研究;前寒武纪遗迹化石与后生动物的起源与演化研究;拓扑遗迹分析;遗迹化石在浊流、风暴事件和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复杂遗迹化石的地球生物学研究和遗迹化石模拟与可视化研究8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研究队伍偏少且不稳定;原创、系统、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不多;缺少有力度的学科交叉和国际合作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遗迹学人才和团队培育,稳定支持几个有特色的遗迹学研究方向;基于遗迹学资料的系统积累,拓展和深化遗迹化石的地球生物学研究;加强遗迹化石在海、陆相油气资源评价和储层研究中的应用;创新遗迹化石的研究方法手段,重视和加强现代生物遗迹研究是值得今后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 摘要:根据近年来对黔东南至滇东关岭、兴义、贞丰和罗平等地中一晚三叠世含海生爬行动物骨架和(或)深水海百合黑色岩系(通常所称黑色页岩)化石库的研究,现将该区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以及这些黑色岩系化石库生物组合特征、时代、分布、沉积和古地理环境概括如下:1)在关岭-兴义地区中-晚三叠世(安尼期、拉丁期和早卡尼期)地层中,至少夹有3层、甚至4层含海生爬行动物的黑色岩系化石库(或黑色"页岩"化石库),自下而上产盘县生物群、兴义生物群和关岭生物群.云南罗平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中新发现的"罗平生物群"与盘县生物群层位大致相当.贞丰龙场赖石科组上部新挖掘出的30m厚产创口海百合、双壳类及菊石的黑色岩系,应该是研究地区最高层位的海相三叠纪黑色岩系,时代似属晚三叠世早卡尼期晚期;2)推测这些含海生爬行动物骨架的黑色岩系化石库是在印支造山运动影响下,伴随南盘江前陆盆地隆升和闭合,在扬子克拉通台地边缘所形成的一个或几个边缘凹陷、或边缘盆地之中形成的,这些凹陷或盆地形成之初,表层水充氧,且具有很好的食物链结构,有利于各类海生生物生活;后来的海平面上升至最大海泛期,以及由此引起缺氧和含硫化氢水位的上升,导致这些凹陷逐渐变成安静、滞流的死亡之海和黑色岩系化石库;3)关岭生物群产于晚三叠世卡尼期早期小凹组下段上部黑色岩系之中,是一个典型的在滞流、缺氧且海底没有食腐动物边缘局限盆地中所形成的黑色页岩化石库,以产大量海生爬行动物和深水假浮游海百合为特征,此外还有个别的两栖类和原始龟类发现;4)产于竹杆坡组近底部黑色岩系中的兴义生物群,以产大量肿肋龙类为特点,尤以个体较小的贵州龙最为常见,共生的还有多种鱼类化石,在生物组合和产出层位上,可与阿尔卑斯南部Meride灰岩所夹黑色含沥青页岩化石库对比,时代似应归属拉丁期早或中期;大量米虾在竹杆坡组近底部含贵州龙层的发现.推测兴义生物群可能形成于台地边缘早期并不缺氧,且具有理想食物链结构的浅水、超盐的凹陷或盆地之中.由于存在浮游生物-虾-贵州龙-欧龙-虾-浮游生物所组成的生态组合和食物链结构,从而为解释以肿肋龙类为代表的兴义生物群的繁衍和多生提供了依据;接踵而来的沉积速率下降和缺氧水位的上升,以及间歇性火山作用,导致该特有生态体系的崩溃和化石库的形成.根据对贞丰挽澜竹杆坡组底部首次发现的棘皮动物的化石库的研究,指出该化石库系由海星、细小蛇尾、底栖海百合茎、海胆和海参等5类棘皮动物化石和含贵州龙骨架碎片组成,其下为8m厚夹有薄层的骨层的凝缩层沉积,后者位于硬底之上.此种沉积和埋藏模式与德国上壳灰岩早拉丁期的棘皮动物化石库类似,是在近岸海水不太浅的内陆棚的环境下,由于风暴潮作用所形成的化石库,他们与在滞流、缺氧海底、通过化石聚集所形成的化石库是不同的;5)产盘县生物群的黑色岩系化石库主要见于盘县羊件和普安青山中三叠世(安尼期)关岭组中,与云南罗平地区的"罗平生物群"在层位及生物组合上大致相当,均以含大量混鱼龙、幻龙和欧龙.以及鱼类为特点,共生的还有大量节肢动物.所不同的是后者由于靠近滨岸,故而出现大量幼年期的鱼类以及虾类和鲎类化石,推测他们形成于靠近古陆或滨岸的台缘浅水表层充氧的正常、且有时超盐的凹陷之中,时代上早于阿尔卑斯南部安尼期/拉丁期比塞娄组;其集群死亡除因后期盆地滞流、缺氧外,可能还与风暴和火山作用有关.
  • 摘要:2008年,根据广西来宾县政府建议,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广西地矿局在来宾需要建一个标志物:二叠系乐平统一瓜达鲁普统全球层型剖面和点,又称“金钉子”,化石网面向全国进行了设计方案招标。作为专业景观设计师,我和我的设计团队,拥有丰富的景观设计经验,完成过中日韩园林设计竞赛、上海世博家等大型项目。同时,作为古生物爱好者,对古生物的热爱,让我们充满了创作激情,进发着丰富的灵感。作者以结合了古生物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景观设计思想的“菊石日暑”方案打动了评委,并完成了主纪念碑、剖面纪念碑以及地质公园等一系列设计图纸,工程现以进入施工阶段,现将相关设计过程和成果作简要报道。
  • 摘要:没学过地质学的人,一般对古生物化石比较陌生,特别是对古生物化石有什么作用,古生物化石的科学价值有多大知之甚少。为了让更多的人对古生物化石有进一步的了解,在社会上形成一个重视古生物化石,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良好风气,利用古生物化石解决一些科学和生产实际问题,本文拟浅谈古生物化石的科学价值。
  • 摘要:总结近30年来中国大陆植物化石角质层研究的进展,介绍角质层分析的3个主要研究方向:植物化石表皮微细构造研究、植物化石气孔参数与大气CO2和气候变化研究以及植物化石角质层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举出众多典型实例,提出植物化石角质层分析的研究展望.
  • 摘要:1993年在南京汤山葫芦洞发现了2具人类头骨化石-南京1号头骨和南京2号头骨.这2具头骨化石先后经过两次研究都被认为是属于直立人.近几年来,对南京人类头骨化石作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涉及的内容可归纳为:1)对南京2号头骨作了复位和复原、进行了重新鉴定.对南京1号头骨作了颅容量计算;2)对南京1号头骨作了更广泛的比较,对比标本包括周口店直立人头骨、印尼Sangiran 17直立人头骨、肯尼亚KNM-ER3733头骨和东非Bodo头骨;3)对南京1号头骨的适应性特征-鼻梁高耸进行了论证.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1)南京2号头骨应属于早期智人而不是直立人.南京1号头骨的颅容量,经计算,为871 ml.该颅容量与周口店3号头骨的相当,二者年代也应相近(周口店3号头骨的年代为57.8万年);2)南京1号头骨显示出地区性的形态特征.提示了中国人群南北两大类型的形态差别早在南京直立人生活时期已显出端倪.南京1号头骨及和县头骨可能代表一类中国南方的直立人群,其形态与以周口店直立人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直立人群有些不同.南京1号头骨在脑颅上显示出较多的与KNM-ER 3733头骨相近的特征,但在面颅上二者相差较大,提示了直立人某些成员在至少1Ma期间脑颅形态保持稳定.南京1号头骨与Bodo头骨的比较结果与"中心和边缘"假说的推测相符合,在东亚这个"边缘地区",现代人群的面颅测量性特征可追溯到直立人群那里;3)南京直立人的高耸鼻梁是适应性特征,是对寒冷或(和)干燥气候适应的结果,并不意味着"西方血统".
  • 摘要:20年来,在中国南方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地层中发现了多个特殊埋藏的化石库,它们是认识寒武纪和埃迪卡拉动物辐射前夕生物演化的重要窗口.可靠的化石证据显示,多细胞藻类和大型带刺疑源类在该时期发生了辐射.多种类型的动物胚胎和动物化石也在陡山沱组的地层中相继报道,但迄今为止,早于埃迪卡拉动物群的可靠动物化石证据非常少,一些动物化石的亲缘关系解释也值得商榷.瓮安磷块岩中的震旦圆圆茎是较为可靠的腔肠动物化石;庙河页岩中的环纹杯状管是动物栖居管的可能性较大,但管栖动物的属性无法确定;如果以寒武纪地层中产出的的海绵骨针作为参考标准,在庙河页岩中产出的宏体海绵化石和贵州磷块岩中的微体海绵化石的可靠性都要受到质疑;从有限的形态结构上分析,小型原锥虫与藻类原植体很难进行区分;由于标本数量的限制、成岩作用的影响,以及二维图像恢复成三维结构遇到的困难,磷块岩切片中的小春虫和水螅类化石的可靠性还有待于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在湖北三峡地区和贵州江口陡山沱组上部页岩中发现的八臂仙母虫化石是典型的埃迪卡拉型化石.磷块岩和硅质岩中产出的动物胚胎化石是研究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重要材料,根据卵囊壳的特征可以归入两个属.目前为止,在陡山沱组的岩石中还没有找到与这些胚胎化石相对应的成体动物化石,这是对动物胚胎化石进行深入研究遇到的"鸿沟".
  • 摘要:云南虫是澄江生物群中最具争议的动物之一,其系统位置目前至少有6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研究组曾分别将其解释为分类位置不定的原口动物、头索动物、半索动物、有头类、后口动物的干支类群,或者两侧对称动物的基部类群等.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一些关键形态特征的解释,如轴部构造、背部分节以及鳃等.澄江生物群不同地区云南虫标本的详细对比显示,相同地点云南虫的保存有明显共性,而不同地点云南虫的保存特征差异很大.云南虫争议的主要根源在于不同研究组所研究标本的产地不同,标本保存特征不同,同时又缺少不同地点云南虫埋藏学的对比研究所致.埋藏学的初步研究表明,目前云南虫许多性状特征(尤其是关键的分类特征)的解释都存有疑问.背部发生叠覆和扭曲的标本显示云南虫的背部分节和肌节特征并不相同;腮腔外囊状突起的发现更对云南虫头部结构的推测提出质疑.进一步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云南虫身体结构的同源性还远没有定论,云南虫系统分类有待于埋藏学、沉积学、地球化学以及分子系统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 摘要:元古代的“硫化海洋”和“生物无机桥”的假说成功解释了为何需氧的真核生物进化长期停滞,直到“雪球地球”事件后才结束了这种状态。在硫化海水中Fe、Mo、Co、Mn、Ni、Zn、Cu等生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浓度极低。M。和Fe通过固氮酶来固定Nz(把从还原为氨被生物利用),通过硝酸盐还原酶进行N03同化,是合成蛋白质的关键步骤。海洋硫化导致元古代海洋缺乏这些生物必需的元素,潜在限制了氮循环,影响了初级生产力,并且限制了真核藻类的生态分布与进化。
  • 摘要:化石胚胎学是近十年来古生物学和胚胎学、发育生物学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它以来自地层中三维保存的动物胚胎化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揭示化石的年龄以及化石的结构、构造等形态特征,并结合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化石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和筛选,甄别出有意义的生物学属性后加以解释。化石胚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从胚胎化石材料中提取早期动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生的信息,以解决胚胎化石的生物学属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动物各分类群的宏观演化历程。
  • 摘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早出现在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明显的低于最早三叶虫的化石层位,比“澄江化石群”早约一千万年。梅树村期微小骨骼化石的突发性出现常被作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序幕或第一幕。在这一时期,生物类群发生了大规模辐射演化及其身体构型的快速革新,形成与前寒武纪生物群明显不同的生物组合面貌。作者通过“化学浸解法”在陕南宁强宽川铺地区早寒武世最早期的宽川铺生物群中发现了大量以腔肠动物占主体的全新化石材料,包括罕见的完整Punctatus及其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化石、四方塔形壳新种(Quadrapyrgites undulatuscostalis sp.nov. )。依据掌握的上万个化石材料,按生物的辐射对称性的不同,将生物分类归纳为两辐、三辐、四辐、五辐射等多种躯体对称形式。上述研究再现了“寒武纪大爆发”之初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为真后生动物的起源演化、辐射进化、繁殖发育等研究提供了实证材料。
  • 摘要:本文报道了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中保存较好的各种类型后生动物的眼睛和视觉形式。复眼是现代动物的一种主要视觉类型,存在于许多节肢动物的门类中,它的生长方式包括固着的和眼柄能活动的两种类型。后者带有较厚的核状透镜,透镜表面突起相当明显,有些标本眼睛内部展示了核状或者碗状的结构。有些属如Anomalocaris,眼睛表面突起度更加强烈,而且有着更加大的表面积,这些特征可能暗示了它们具有相对宽阔的视野。一些节肢动物,如Fuxianhuia, Leanchoilia和Jianfengia,遍及眼睛表面能观察到有许多相对分离的小体,而且透镜体近端比透镜体远端小体排列的更加紧密。它们的生长方式多少类似于早寒武世古盘虫类的复眼(abathochroal eyes)的生长方式。在已知最早的后生动物中,视觉系统的多样性的确存在,但是和它们的现代后裔相比,这些动物视觉系统又具有相对原始的特征。作为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点、复眼、透镜眼、盲眼(Naraoia)四种视觉类型在早寒武世已经同时存在,而且这些原始的后口动物的视觉系统似乎和早古生代的生物多样性呈现平行的进化关系。
  • 摘要: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的远古海洋中,早期叶足动物发生形态迅速分化并大量繁盛,成为中国云南澄江动物群的重要组成分子,并占据较重要的生态位置。叶足动物在形态上表现出与现生具叶足的有爪类动物较近的亲缘关系,并且该类群被认为可能是真节肢动物谱系演化的“根”,或者甚至被认为是一类基群真节肢动物。因此,长期以来,叶足动物备受古生物学家及现代生物学家关注。本文报道了在中国云南澄江软躯体化石库新发现的叶足动物新属种Antennacanthopodia gracilis gen. et sp. nov.。该动物具有与其他寒武纪叶足动物相同的一些典型特征,如毛虫状整体外形、躯体分节、体表大部分由未硬化表皮覆盖、具有成对的不分节叶足。Antennacanthopodia gracilis的综合创新特征进一步加深了对早期叶足动物多样性的理解。Antennacanthopodia gracilis显示出鲜明头部分化,这一现象体现了该叶足动物显著的异律分节特征,以及初步的身体分部。综合现代分子学、发育生物学、神经解剖学相关证据加以考虑,作者认为该叶足动物新属种对于节肢动物起源及谱系演化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 摘要:华南地区寒武系时期岩相古地理分异显著,西北部为碳酸盐岩台地,东南部为江南深水盆地,二者之间为北东-南西向狭长延伸的江南斜坡带。湘西排碧剖面、王村剖面、罗依溪剖面等均位于江南斜坡带上。排碧剖面为全球寒武系芙蓉统、排碧阶的层型剖面。罗依溪剖面为全球寒武系第三统古丈阶的层型剖面,剖面上寒武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把榔组、清虚洞组、敖溪组、花桥组、追屯组,厚度近1800m,与下伏震旦系留茶坡组、上覆奥陶系南津关组均呈整合接触关系。对罗依溪剖面寒武系采取碳氧同位素样品622件,在第六阶Drumian阶“金钉子”附近按lm的间距采样,在第七阶Guzhangian阶GSSP附近,按0.25-0.5m的间距采样。样品测试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同位素实验室完成,分析精度优于0.1%。介绍了罗依溪剖面寒武系碳同位素组成演化特征。
  • 摘要:江山雄边A剖面寒武系含有丰富的三叶虫化石,由下向上可建立Hunanocephalus,Shabaella,Arthricocephalites- Changaspis. Ptychagnostus atavus, Peudophalacroma ovalis, Lejopyge armata, L. sinensis,Glyptagnostus stolidotus, G. reticulatus, Proceratopyge fenghwangensis, Erixanium, Corynexochus plumu-la-Sinoproceratopyge kiangshanensis,Agnostotes orientalis,Lotagnostus americanus,L. hedini,Acaroceras-Antacaroceras 16个三叶虫化石带。为了研究全球寒武系第九阶GSSP点位处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趋势,野外在雄边A. B两个剖面上采碳同位素样252件,在A剖面按lm的间距采取样,在B剖面按0.25m间距取样,样品测试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同位素实验室完成,分析精度优于0.1%0。此外介绍了浙西谁边剖面寒武系碳同位素组成演化趋势特征。
  • 摘要:湘西瓦儿岗剖面为全球寒武系第十阶“金钉子”候选剖面。为了研究寒武系碳同位素组成演化趋势及全球寒武系第十阶GSSP点位处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趋势,野外从距寒武系底界SSOm处开始取样,一直到寒武系澳陶系界线之上38m处,控制寒武系地层厚度351m,奥陶系下部地层厚度38m。按2m左右的样品间距采取了180件碳同位素样品.在三叶虫Lotagnostus american。的首现点附近,按0.20m的间距加密取样,样品测试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结果表明湘西瓦儿岗剖面寒武系芙蓉统上部δ13c值分布于0.24‰-2.36‰0之间,平均值为1.05‰,表现出波动演化趋势:若以扮δ13C值的低值区为界可划分出3个演化周期,现就各演化周期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做一介绍。
  • 摘要:在华南,针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这一主题所进行的近10年的深入研究,以窥见奥陶纪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变的一系列关键细节。在华南开展奥陶纪大辐射研究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1)这里的奥陶系发育完整、出露广泛:2)从扬子台地经江南斜坡到珠江盆地发育有多种不同的岩相和生物相;3)不同生态类型的化石在扬子台地的多数剖面中经常共同产出或交替出现,为年代地层对比和生物宏演化分析提供了坚实基础:4)许多经典剖面具有悠久的地层古生物研究历史,特别是一些主要的化石类群及它们的生物地层学。依据最近新采集的3万余枚各类化石标本,作者对若干奥陶纪主要化石类群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学鉴定和厘定,如腕足类、笔石、三叶虫、疑源类和双壳类。据此,在华南台一坡一盆不同相区分别建立了高分别率的年代地层框架并实现了区内和区外的精确对比,从而,作者首次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研究的精度提高到了以笔石带为单位。
  • 摘要:笔石的微细构造上保存有大量关于笔石动物群体发育的证据和信息,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要获得这些微细构造并不容易,观察研究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近年来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为笔石微细构造和群体发育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笔者通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同步辐射装置,对奥陶纪和志留纪的黄铁矿化标本、孤立实体标本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均获得了清晰的三维结构重建图像,结果显示在一些黄铁矿化标本的胞管内存在非均质的结构构造,多数沿胞管纵向分布,有可能反映了笔石软组织的结构特征。
  • 摘要:广西泥盆系沉积学的研究是我国海相地层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次研究通过传统的沉积学研究方法,对都安和六景两条剖面做了分析。六景和都安两条剖面的泥盆纪地层发育都是比较完整的,通过沉积相模式的的分析,两地的相互对比,以及与生物地层学和古地理学之间的结合,能很好恢复泥盆纪相对应时期华南地区的占地理格局。
  • 摘要:蠕形动物泛指无脊椎动物的一大类,包括很多门,一般身体延长,左右对称,多数柔软无附肢,蠕动运动。Mazon Creek动物群中的蠕形动物包括纽形动物、线虫动物、曳鳃动物、峪虫动物、环节动物、半索动物,还可泛指棘皮动物(海参)、毛颗动物等。而以环节动物多毛类数量最大,类型最多,保存最精美,研究最深入。由于Mazon Creek动物群化石的保存条件限制,很多蠕虫很难保存清晰的细节构造,给分类鉴定带来很大麻烦。笔者以美国Field Museum模式标本及馆藏标本研究为基础,并观察了加拿大RoyalOntario Museum和美国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Mazon Creek动物群化石,对非多毛类蠕形动物研究有以下新的进展与认识。纽形动物门也仅在Mazon Creek动物群有报道((Archisymplectes rhothon Schram,1973),这类化石数量虽多,但构造特征极其有限,主要鉴定特征为扭曲细长的虫体外形,而模式标本描述的吻部构造并不清晰。通过新的观察,不仅显示了确定的吻,而且消化道、尾触须等构造也支持了纽形动物的观点。
  • 摘要:作者以“华南蜓类属种及地层分布数据库”及“西南蜓类复合标准序列”的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华南地区晚石炭一中二叠世蜓类动物群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一系列重要的结论。结论显示了这一时期华南地区蜓类动物群物种分异度的变化过程为:晚石炭世末期迅速增加,在早二叠世紫松期达到并保持稳定的高分异度状态,自早二叠世隆林期起开始下降并长期低迷。随着具副隔壁类群的出现,蜓类物种数在早二叠世晚期开始回升,至中二叠世孤峰期再次呈现最高值,但其分异规模远小于紫松期的水平。中二叠世中、晚期蜓类物种分异度持续下降,至中二叠世末大部分蜓类物种消失。但是,以综合数据为基础的古生物多样性统计过程因存在多种偏差而受到质疑。其中,化石属种鉴定中的标准不统一和各时期蜓类研究程度的不均衡都是引起偏差的重要因素。在本项研究中,笔者采用了单一剖面的单人鉴定结果,以避免因鉴定标准不同可能产生的偏差,并在生物多样性统计过程中矫正了采样偏差,在此基础之上对以往研究中得到的华南蜓类动物群分异型式进行验证。同时,笔者还进一步分析了晚石炭一早二叠世蜓类动物群的类群构成演变以及主要类群的分异特征,进而探求导致蜓类辐射分异的生物学适应机制。
  • 摘要:山西保德位于山西西北部,与陕西府谷县隔黄河相望,是重要的煤炭产地。保德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发育完好、有较连续的晚古生代剖面。该剖面东起石炭系本溪组,自下而上依此发育上石炭统晋祠组,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孙家沟组与下三叠统刘家沟组整合接触。该剖面是研究晚古生代华北华夏植物群的理想地区。经本文作者的研究,山西保德石炭-二叠纪植物化石共已发现49属82种。山西保德植物群与产自华北经典剖面山西太原的植物群相比,在地层连续性方面更具有优越性;与河南禹州植物群相比,化石更为丰富,尽管后者在大羽羊齿化石上较有优势。综合华北板块其它华夏植物群信息,可以得出山西保德是华夏植物群的典型分布区的初步结论。通过对该植物群及相关地层的研究,或可全面获得晚古生代华夏植物群的演替基本信息,并可分析华夏植物群与气候演变的关系。
  • 摘要:本文运用扫描电子显微、光学显微镜以及超薄切片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采自山西保德晚石炭世一晚二叠世地层中的454块样品,共描述16属21种的大抱子,其中3个新种。通过对Cystosporites diabolicus ( Scott ) Hemsley. 1993外壁超微结构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该大孢子所属的母体植物是以海水为媒介传播孢子,该种孢子在早石炭世一晚石炭世早期的地层中的大量繁盛也证明其母体植物在这一时期非常繁盛:从二叠纪早期开始随着干旱气候在欧美植物区系的盛行,原本在该区非常繁盛的大孢子的母体植物开始逐渐衰落,而华夏区则在这个时期则继续保持着湿润潮湿的气候,这一气候使得很多晚石炭世在欧美区较为常见的异抱植物在华夏区得以延续到中二叠世,因此这些植物产生的大孢子在华北的中二叠世地层中依然非常繁盛。从中二叠世晚期开始,保德地区地层中的大孢子组合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可能代表了华夏植物区的植被面貌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较大的转变。
  • 摘要:山西保德扒楼沟剖面是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一条重要的地层剖面,位于山西省保德县南,距县城约30km。经统计,研究区这一时期地层含植物化石10属22种,科达类3属5种,约占总数的22.7% 。科达类植物是一类现已灭绝的裸子植物,是全球晚古生代植物群、特别是我国华夏植物群的重要组成分子,在研究地史时期植物界系统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科达属植物叶的表皮特征具有一定分类学价值。该属叶表皮特征在分类学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气孔带和非气孔带的宽度,两个带表皮细胞的形状,气孔带中气孔器的排列方式,保卫细胞周围副卫细胞的排列方式及大小,气孔比率,是否有特殊表皮结构的存在:例如毛、乳凸或表皮皱脊,等等。本文通过对山西保德早二叠世地层山西组科达属植物叶角质层解剖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先进方法,对当前标本叶表皮构造及其分类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认为其符合保德科达(Cordaites baodeensis Sun)表皮构造的三个最主要特征:叶表皮细胞中气孔器近方形,气孔器绝大多数为整齐单列排列以及气孔器保卫细胞表面发育放射状角质加厚。本次研究在增加了大量压型化石新材料及室内研究的基础上,补充了该种植物的叶表皮构造特征,并与国内外相关的属种做了较详细的对比,为深入研究科达属的分类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 摘要:青海南部地区二叠纪位于暖水特提斯区南缘,属华夏特提斯古生物地理区,生物化石丰富,本次工作对以蜓类为主的生物群做了系统研究。基于实测剖面中的化石采集,系统研究了总计33属150余种的蜓类化石,建立火山一沉积背景下的蜒类生物地层序列。
  • 摘要:缺氧环境中的有孔虫确有其独特之处,值得重视并深入研究。通过对缺氧环境中有孔虫分类学、形态功能学的系统研究,并对比正常海相环境的有孔虫特征,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古代有孔虫与环境相之间的关系。从而应用有孔虫这一指示环境的良好指标,为重建二叠纪末期古海洋环境与生物演变过程提供重要的信息,为解释二叠一三叠纪之交生物灭绝的原因提供新的证据。
  • 摘要:Ullmannia(鳞杉属)是Goeppert于1850年根据德国弗兰肯贝格晚二叠世镁灰岩期的一些标本而命名的。属型种为纹鳞杉。同时,Goeppert (1950)把施洛泰因姆于1820年发表的Carpolithes frumentari。纳入鳞杉属内,即Ullmannia frumentaria (Schloth.) Goeppert(谷鳞杉)。其后,欧洲有几个国家相继发现了另外一些鳞杉。至目前只有10种左右。本文化石均采自贵州安顺轿子山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和下三叠统罗楼组地层,以硅质、钙质灰岩和泥岩为主,夹有少量的凝灰岩和粘土岩。含生物化石丰富,且保存较好。作者于2000年对广西扶绥东罗长兴期海相层中的植物化石进行了鉴定,共15种,其中真蕨植物6种,占40%;裸子植物9种,占60%;缺失成煤沼泽中常见的鳞木类和有节类。显然,这一埋葬群反映了并非湿润而是比较干旱的高地生态环境。与其相比,贵州安顺地区发现有华南二叠纪成煤沼泽中最为常见的鳞木Lepidodendron,并有大羽羊齿叶片的发现;另一个醒目的特征是,松柏植物和Taeniopteris数量很多。因而,华南晚二叠世晚期的Gigantonoclea guizhouensis-Ullmannia cf .bronnii植物组合也应改为Gigantonoclea guizhouensis-Szectadia mudtinervia组合。这样,也就更为清晰地显示了华南与华北二叠纪最晚期植物群落在组成上的差异和区系性质上的区别。也就是说,华北山西一带在二叠纪末属于欧美区系的范围,而华南则归属于华夏植物区。
  • 摘要:从沉积学方面看,烃源岩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沉积岩系,在沉积过程中,需要高有机质的生产力来源,造成有机质不断生成,在适当部位堆积,再在合适条件下保持而形成。通常我们把它称为优质烃源岩“三部曲”,也就是需要有机质高生产、聚集、保存的3大环节。沉积环境与油气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对本区碳酸盐岩烃源岩来说,有机质类型主要受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影响。母质来源是决定有机质类型的重要因素,而沉积环境是影响有机质类型的又一因素。在还原条件下形成的碳酸盐岩,其有机质可免遭氧化作用。因此,沉积环境决定了有机质类型,也影响有机质生烃潜力。因此,有机质的丰度是反映烃源岩生烃潜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 摘要:通过部分层位的微古植物化石统计分析,研究区内的微古植物化石演化可划分出4个阶段:正常沉积各种生物富集阶段I→生物绝灭阶段Ⅱ→生物复苏阶段Ⅲ→生物大绝灭阶段Ⅳ。研究得出作为第一营养级的微古植物绝灭和复苏早于微古动物。同时印证了许多生物的绝灭不是正在界线上,而是在界线以下就发生,以及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存在两次生物危机的结论;在5至7层,疑源类含量波动性说明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绿硫细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在PT界线附近存在频繁的波动,其高峰值和低谷值相互交替出现,反映了氧化-还原条件的极度不稳定性,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而疑源类在两次绝灭中表现出的不同反应说明了两次绝灭的机制不同;在第10层的第二次绝灭是一个更大规模和程度的绝灭,第一次绝灭时不为所动的疑源类也消失殆尽,生态系统崩溃。这次绝灭涉及到生态系统的中所有生物,低等菌藻也包括在其中,有些学者认为生物大绝灭期间动物和高等植物绝灭,而低等植物可能却是繁盛的状态,本文的结果基本上否认了这种可能性。
  • 摘要: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以来最大的一次生物绝灭事件,这一事件是近年来地球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作为“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层型点(GSSP)”发育良好的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地层,但该剖面P-T界线附近地层有着明显的岩相变化,因此该剖面的化石分布以及各种环境地球化学指标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变的影响。本文所研究的江西沿沟剖面与煤山剖面同为下扬子地区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剖面,P-T界线附近为连续的碳酸盐岩相地层,因此对该剖面进行高精度的微相研究更能清楚的反映出生物在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中的响应。同时利用高分辨率的牙形石生物地层与煤山剖面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与沉积环境精细的演化过程。
  • 摘要:古、中生代之交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生态系结构变革,底栖生物中双壳类等软体动物取代了腕足动物占据了生态系的主体。双壳类Pteria. Claraia, Eumorphotis等类群相继繁盛,可作为早三叠世生态系中指示性分子。经历了二叠纪末的大灭绝后,生物界经过整个早三叠世超过5 Ma的迟缓复苏后,直到中三叠世安尼期才真正复苏辐射起来。通过对早-中三叠世双壳类群落的组成及结构分析,可以很好指示大灭绝后双壳类的复苏过程及其与早三叠世复苏期“波动高压”环境的演化关系,加深对早三叠世生态系的认识。另外,本文还尝试探讨双壳类动物群与大绝灭后的波动高压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
  • 摘要:早三叠世下扬子地区沉积相带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为向北西缓倾的碳酸盐斜坡,由南东向北西水体深度逐渐加大。安徽巢湖平顶山剖面位于该斜坡上。平顶山北坡剖面出露下三叠统下部殷坑组、和龙山组,南陵湖组下部地层。殷坑组为泥岩夹泥灰岩、瘤状灰岩及少量微晶灰岩,厚度38 m。和龙山组主要为泥岩、瘤状灰岩、泥晶灰岩,厚度21 m。南陵湖组下部为灰色块状泥晶灰岩夹灰绿色中厚层状瘤灰岩。对巢湖平顶山北坡剖面下三叠统取样进行常量元素SiO2.、A1203、 Fe203、 FeO、 MgO、 CaO、 NaZO、 KzO、 MnO、Ti02, P205, Lost和微量元素Sr、 Ba、Ni、 Co、 Cr、 V、 Cu、 Pb、 Be、 Nb、 Zn分析。本文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古海洋地球化学环境的恶化及下扬子海生态环境的修复。
  • 摘要:早三叠世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绝灭之后生态环境的恢复时期,也是生物界由萧条到复苏的转折阶段,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机制来解释当时的生物与环境迟滞复苏的原因。当前相关研究除了一些与微生物活动有关“异常沉积构造”外,就只有碳同位素分析。目前报道最多的硫同位素(CAS)研究主要是针对古生代硫循环,古、中生代之交灭绝事件引起的硫同位素异常等,而关于早三叠世硫同位素的研究还很少,只有Marenco等(2008)对早三叠世的硫同位素变化进行了一些探索,分别研究了灰岩、白云岩和蒸发岩的硫同位素组成。通过比较发现白云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蒸发岩非常接近,相比灰岩,其硫同位素值有点偏低。并且还通过硫同位素、碳氧同位素、铭同位素与MgICa的相关性,讨论了硫同位素在白云岩化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提出白云岩化对硫同位素组成会有一定影响。为了系统探索早三叠世硫同位素的组成及其演变特征,作者在中国南方选择了一条有较好研究基础的下三叠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硫同位素分析,以探索大灭绝后生物复苏期硫同位素的分馏特征、演变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 摘要:植硅体是高等植物通过从土壤中吸收可溶性二氧化硅并沉淀于植物细胞内或细胞壁之间而形成的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固体二氧化硅颗粒,不同植物的植硅体具有不同的形态类型组合。植硅体的形态与植物的分类有直接的关系,许多类型的植硅体可以鉴定到科或亚科一级,甚至种属一级。通过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66科200种植物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在植物分类的基础上对采集的样品部分进行如下处理:每个样品称重5g,加入浓硝酸、高氯酸消去有机质,再加入少量盐酸除CaC03 最后离心干燥称重。提取植物茎叶中赋存的植硅体,通过生物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和描述,对获得的产自不同植物大类植硅体进行形态研究和对应的分类学指示意义分析。
  • 摘要:华南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界线地层大多为陆相沉积,而海陆交替相沉积仅见于香港、粤中、湘东南及闽西南一带。由于晚印支运动的影响,华南下侏罗统通常以假整合或不整合覆于下伏上三叠统及更老的地层之上,而两统之间为连续沉积的剖面很少,加之陆相上三叠统与下侏罗统的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大,因此,华南这一界线的精细划分仍存在许多团难。但近些年来,在广大地层工作者共同努力下,不仅在四川盆地中心及湘、粤等地发现沉积连续的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界线剖面,而且对其界线地层和侏罗系底界的事件标志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 摘要:陆生植物在三叠-侏罗纪之交的多样性更替演化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探究三叠末期绝灭事件特征及其背景的重要依据。四川盆地是研究华南非海相三叠一侏罗系界线最理想的地区之一。本文以盆地南缘和邻区川东北等地的植物化石材料为依据,探讨该区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指示的地质事件和环境生态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 摘要:辽西地区侏罗-白垩纪地层发育,因产出著名的热河生物群而颇为引人注目,在我国中生代古生物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相比而言,对晚侏罗世之前的植物多样性特征报道不多,直到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最近作者在辽西北票地区开展了侏罗纪木化石多样性与环境气候之间关系的研究工作,以期为恢复该化石森林植被和气候生态环境背景提供古植物学依据。 木化石是古环境重建的重要数据来源,其解剖构造、生长轮宽窄变化及其敏感指数等参数,是了解中生代森林及其气候环境特征组成的重要古植物学依据。作者对研究区木化石的解剖结构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与比对。初步分析表明,其横切面生长轮清晰,且具有明显的早材和晚材过渡情况,反映出研究区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通过测量木材年轮宽度,计算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rivity),发现研究区的MS值属于敏感区域,表明树木生长环境不缺乏水分。对假轮(false ring)的观察与分析认为,研究区不属于干早环境,但有虫害发生或经历过暴风雨等意外造成的创伤。除了上述观察外,对于已经采集的其他类型的植物化石标本以及已收集的文献资料,宏观推测了中侏罗世时期的气候及环境特点。作者的工作揭示出,辽宁北票地区中侏罗世的总体气候环境是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的温暖潮湿且具有季节性变化的气候。
  • 摘要:近年来,作者在辽西北票长皋地区中侏罗统相继发现和采集了一批构造保存十分完好的紫箕科矿化根茎标本。初步研究显示,这些新材料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如最粗的直径可达30 cm,而最细的仅为2.5 cm左右。通过镜下对部分化石切片的分析发现,这些标本多数都归属于Ashicaulis和Millerocaulis两属,其中既有已报道类型如A. liaoningensis等,也有一些有别于已报道属种的新类型。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特征较为明显的Ashicaulis一个新类型。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