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五四”时期傅斯年文论中的身份认同及困境

“五四”时期傅斯年文论中的身份认同及困境

         

摘要

"五四"时期傅斯年的文论中流露出自信的设计者的身份认同,这表现在他面对诸如汉字、戏剧、拼音文字、白话文等文学与文化命题时,热衷于以列条目的量化形式,来评说、设计、指导、解决这些很难进行量化的对象。然而,留学英国前夕的傅斯年却由设计者急遽转变为一个彷徨者,流露出思想上的"自我颠覆",而这正是其思想困境的表征,在于主体"灵魂的分裂"所导致的深沉的矛盾。历史不允许傅斯年站在一种理论的边缘交汇处彷徨流连,而是要求他坚定地站在新文学观的中心处,从而导致他的文学思想始终被时代主流话语所宰制,正因此,当他制造出带有鲜明"修辞特征"的"权力话语"时,这种话语在未曾规范整个社会之前,已率先压抑了或消解了他自身的深层"趣味"。这正是傅斯年文学思想的一个命定性困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