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通报》 >西藏松多地区晚白垩世末期弧岩浆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西藏松多地区晚白垩世末期弧岩浆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摘要

新特提斯洋在晚白垩世末期(68Ma左右)的构造演化一直饱受争议.西藏松多地区晚白垩世末期弧岩浆岩包括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岩.锆石定年结果显示,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年龄均为68Ma.松多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岩的SiO2含量为68.5%~80.6%,K2O含量为4.1%~6.5%,p2O5含量为0.011%~0.058%.花岗斑岩Mg#值较低,为11.3~19.0,二长花岗岩Mg#值为24.2~43.5.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岩样品均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和明显的Eu(δEu=0.15~1.21)负异常.两者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Pb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花岗斑岩εHf(t))值为-0.9~+2.9,二阶段模式年龄TDMC在955~1196Ma之间;二长花岗岩εHf(t))值为-17.1~+7.9(只有1个点为负值),二阶段模式年龄在633~2219Ma之间.最终认为,松多地区晚白垩世末期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岩浆源区为新生下地壳,但花岗斑岩更靠近古老下地壳.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新特提斯洋在晚白垩世末期68Ma左右属于洋脊俯冲结束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