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学作品中“物性”书写的艺术价值——从刘亮程、李娟的散文谈起

文学作品中“物性”书写的艺术价值——从刘亮程、李娟的散文谈起

         

摘要

“物性”是文学抒写的一个重要维度,对文学的人性描写具有平衡和矫正的功能.由于受到“新民”、“立人”、反帝反封建等启蒙与革命目标的规约以及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表现出重人性轻物性、重写人性之恶轻写人性之善的特征,导致整体上缺乏和谐的美感与灵魂的深度.现代以来的郁达夫、沈从文、汪曾祺以及新世纪的刘亮程、李娟等作家,在文学写作如何臻至“人性”与“物性”的辩证这一艺术难题上的实验,为检讨和解释新文学百年历史中那些反复纠缠的现象、思潮、话题和论争,透视当下文学写作现场的病相,激活“古代文学”“人物不分”的写作传统,乃至“超克”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危机,均提供了有意味的参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