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栖攻击舰,这些知识点你一定要get!
一、两栖攻击舰的分类
1、两栖攻击舰按排水量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超级等四个级别,分别比航母的排水量低个级别:
小型两栖攻击舰。排水量2万吨以下,低于小型航母(排水量3万吨以下)。
中型两栖攻击舰。排水量2~4万吨,低于中型航母(排水量3~6万吨)。
大型两栖攻击舰。排水量4~6万吨,低于大型航母(排水量6~9万吨)。
超级两栖攻击舰。排水量6万吨以上,低于超级航母(排水量9万吨以上)。
2、两栖攻击舰按作战任务可分为攻击型两栖直升机母舰和通用两栖攻击舰两大类:
攻击型两栖直升机母舰。又称直升机登陆运输舰或直升机母舰,它的排水量都在万吨以上,设有高干舷和岛式上层建筑以及飞行甲板,可运载20余架直升机或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利用直升机输送登陆兵、车辆或物资进行快速垂直登陆,在敌纵深地带开辟登陆场。
通用两栖攻击舰。是一种更先进,更大的登陆舰艇,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它实际是集坞式登陆舰,两栖攻击舰和运输船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登陆作战舰只,它既有飞行甲板、又有坞室和货舱。以往运送一个加强陆战营进行登陆作战,一般需要坞式登陆舰、两栖攻击舰和两栖运输船只5艘,而通用两栖攻击舰只需一艘就可全部代替它们。
二、国外典型两栖攻击舰
由于各国海军对于此类军舰的任务需求与设计理念皆有不同,往往名称相近的舰种在各国也会有不同的用途规划。除了美国海军因为拥有能起降非短场或垂直起降战斗机、排水量高出许多的超级航空母舰,因此在航空母舰与两栖攻击舰之间可以划出明确的分类界线外,其他国家的两栖攻击舰往往与直升机航空母舰或轻型航空母舰的任务角色具有高度重叠性,或甚至无法明确划分类别。国外装备的主要两栖攻击舰如表1所示。
国家 |
名称 |
舷号 |
满载排水量 |
舰级 |
种类 |
服役时间 |
英国 |
海洋号 |
L-12 |
21,758吨 |
海洋级 |
直升机两栖攻击舰 |
1998.9.30 |
澳大利亚 |
堪培拉号 |
L02 |
27,500吨 |
堪培拉级 |
直升机两栖攻击舰 |
2014.11.28 |
澳大利亚 |
阿德莱德号 |
L01 |
27,500吨 |
堪培拉级 |
直升机两栖攻击舰 |
2015.12.4 |
法国 |
西北风 |
L9013 |
21,300吨 |
西北风级 |
直升机两栖攻击舰 |
2006.2 |
法国 |
托内尔 |
L9014 |
21,300吨 |
西北风级 |
直升机两栖攻击舰 |
2006.12 |
法国 |
迪克斯梅德 |
L9015 |
21,300吨 |
西北风级 |
直升机两栖攻击舰 |
2012.12 |
韩国 |
独岛号 |
LPH-6111 |
18,800吨 |
独岛级 |
两栖突击舰 |
2007.07.3 |
韩国 |
马罗岛号 |
LPH-6112 |
18,800吨 |
独岛级 |
两栖突击舰 |
在建 |
埃及 |
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号 |
L1010 |
21,300吨 |
西北风级 |
直升机登陆平台舰 |
2016.6.2 |
埃及 |
安瓦尔·萨达特号 |
L1020 |
21,300吨 |
西北风级 |
直升机登陆平台舰 |
2016.9.16 |
西班牙 |
胡安·卡洛斯一世 |
L-61 |
27,000吨 |
阿斯图里亚斯亲王级 |
战略投送舰 |
2010.9.30 |
美国 |
黄蜂号 |
LHD-1 |
41,150吨 |
黄蜂级 |
直升机登陆船坞舰 |
1989.7.29 |
美国 |
埃塞克斯号 |
LHD-2 |
41,150吨 |
黄蜂级 |
直升机登陆船坞舰 |
1992.10.17 |
美国 |
基萨奇号 |
LHD-3 |
41,150吨 |
黄蜂级 |
直升机登陆船坞舰 |
1993.10.16 |
美国 |
博克瑟号 |
LHD-4 |
41,150吨 |
黄蜂级 |
直升机登陆船坞舰 |
1995.2.11 |
美国 |
巴丹号 |
LHD-5 |
41,150吨 |
黄蜂级 |
直升机登陆船坞舰 |
1997.9.20 |
美国 |
博诺姆·理查德号 |
LHD-6 |
41,150吨 |
黄蜂级 |
直升机登陆船坞舰 |
1998.8.15 |
美国 |
硫磺岛号 |
LHD-7 |
41,150吨 |
黄蜂级 |
直升机登陆船坞舰 |
2001.6.30 |
美国 |
马金岛号 |
LHD-8 |
41,335吨 |
黄蜂级 |
直升机登陆船坞舰 |
2009.10.24 |
美国 |
美国号 |
LHA-6 |
44,971吨 |
美国级 |
两栖攻击舰 |
2014.04.10 |
美国 |
的黎波利号 |
LHA-7 |
45,693吨 |
美国级 |
两栖攻击舰 |
2017.05.01 |
“西北风”级。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属于地区强国海军两栖攻击舰的典范。其采用全电力推进,作战性能相当强,能搭载8架直升机、4艘通用登陆艇或2艘LCAC气垫登陆艇,外加60辆装甲车和450名海军陆战队员。“西北风”级舰上可开设编队/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登陆作战指挥中心、本舰防御作战指挥中心等。为支持这些指挥机构的开设,该级舰主要装备有SIC21编队作战指挥系统和SENIT9作战数据管理系统。
“不列颠”级。是英国海军现役最新一型两栖攻击舰,“不列颠”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16000吨,最大航速18节,该级舰上能搭载700名以上的海军陆战队员,8艘登陆艇和各种车辆,包括6辆“挑战者”II型坦克或30辆英国海军陆战队新购的Viking越野履带装甲车。舰艉还有两座直升机起降平台,除可供中型直升机起降外,也能容纳较大型的CH-47D或EH101直升机。“不列颠”级两栖攻击舰防空自卫能力与“海洋”级基本相当,舰上也没有装备舰空导弹武器,只装备一些小口径对空武器,其中有2座“守门员”近程武器系统,用于反导;4座双联装30毫米舰炮,用于对空射击。此外,它还装备有“海蚊”无源电子干扰系统,用来干扰来袭的反舰导弹。飞行甲板搭载的2架EH101多用途直升机必要时也可应付低空威胁。
随着国外新一代两栖攻击舰的陆续建成服役,两栖攻击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未来发展方向也更加明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型化趋势更加明显。传统的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大都在1万吨上下,而新一代两栖攻击舰大型化趋势明显。吨位的增大,一方面带来了舰上燃油装载量的增加,这使其能够长时间在中远海活动,能够持续执行作战或非作战任务;另一方面,舰艇吨位增大,舱内空间、甲板面积、甲板层数随之增加,可以运输更多的兵员和装备,综合作战能力大大提升。
二是通用化和系列化的发展趋势。通用化和系列化也是新一代两栖攻击舰的重要发展趋势。荷兰皇家斯切尔德船厂推出了“执行者”两栖攻击舰系列,“执行者8000”是最小的版本,“执行者13000”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范本。通过在基本的“执行者”版本上进行再发展,可衍生出一些更强大的两栖攻击舰。在军费相对紧张的今天,新一代两栖攻击舰的通用化和系列化发展,节省了大量费用,也利于服役后的维修与使用。
三是信息化程度更高,编队作战指挥能力更强。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两栖攻击舰普遍配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和监视等设备,可在两栖作战中扮演指挥舰的角色。例如,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指挥能力相比黄蜂级、塔拉瓦级,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四是新一代两栖攻击舰更加重视综合防御,生存能力进一步提高。作为一种高风险的军事行动,两栖作战在信息时代面临的威胁更为突出,先进的探测手段和较强的武器配置成为新一代两栖攻击舰发展的一大特点。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空中威胁,新一代两栖攻击舰都装备有先进的雷达和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以及“密集阵”、“守门员”等近防武器系统和各种有源/无源电子对抗系统等装备。新一代两栖攻击舰也非常重视水下防御,装备了鱼雷诱饵、水声对抗设备、反水雷系统装备等。新一代两栖攻击舰形成了严密的对抗防御体系,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