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南医学院学报》 >芜菁的降血脂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探讨

芜菁的降血脂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探讨

         

摘要

目的:评价芜菁的降血脂活性及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机制。方法:首先通过体外胆酸盐结合实验和油酸诱导的HepG2脂肪变性细胞模型评价芜菁的降血脂活性。再通过文献检索与SwissTargetPrediction、SEA Search Server平台,筛选芜菁降血脂的主要有效成分与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图。在String数据库中构建交集靶点的PPI网络图,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GO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体外降血脂实验发现,芜菁水提物对甘氨胆酸钠、牛磺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都有一定的结合能力,7 g/L时结合率分别为36.01%、28.93%、78.55%;在油酸诱导的HepG2脂肪变性细胞中,芜菁水提物不仅对脂肪堆积具有显著抑制效果(P<0.05),还能有效降低细胞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P<0.01)。对芜菁降血脂作用机制分析中,通过检索文献收集到符合类药五原则芜菁活性成分21个,预测到682个潜在药物靶点,其中与高血脂相关的靶点有55个;从构建的“化合物-靶点”网络图中可以得出,6-姜酮酚、6-姜烯酚、苄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苄基α-D-果糖呋喃糖苷和甘草素的度值较大,可能是芜菁降血脂的主要活性成分;PPI网络图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芜菁通过调节VEGFA、IL6、EGFR、PPARG等关键靶点,干预淀粉和蔗糖代谢、半乳糖代谢、胰岛素抵抗、HIF-1、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其降血脂活性。结论:芜菁水提物在体外具有很好的降血脂活性,并运用网络药理学初步揭示了其治疗高血脂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芜菁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