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引入信用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实证研究
【6h】

引入信用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 言

1.1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1.2相关文献综述

1.2.1国外关于可转债定价的理论综述

1.2.2国内关于可转债定价的相关理论综述

1.3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4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结构

2可转债的基本分析

2.1可转债的简介及其基本要素

2.1.1可转债基本概念

2.1.2可转债的特征

2.1.3可转债的基本要素

2.2我国可转债的发展现状

2.2.1中国可转债市场发展回顾

2.2.2中国可转债市场的现状

3企业债券信用风险溢价理论

3.1信用风险溢价的概念

3.2信用风险溢价与信用评级

3.3我国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分析

3.4我国度量企业债券信用风险溢价的方法

4可转债定价模型分析

4.1简单成分模型和Margrabe模型

4.2二叉树模型

4.3引入信用风险的可转债定价模型

5可转债定价的实证研究

5.1样本选择与参数估计

5.1.1样本数据

5.1.2参数估计

5.2实证结果

5.2.1敏感度检验

5.2.2模型的修正率

6结论及展望

6.1结论

6.2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可转债是一种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债券持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权选择是否将债券转换成一定数额的公司股票。由于其兼具债券和股票的双重性质,可转债越来越深受市场的青睐。从国际上来看,可转债已经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可转债进入了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可转债市场起步晚,发展规模小,但增长却十分迅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近两年来,我国的可转债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但国内对于可转债价值的实证研究仅停留在早期阶段。鉴于可转债在企业融资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我国的可转债市场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对我国可转换债券进行合理定价,对于我国可转债市场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利用最小二乘Monte Carlo(LSM)模拟建立引入信用风险的可转债定价模型,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内嵌不同路径依赖触发条款期权的可转债的复杂特征。我们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出中国沪深两市11支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格并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平均定价偏差在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上都不超过4%,模型价格与市场价格拟合程度很高,这为模型在实际投资决策中的模拟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