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走向世界的中国方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关于增强地方志学术性的若干设想

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关于增强地方志学术性的若干设想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史学界和方志界的专家学者对地方志的学术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经过长期的争鸣,地方志具有学术性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学术思想是人类理性认知的系统化,学术思想是否发达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现今,一系列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或制度安排,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发展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期,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一一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或制度安排的愿景与地方志学术性的现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摆脱当前地方志的话语权在日益繁荣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中日渐式微的困境,给予地方志一个合适的学术或学科的定位已成为当务之急.因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笔者窃以为应增强地方志的学术性,提升学术价值,推进方志学术文化建设.有鉴于此,建构中国方志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存在着一条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的普遍主义进路.中国方志学及地方志同时面临文化自觉和学术自觉的诉求,如果只有文化自觉,而没有学术自觉,将缺乏发展的形式;如果只有学术自觉,而没有文化自觉,将缺乏发展的内容.对于地方志而言,文化自觉即在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视域下重新检讨、审视地方志与地方史的关系;地方志与地方史的书写模式趋同化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方志界关于史、志共向发展的认知,使前者重新回归后者的范畴成为可能.学术自觉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即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交叉和渗透,开阔了本学科的学术视野,催生了一大片新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新的交叉学科.历史学分支学科的客观现实,以及地方志回归地方史的趋向,决定了方志学研究与地方志编纂可以自觉地借用各专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及方法,从历史学与各专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中获得理论借鉴和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