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说与传说实践——以青少年笔仙传说为例
【6h】

传说与传说实践——以青少年笔仙传说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笔仙相关研究

二、当代传说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当代传说的研究思路

二、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作为信仰的请笔仙活动

第一节 笔仙与通灵巫术

一、通灵巫术与请笔仙活动

二、现代通灵巫术

第二节 笔仙与扶乩巫术

一、扶乩巫术的历史发展

二、笔仙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节 当代请笔仙活动

第三章 作为当代传说的笔仙叙事

第一节 文本范围

第二节 笔仙传说的文本特征

一、讲述形式

二、讲述内容

三、讲述结构

第三节 文本塑造

一、讲述者差异:个人信仰和讲述目的

二、历史与当代的规约:传统因素与现实因素

三、大众传媒的补充:观念与内容

第四章 网络平台中的笔仙传说实践及互动

第一节 笔仙传说实践

第二节 网络直播与笔仙行为叙事

一、预告阶段

二、仪式实践阶段

三、交流阶段

第三节 笔仙传说与实践的互动

第五章 请笔仙活动的原因及对策

第一节 请笔仙游戏

第二节 请笔仙活动的社会因素

一、人类集体心理: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背景:“民间信仰复兴”的推动

第三节 笔仙游戏与青少年心理

第四节 请笔仙活动的现实意义和对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展开▼

摘要

请笔仙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既有神秘的一面,又有娱乐的一面。请笔仙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叙事,涉及活动过程,参与者的经历等。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青少年笔仙传说,以网络社区(“笔仙吧”)为主要考察对象,从传说的内容、结构和讲述形式等方面展示笔仙传说的文本特点,从讲述者的角度观察影响笔仙传说讲述活动的因素。同时,结合笔仙传说自身的特点——笔仙传说与传说实践密切相关,考察笔仙传说与传说实践的互动关系,从而勾勒出笔仙传说动态立体的特点。最后,就请笔仙活动的性质和流传原因进行了探讨,力图为正确认识笔仙提供依据。
  本文运用的是网络民族志的方法,一方面以“笔仙吧”为田野对象,搜集吧内的笔仙讲述文本,并对文本进行描述;另一方面,重点追踪某一典型讲述活动(主要是请笔仙直播),展现具体的互动过程。
  本文第一章为文献综述,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对于笔仙、当代传说、青少年民俗的研究成果与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国外通灵巫术及我国扶乩巫术的发展历程,对请笔仙活动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做出合理的推测,即承继于我国扶乩巫术,并在恐怖小说、影视作品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第三章主要考察笔仙传说的文本特征和文本形成的特点。笔仙传说主要包括请笔仙流程、个人经历、破解和解密等方面的内容,并呈现出一定的讲述结构;笔仙传说一般在会话的语境中展开,讲述方式兼具口头叙事与行为叙事的特点;笔仙传说的讲述内容受到讲述者的个人信仰、文化传统、生活背景的影响,大众传媒则为其提供了许多讲述的素材。第四章通过具体的笔仙传说讲述与实践案例揭示二者的互动关系。主要选择“笔仙吧”当中的请笔仙网络直播贴,发现笔仙传说与传说实践互为内容、相互影响,笔仙传说得以不断生成。第五章探讨了请笔仙活动的性质,认为其是具有巫术性质的游戏;从人类普遍心理需求、中国社会背景和青少年心理特点等方面揭示了笔仙游戏流传的原因,并针对其不良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总之,笔仙传说的讲述是立体的、互动的,它与讲述者信仰相关,并通过传说和实践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笔仙传说与传说实践合而为一。同时要注意到,请笔仙活动是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反映,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