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学术研究》 >“国体”与“夷夏”:鸦片战争前中英观念冲突的历史考察

“国体”与“夷夏”:鸦片战争前中英观念冲突的历史考察

         

摘要

19世纪前期,中英关系演变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两国之间围绕清朝秉持的“夷夏”观念而发生长期争端.由此产生的种种纠葛可以理解为“文化冲突”,但这些争端实际上与经济、政治利益密切相关.1814年中英双方因阿耀案原因的表述问题产生的交涉导致了有利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新章的出现.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与清廷之间的礼仪之争,服从于英人对礼仪问题与其在华贸易利益关系之理解.1830年前后,英国人将清廷制订的制度看作他们“屈辱”的来源,展开长时间的抗议.由于其时清朝不会因其抗议而改变其制度,这样就在英人中将中英关系问题逻辑地导向武力解决的舆论或建议.这一脉络可为我们理解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的巨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