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时变气流环境下飞行机器人搜寻气味源关键问题研究
【6h】

时变气流环境下飞行机器人搜寻气味源关键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生物启发方向

1.2.2 流体工程方向

1.2.3 统计估计方向

1.2.4 多机器人方向

1.3 存在的问题

1.3.1 共性问题:气味搜索空间局限于地面二维环境

1.3.2 亟待解决的障碍:旋翼气流对气味扩散扰动建模

1.3.3 需要克服的困难:旋翼无人机风速估计

1.3.4 亟需改变的范式:从逆风搜索到气味流动检测

1.3.5 正待填补的空白:三维烟羽发现方法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2 旋翼无人机气动嗅觉效应计算方法

2.1 气动嗅觉效应计算思路

2.2 气动嗅觉效应计算方法

2.2.1 流场计算

2.2.2 气味扩散计算

2.2.3 计算步骤

2.3 并行实现

2.4 仿真软件开发

2.5 仿真结果验证

2.5.1 验证1:单旋翼的气动嗅觉效应

2.5.2 验证2:四旋翼的气动嗅觉效应

2.5.3 验证3:旋翼嗅探机器人气味分布测绘

2.6 本章结语

3 旋翼无人机风速估计方法

3.1 设计思路

3.2 四旋翼无人机位姿动力学模型

3.2.1 位置

3.2.2 姿态

3.3 风速估计方法

3.3.1 倾角测量法

3.3.2 风速观测器法

3.3.3 空阻系数估计方法

3.4 仿真验证

3.4.1 仿真环境开发

3.4.2 参数设置

3.4.3 仿真结果

3.5 本章结语

4 旋翼嗅探机器人气味来源方向推理方法

4.1 设计思路

4.2 气体传感器布置

4.3 气味来源方向推理方法

4.3.1 气体传感器响应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

4.3.2 模极大值线的提取

4.3.3 模极大值线的分组

4.3.4 气味流动方向计算

4.3.5 气味流动方向估计

4.3.6 气味来源方向推理

4.3.7 可调参数取值参考

4.4 本章结语

5 旋翼嗅探机器人三维气味烟羽发现方法

5.1 现有气味烟羽发现方法

5.1.1 被动监测(Passive Monitoring)

5.1.2 直线搜索(Linear Search)

5.1.3 随机搜索(Random Walk)

5.1.4 Z字形(Zigzag)遍历

5.1.5 螺旋(Spiral)遍历

5.1.6 现有烟羽发现方法的总结

5.2 三维烟羽发现方法—三维螺旋遍历

5.2.1 三维螺旋曲线的推导

5.2.2 三维螺旋遍历烟羽发现方法

5.2.3ω 参数的选择

5.2.4 g(tpf)函数的设计

5.3 本章结语

6 实验

6.1 三维机器人主动嗅觉实验平台的开发

6.1.1 微型旋翼嗅探机器人

6.1.2 小型开放式微风风洞

6.1.3 三维主动嗅觉地面站软件

6.2 旋翼无人机风速估计实验

6.2.1 参数设置

6.2.2 实验设计

6.2.3 实验结果

6.3 旋翼嗅探机器人气味来源方向推理实验

6.3.1 实验设计

6.3.2 测试1:静态(旋翼不转)测量

6.3.3 测试2:悬停测量

6.4 室内人工流场环境下的气味追踪

6.4.1 实验设计

6.4.2 实验结果

6.5 室内自然通风环境下的气味源定位

6.5.1 实验设计

6.5.2 实验结果

6.6 本章结语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部分章节主要符号解释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