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化遗产》 >'社'与海外'客家'认同的建构——以海珠屿大伯公庙为中心的讨论

'社'与海外'客家'认同的建构——以海珠屿大伯公庙为中心的讨论

         

摘要

海珠屿大伯公庙被视为马来西亚槟城嘉应、 惠州、 大埔等五属客家人的"祖庙",以"地缘"结合"神缘"形式结成的"嘉德社""惠福社"和"大安社"等五社为大伯公庙内部的祭祀组织.历史上因"客闽之争"而结成的五大社以及各社的联合,发挥了祭祀神明、联络乡情、共谋福利、金融慈善等重要功能,不仅实现了19世纪末以来槟城客家人内部的整合,也实现了客家与其他华人帮群间的"组织性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客家人的群体性文化认同意识得以建构和不断强化.由此,"社"在海外显现出与原乡不尽相同的意涵,有助于我们从基层社会结构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存续与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