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读写算:教育导刊》 >浅析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和谐意识的培养

浅析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和谐意识的培养

摘要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来源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而自然环境影响生物及其发展,因此生物教学必然贯穿着环境生态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和谐生态的认识教育,加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与了解,树立起正确的自然认识观。《生物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通过生物课的教学使学生热爱大自然、认识与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的教育,从小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意识。全日制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初步形成生物进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意义,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学生进行环境生态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也是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因此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贯彻和谐意识的教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