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

摘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其共同的发病机制是斑块破裂,斑块下脂质、胶原等暴露,使血小板黏附,激活血小板的血栓素A2(TxA2)受体、二磷酸腺苷(ADP)受体及凝血酶受体,并最终激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使血小板聚集并结合纤维蛋白而致不同程度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是ACS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药物1.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最早被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已经被确立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经典用药。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在于使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的环氧化酶活性部位第529位丝氨酸乙酰化后失去活性而抑制血栓烷A2生成,从而阻止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阿司匹林对多种血栓栓塞性疾病具有防治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d)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是有效的。在某些临床情况下,阿司匹林加用另外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产生更多的益处。阿司匹林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较大剂量可引起胃溃疡、无痛性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