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构观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6h】

建构观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问题的提出

1.1传统数学教学观及存在的弊端

1.2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2、建构主义基本理论

2.1建构主义简介

2.1.1建构主义几个重要概念

2.1.2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

2.2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2.4建构主义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2.5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3、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模式与常用教学方法

3.1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模式

3.2建构主义下的几种常用教学方法

3.3建构主义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

4、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4.1数学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4.2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4.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4.3.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意义

4.3.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5、实验研究

5.1实验目的

5.2实验设计

5.2.1实验对象

5.2.2实验材料

5.2.3实验变量

5.2.4实验操作

5.2.5研究方法和实验实施过程

5.3实验结果分析

5.3.1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后测数学成绩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5.3.2三种层次水平的两组学生数学成绩前后测差异比较

5.3.3三种层次水平的两组学生在数学学习兴趣、态度方面的比较

5.3.4三种层次水平的两组学生在数学能力方面的比较

5.3.5实验结论与不足

6、关于建构观下的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6.1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6.2建构主义指导教学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数学学习兴趣、态度问卷调查表

附录2数学能力测试题

附录3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课例

教育科研与实践纪要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会学习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与之相适应的足,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许多圈家流行,同时正逐步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为主线的,它肯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意义迎构的重要性。二者都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许多相同之处。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数学教学观的弊端及新课标下教师应具备的理念,并结合建构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了如何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通过实验表明,运用建构主义课常教学模式是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的加强,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最后文章客观地提出了在建构观下实施教学的几点思考,提倡对其教学方法要灵活选用,并且需要不断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