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单颗粒

单颗粒

单颗粒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5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化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45706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地球化学、福建分析测试、洁净煤技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原经济区环境保护暨大气环境与气候学术会议、第一届国际微纳尺度生物医学分离和分析技术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微全分析学术会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7年年会等;单颗粒的相关文献由1090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振、李梅、李卫军等。

单颗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5706 占比:99.95%

总计:245829篇

单颗粒—发文趋势图

单颗粒

-研究学者

  • 周振
  • 李梅
  • 李卫军
  • 李磊
  • 黄正旭
  • 张磊
  • 高伟
  • 傅忠
  • 周深圳
  • 崔逸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武振晓; 胡塔峰; 薛凡利; 任秀龙; 李淑娇; 牛红亚
    • 摘要: 借助稀释通道采样系统,采集了5种民用煤(3种块煤、1种蜂窝煤和1种煤球)燃烧排放的PM_(2.5)和单颗粒样品。利用ICP-MS分析了PM_(2.5)中16种金属元素(Mg、Al和K 3种轻金属;V、Cr、Mn、Fe、Co、Ni、Cu、As、Rb、Sr、Cd、Ba和Bi共13种重金属)的含量,并运用TEM和SEM-EDX研究了燃煤排放粒子的单颗粒特征。结果显示,蜂窝煤和煤球燃烧排放的颗粒物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29.7%和33.0%,高于块煤燃烧排放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8.9%~23.7%;Al是民用煤燃烧排放主要的轻金属元素,占3种轻金属总量的45.0%~57.8%;Fe、Ba和As是主要的重金属元素,其质量浓度总和占13种重金属总量的69.5%~78.4%。单颗粒分析结果表明,块煤燃烧生成大量的烟尘集合体、球形粒子和不规则颗粒物,蜂窝煤和煤球燃烧排放颗粒物以球形粒子为主。蜂窝煤燃烧不同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排放颗粒物的粒径均值分别为0.26μm、0.17μm和0.28μm,煤球燃烧排放颗粒物的粒径均值分别为0.11μm、0.47μm和0.06μm。与蜂窝煤和煤球相比,块煤小火燃烧阶段排放颗粒物的粒径均值较高,其3个燃烧阶段的粒径均值分别为0.38μm、0.45μm和0.36μm。块煤燃烧排放颗粒物的针状比值更高,球形度值更低,其燃烧排放90%以上的颗粒物针状比数值介于1.0~2.0,而蜂窝煤和煤球燃烧排放95%的颗粒物针状比值主要介于1.0~1.5;块煤燃烧不同阶段排放颗粒物的球形度均值分别为0.60、0.65和0.75,蜂窝煤3个阶段排放颗粒物的球形度值均在0.90附近,煤球的球形度值在0.80附近。单颗粒能谱结果显示,组成烟尘集合体的主要元素为C、O和Si;而其它形貌的粒子除C和O元素外,部分颗粒物中Al的峰值也较为明显,与全样分析Al元素含量较高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 王亚东; 张涛; 袁四化; 刘晓燕
    • 摘要: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是限定沉积地层年龄、追踪沉积物源、揭示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等重要的手段,在地质学和地理学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单颗粒碎屑锆石数据获取技术日渐成熟,数据量激增,然而,部分邻近甚至相同地区不同研究组获得的原始数据存在差异甚至相互矛盾。如何高效严谨地获取及处理数据,并挖掘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地质信息,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酒西盆地新生代疏勒河组砂岩碎屑锆石为例,采用标准实验流程,通过试验数据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对比,确定合理的碎屑锆石颗粒测试数量,利用碎屑锆石颗粒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特征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有效的测试点,发现单颗粒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在数据测试、分析和应用方面极具前景。具体取得如下认识:1)碎屑锆石U-Pb测年前处理时需采用标准的重矿物分选流程,以保持所采集的碎屑样品中单颗粒锆石分布的全貌,避免引起年龄组分丢失或偏差;制作样品靶及选择测年颗粒时,需将全部锆石单颗粒在体视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的特征紧密结合,得到最优有效数量的单颗粒年龄,提高效率及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2)数据处理、分析及应用中,必须结合单颗粒锆石CL图像,修正或剔除异常数据,避免由于激光剥蚀点或离子束跨越特征不同的生长环带产生无意义的"混合年龄"。该研究为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且为有效甄别U-Pb测年数据质量进而合理、准确地应用于地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 高伟; 孙泽煜; 邢宇; 韩珊珊; 程小同; 韩庆艳; 严学文; 董军
    • 摘要: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外延生长技术制备了一系列Er^(3+)和Ho^(3+)离子掺杂的NaYF_(4)微米核壳晶体,并借助SEM及XRD对其微米核壳晶体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在近红外光980 nm激发下,以共聚焦显微光谱装置,对单颗粒NaYF_(4):Yb^(3+)/Er^(3+)及NaYF_(4):Yb^(3+)/Ho^(3+)核壳微米棒的上转换发射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包覆NaYF_(4)惰性壳时,其核壳生长方向沿纵轴,且其上转换发射强度明显增强,主要原因是NaYF_(4)惰性壳可有效抑制微米颗粒的表面猝灭效应,即有效地降低无辐射跃迁概率。然而,当其包覆NaYbF_(4)活性壳时,微米核壳沿横轴方向生长,且其上转换发射强度也增强,但与NaYF_(4)包覆惰性壳相比,其增强效果较差。同时研究发现,包覆不同核壳结构,Er^(3+)和Ho^(3+)离子上转换发射的红绿比不同,当包覆NaYbF_(4)活性壳时,Er^(3+)离子的红绿比明显增加,而Ho^(3+)离子的红绿比则明显降低。构建不同核壳结构不仅增强微米晶的发光,且可实现发射的有效调控。
    • 高伟; 孙泽煜; 郭立淳; 韩珊珊; 陈斌辉; 韩庆艳; 严学文; 王勇凯; 刘继红; 董军
    • 摘要: 构建核壳结构可有效降低材料的表面缺陷及实现掺杂离子的可控区域分布,已成为目前增强及调控材料发光特性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本文以外延生长技术,构建了一系列NaLnF_(4)(Ln=Y,Yb,Ho)@NaLnF_(4)(Ln=Y,Yb)核壳微米结构,并实现了Ho^(3+)离子上转换发光的增强及可控调节.借助共聚焦显微光谱测试系统,在980 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研究Ho^(3+)离子在不同单颗粒核壳结构中的上转换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当包覆NaYF_(4)惰性壳时,NaYF_(4):Yb^(3+)/Ho^(3+)及NaYbF_(4):Ho^(3+)微米棒的上转换发射强度均得到了明显增强,而NaHoF_(4)@NaYF_(4)微米核壳结构的发射强度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当在其NaYF_(4)惰性壳中引入Yb^(3+)离子时,NaYF_(4):Yb^(3+)/Ho^(3+),NaYbF_(4):Ho^(3+)及NaHoF_(4)微米核壳结构的发射强度及红绿比均再次得到了明显增强.基于对其光谱特性及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其发射增强主要由于壳层中的Yb^(3+)离子通过能量迁移及传递过程有效地提高Ho^(3+)离子激发,进而在双向协同的作用下实现其发光有效增强及色彩调控.由此可见,对于微米晶体而言,构建其不同的核壳结构不仅可实现其发光有效增强,且可根据掺杂离子的不同及其区域分布实现光谱的精准调控,为拓展高效发光特性的微米晶体在防伪、微纳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新途径.
    • 余来华; 刘俊杰; 韩晓霞; 郭皓天; 肖骥; 黄志煌
    • 摘要: 为实现光散射法对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的准确测量,研究了单颗粒光散射法测量颗粒质量浓度的理论基础,并开展了单颗粒光散射法PM_(2.5)监测仪(single particles light scattering PM_(2.5)monitor,SPLSPM)的研制、校准和量值比对。通过校准装置研制,采用半计数法及比对法实现对仪器原始信号的校准。以体积表面积平均粒径和主导颗粒物密度作为关键参量建立了可靠的PN-PM质量浓度转化算法。通过与参比方法比对,结果满足HJ 653—2013中对细颗粒物自动监测仪的技术要求。
    • 杨娟; 周骛; 蔡小舒; 沈中杰; 刘海峰
    • 摘要: 分别采用彩色相机和多光谱相机构建辐射测温系统,利用黑体炉进行温度模型标定实验,并基于BP神经网络对标定数据进行训练得到测温模型。通过蜡烛火焰的温度测量实验,验证了测温模型的可靠性,且结果显示多光谱成像测温系统的测温精度高于彩色相机测温系统。针对常规辐射成像测温系统空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采用多光谱相机结合显微镜搭建了显微测温平台,对高温热台内的单石油焦颗粒燃烧过程进行记录,得到了石油焦颗粒表面的温度分布以及随时间的温度变化过程。
    • 李洪成; 曾荣; 杨天圆; 牛智有
    • 摘要: 农业物料的冲击破碎特性对运输、排种和粉碎等机械设备的工作参数设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该研究以玉米籽粒为研究对象,设计并搭建了单颗粒物料冲击破碎试验装置,开展了5种不同含水率(10.86%±0.13%,13.87%±0.18%,17.24%±0.08%、20.23%±0.19%和23.46%±0.23%)玉米籽粒的冲击破碎试验,并以籽粒破碎模式、临界速度和破碎程度表征籽粒的破碎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籽粒的破碎模式可分为未破碎、破裂和破碎3种形式,其中破裂形式包括整体破裂和局部破裂;以碎粒中大颗粒质量与玉米籽粒质量间的比值W界定玉米籽粒的破碎模式,并建立了不同含水率玉米籽粒的W值与冲击速度间的回归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2,确定了5种不同含水率(含水率由低到高)玉米籽粒的临界破裂速度分别为11.45、15.54、19.84、30.49和34.28m/s,临界破碎速度分别为19.55、23.75、28.68、42.07和46.79 m/s,表明玉米籽粒的临界破裂速度和破碎速度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破碎颗粒平均粒径与冲击速度和含水率之间的回归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冲击速度、含水率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籽粒的破碎程度影响极显著(P<0.01),且破碎程度随冲击速度的提高而增加,随含水率的提高而降低。该研究可为玉米籽粒处理设备的工作参数设定提供参考,并为农业物料颗粒的冲击破碎特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参考。
    • 杨小林; 漆红兰; 张成孝
    • 摘要: 单细胞或单颗粒的电化学发光(ECL)成像法在细胞形貌和生物传感分析以及单颗粒表面催化机理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微米级发光颗粒在电极表面的ECL成像受共反应试剂的传质、共反应试剂自由基寿命和颗粒光屏蔽效应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尚未深入研究。受荧光成像法的启发,文章提出非电极固定单颗粒限域电化学发光成像新策略,即电极产生的共反应试剂自由基与非电极固定发光单颗粒进行化学反应而产生发光并进行成像。通过单颗粒逼近碳纤维(Φ≈7.0μm)超微电极的电化学方法揭示了在扩散层内大粒径磁珠阻碍了电活性物质向电极表面的扩散。通过微米级发光磁珠(MB@SA/biotin-GSK-Ru1)吸附在工作电极表面的“正向”ECL成像法,发现大粒径发光磁珠的ECL强度远小于小颗粒发光磁珠的强度,揭示了磁珠接触电极使电极活性面积减小和磁珠的光屏蔽效应导致ECL强度降低。通过非电极固定单颗粒限域电化学发光成像新方法,发现电化学发光仅发生在共反应试剂自由基扩散层内,ECL强度也受到磁珠光屏蔽效应的影响,但是其光屏蔽效应影响小于“正向”ECL成像法。该研究工作为单颗粒限域电化学发光成像法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新策略。
    • 周克冼; 赵巍; 曲超; 白新革; 孙玉鹏; 马子怡; 李丽丽
    • 摘要: 以不同比例的生活污泥和工业污泥分别与烟煤混合的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视性沉降炉和热重分析仪研究混合颗粒的着火特性,并分析分子结构对燃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污泥与烟煤混合颗粒着火模式以联合着火为主,工业污泥与烟煤混合颗粒着火以非均相为主;着火延迟和燃尽时间随污泥掺混比例的增加而减少。对比发现着火温度随着芳香度和芳香度指数的增大而增高;芳香烃聚合度可作为评判颗粒燃烧破碎程度的指标。
    • 窦新存; 王广发; 代卓华
    • 摘要: 非制式爆炸物因原料易得、破坏性大等特点,已成为暴恐分子施爆的首选方式。目前,国内外针对光学传感2,4,6-三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等制式爆炸物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而对于非制式爆炸物,因其具有与制式爆炸物完全不同的本征特性,如多为不挥发离子晶体、分子构型差异巨大等,难以通过光学传感制式爆炸物的原理对其分析与识别,成为国际反恐的棘手难题。因此,针对非制式爆炸物的特性,设计特异性光学传感材料、提出光学信号增强策略、建立现场识别超痕量非制式爆炸物的有效方案,是实现追踪非制式爆炸物源头、截断非制式爆炸物转移路径与炸后残留定性分析的迫切需求。本文从光学传感的本质出发,系统总结了传感材料的设计方法和比色/荧光传感非制式爆炸物模式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光学传感非制式爆炸物领域提供思路和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