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天山巴伦台地区混杂岩带地质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6h】

中天山巴伦台地区混杂岩带地质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研究条件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一)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二)研究区地层

(三)构造

(四)岩浆岩及岩浆作用

第三章 乌兰莫仁构造混杂岩带现今结构构造及组成特征

(一)乌兰莫仁构造混杂岩带现今结构构造特征

(二)乌兰莫仁构造混杂岩带的组成特征

第四章 乌兰莫仁构造混杂岩带混杂岩块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一)岩石学特征

(二)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乌兰莫仁构造混杂岩带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判别

(一)塔克勒根洪肖尔晚志留世-早泥盆世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钙碱性岩浆序列(S3-D1)

(二)通古热根达坂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钙碱性岩浆序列(D3-C1)

(三)夏那干敖饶干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高钾钙碱性序列(C2)

第六章 巴伦台地区构造演化及大地构造意义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加的项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天山巴伦台地区乌兰莫仁构造混杂岩带是伊犁地块与中天山微地块之间的一条近东西走向展布的板块缝合带。本文以乌兰莫仁构造混杂岩带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板块构造理论、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研,运用主量、微量、稀土元素测试和L A-ICP-MS锆石U-P b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等为技术手段,对乌兰莫仁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岩相学特征、基本构造格架、边缘断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等进行详细综合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对中天山巴伦台地区早古生代以来板块格局和恢复重建构造演化进行综合讨论。
  本次研究通过对乌兰莫仁构造混杂岩带混杂岩块辉长岩进行L A-ICP-MS锆石U-Pb测年,得出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929.1±8.2Ma,代表了辉长岩初始形成的结晶年龄为早青白口世,即吉尔吉斯洋盆在早青白口世已经打开。对乌兰莫仁构造混杂岩带中发育的侵入岩浆序列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并进行构造环境判别。得出晚志留世到早石炭世吉尔吉斯洋盆发生俯冲及南天山洋的扩张;在晚石炭世吉尔吉斯洋盆已经闭合,伊犁地块与中天山地块统一形成伊犁-中天山地块。中天山巴伦台地区构造混杂岩带的研究对探讨中天山地区乃至中亚造山带早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均具有重大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