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卵翅蝗属部分种类的细胞分类学研究(直翅目 蝗总科)
【6h】

卵翅蝗属部分种类的细胞分类学研究(直翅目 蝗总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前言

1.1引言

1.2细胞分类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内容

1.3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概况

1.4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2材料和方法

2.1材料来源

2.2实验器材和主要试剂

2.3实验步骤

2.4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卵翅蝗属9种与小蹦蝗属1种染色体核型与C带带型

3.2卵翅蝗属8个种的精小管形态比较与分析

3.3卵翅蝗属内种间亲缘关系比较与分析

3.4卵翅蝗、小蹦蝗与蹦蝗三属属间亲缘关系比较与分析

3.5新种描述

4讨论与小结

4.1卵翅蝗属内种间关系讨论

4.2三属属间关系讨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附图1

附图2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C带技术首次对从湖南、重庆8个地区采到的卵翅蝗属9种与小蹦蝗属1种的染色体进行了细胞分类学研究。C带经BSG方法处理获得的结果在Excel系统中进行处理,并绘制了染色体C带核型模式图。同时对卵翅蝗属9种与小蹦蝗属1种蝗虫染色体的总交叉频率与它们精小管各部分长度及宽度等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染色体数据对形态分类学上与卵翅蝗属关系较近的小蹦蝗属、蹦蝗属进行了三者亲缘关系的比较与分析。同时在形态学的基础上,根据染色体C带核型选取染色体相对长度、异染色质总含量等31个相关变量,运用SPSS系统分析软件表示出各种间与各属间的亲缘关系,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推测,结果如下: 1.9种卵翅蝗核型与C带带型。试验结果表明:卵翅蝗属蝗虫的染色体数目都稳定在2n(♂)=23条,性别决定机制是XO(♂)或XX(♀);9种卵翅蝗的染色体组式以3L+6M+2S+X和2L+7M+2S+X这两种类型为主,即3对或2对大型染色体,6~7对中型染色体,小型染色体都只有2对。其中武陵山卵翅蝗的组式比较例外,X染色体为中型染色体;卵翅蝗属未定种2(金佛山种群)的X染色体为小型染色体。 2.总交叉频率染色体总交叉频率在卵翅蝗属9个种中表现得均较高,都在7.8以上,三齿卵翅蝗高达9.47;万县小蹦蝗总交叉频率为10.5。 3.根据卵翅蝗属、蹦蝗属与小蹦蝗属染色体变量建立的亲缘关系系统树。采用SPSS系统软件,选取合适的染色体变量进行各种、各属之间差异性比较,建立了系统树。三属的聚类图表明:蹦蝗属与小蹦蝗属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卵翅蝗属与这两个属亲缘关系相对远一些。4.根据卵翅蝗属9种种间染色体变量建立的亲缘关系聚类图  SPSS系统软件对9种卵翅蝗的染色体变量聚类分析得到的聚类图可看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钝齿卵翅蝗和卵翅蝗未定种1Caryandasp1(桂东八面山种群)聚在一块,再与细齿卵翅蝗聚为一支,说明钝齿卵翅蝗、卵翅蝗未定种1与细齿卵翅蝗的亲缘关系很近。四齿卵翅蝗与雪峰山卵翅蝗也首先相聚成为第二小支。卵翅蝗未定种2Caryandasp2(金佛山种群)在较远处与它们相聚,最后与离它们最远的湖南卵翅蝗相聚,构成了这个属的亲缘关系图。5.论文发现并记述了卵翅蝗属2新种,分别被命名为四齿卵翅蝗和细齿卵翅蝗;尚有卵翅蝗属2未定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