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韩少功“文学的根”

         

摘要

汨罗是韩少功的"文学的根",作家以丰富的创作建构了文学中的汨罗世界,文本中流露的情感倾向和对汨罗地域文化的态度转变,值得我们给予充分的关注。在"文化寻根"热潮中,汨罗一度成为国民劣根性批判的对象,但是这种"远距离"的观照,"文化外来户"的凌空蹈虚的想象性书写,事实上已经给作为被书写对象的地域内外的人们造成了"伤害"或者"侵犯"。直到马桥的出现,作家对于汨罗才有了"静观"的欣赏与流连,而八溪峒的一切具有无比鲜活的生命力,万物生长,村民和谐,在低调进取的"次优主义"观念的指引下,韩少功以这种返璞归真的书写,寄托一个城市知识分子的无边乡愁,成功地实现了从国民性批判向贴近大地农村的写作转型,八溪峒的地域性意义亦由此凸显,备受瞩目。从批判到静观,再到情感寄托之所,汨罗是韩少功创作史上的重要情感驿站,对于当代创作不无启思性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