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山东省地质螺旋构造分析

山东省地质螺旋构造分析

         

摘要

以“螺旋”①学说为指导对山东大地构造背景进行了系统划分,为研究山东省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奠定了基础。山东地处扬子陆块北东缘与华北陆块东缘接触部位,经历了太古代—中新生代多期构造旋回,随着中新生代Pangaea超大陆演化旋回和东亚螺旋作用,产生了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的拼合,沿威海—日照—临沭对应的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胶辽隆起区的鲁东以NNE—NE向为主的构造体系;往西为沂沭(郯庐)滑动断裂与鲁西的阻挡,产生了鲁西的隆起和NNW—NW向构造体系,以及鲁西南—鲁西北的华北坳陷区;对应的中新生代沉积、构造与岩浆等作用,覆盖或改造—叠加了前期构造形迹,以济宁—聊城—广饶一线和沂沭断裂为界,划分为华北、鲁西与鲁东三个构造单元,分布范围大致为“3:4:3”;造就了山东特有的“343”式和以沂沭断裂的“丫”字形构造:NW—NNW—NNE—NE构造体系,成为中国大陆较典型区域性的螺旋构造系列,对研究国内及全球螺旋构造、成矿地质背景与圈定找矿远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