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冀北山地

冀北山地

冀北山地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289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河北果树、防护林科技、河北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河北省林学会首届林业学术大会等;冀北山地的相关文献由28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新兵、张建华、陈波等。

冀北山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2.4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289 占比:97.58%

总计:5420篇

冀北山地—发文趋势图

冀北山地

-研究学者

  • 杨新兵
  • 张建华
  • 陈波
  • 徐学华
  • 李玉灵
  • 赵心苗
  • 刘阳
  • 张伟
  • 肖志军
  • 张楠

冀北山地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沈瑞秋; 邹恒超; 黄头生; 黄海
    • 摘要: 以冀北山地白桦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植被类型下的白桦标准枝,对其标准枝的分形维数进行计算,以枝长,枝径,分枝数,生物量为参数估算白桦分形维数,揭示冀北山地白桦分形维数在不同植被类型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白桦纯林的分形维数 落叶松–白桦混交林 荒草坡,表明白桦树种内的竞争大于白桦和落叶松种间的竞争,种内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要大于种间。合理配置白桦的分布,有利于提高白桦的生存能力。
    • 宋占宝; 池桂杰; 张宏伟; 张天也; 袁德华; 王英俊
    • 摘要: ‘锦绣海棠’苹果因其果形似鸡心,又被称为‘鸡心果’,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林科院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全市果树选优时发现的,经过二十多年的选育研究确定为小苹果优质品种。2011年4月,承德地区从通辽市林科院引进该品种,经过几年的试种观察,表现结果早、产量高、易着色、适应性强,且优良性状稳定,适宜在冀北山区栽种。
    • 商贺利; 马宏
    • 摘要: 4月,冀北地区各种果树都陆续进入萌芽期,修剪工作已接近尾声,同时又迎来一年之中非常关键的管理时段,在这里提示广大果农朋友,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为赢得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打下良好的基础。1清园清除果园内所有的枯枝落叶和修剪下来的枝条;清除山楂园内的萌蘖;刮掉树干上的老翘皮并收集起来深埋或带回焚烧;全树喷1次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的害虫和病菌。
    • 付秀会
    • 摘要: 芹菜属于耐寒性蔬菜,适应性强,较喜冷凉湿润环境条件,较茄果类蔬菜容易管理,是备受人们喜食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喀左县处于温带半干旱西辽河川向暖温带半湿润冀北山地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8.5°C.
    • 杨柳; 邵洪圆; 李校; 徐国巧; 马娇娇; 贾彦龙; 许中旗
    • 摘要: 为了了解冀北山地不同树种根际土壤养分的差异,对该地区6个树种[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白榆(Ulmus pumila)、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根际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个树种根际土壤全量养分中,土壤总有机碳的含量范围为33.90~107.65 mg/g,土壤总氮的含量范围为2.40~8.65 mg/g,土壤总磷的含量范围为490.52~829.60 mg/kg,其中全磷含量最高的为胡桃楸,全氮和全碳含量最高的均为白桦。2)土壤氨态氮含量最高的为樟子松,显著高于其它树种;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的为胡桃楸;土壤硝态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的为白榆。3)根际土壤C/N,C/P,N/P的范围分别为11.64~12.62,69.34~128.10,4.89~10.29;C/N比值最高的为樟子松,C/P和N/P比值最高的均为白桦。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各养分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速效养分与全量养分之间也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张晓峰
    • 摘要: 为探究冀北山地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混交林的空间结构,以木兰围场油松、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林分角尺度、大小比和混交度3个空间结构指数对林分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和华北落叶松平均角尺度均在0.5左右,属于随机分布,不需要利用间伐抚育进行人工调节;大小比数均处于0.48~0.49范围,林木均为中庸木,并且林分的分化程度不明显;油松的平均混交度为0.55,呈中度混交,华北落叶松的平均混交度为0.66,呈强度混交。
    • 郭建军; 郭宾良; 刘海翔; 周长亮; 李伟; 方宏印
    • 摘要: 为研究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在不同坡向具体的生长状况,以木兰围场北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其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阴坡华北落叶松胸径总生长量整体高于阳坡,其中在15~25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0.8 cm.(2)阴坡与阳坡的华北落叶松胸径平均生长量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但是阴坡华北落叶松胸径平均生长量明显高于阳坡,10~30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0.06 cm.(3)阴坡华北落叶松树高总生长量整体高于阳坡,25~35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1.3 cm.(4)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树高平均生长量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但是阴坡华北落叶松树高平均生长量明显高于阳坡,10~35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0.07 cm.
    • 史文兵
    • 摘要: 在河北省围场县桃山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中选取65组林木,进行大小比数与直径生长关系的分析.基于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固定标准地的每木检尺表数据,针对人工林普遍具有混交度低,分布均匀的特点,主要从林分竞争机制和树冠营养空间利用情况等方面提出了利用Hegyi竞争指数、生长空间指数、生长空间竞争指数分析优化林分空间结构,进一步比较不同择伐程度下林分空间结构变化的大小.结果表明:中心树生长出现两种情况,有明显被压过程和无明显被压过程.林分竞争主要集中在8~15a,是进行抚育间伐的最佳时期,可以为林木提供更大的营养空间,保证林木正常健康生长.
    • 张晓峰
    • 摘要: 为探究冀北山地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混交林的空间结构,以木兰围场油松、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林分角尺度、大小比和混交度3个空间结构指数对林分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和华北落叶松平均角尺度均在0.5左右,属于随机分布,不需要利用间伐抚育进行人工调节;大小比数均处于0.48~0.49范围,林木均为中庸木,并且林分的分化程度不明显;油松的平均混交度为0.55,呈中度混交,华北落叶松的平均混交度为0.66,呈强度混交.
    • 黄磊; 张永娥; 邵芳丽; 余新晓
    • 摘要: 为了探究天然次生林植被及立地因子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量化植被与立地因子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比例,为合理抚育冀北山区次生林,提高次生林生产力提供依据,以冀北山地分布的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代表性的地段并设置面积为20 m×20 m的样地,以均匀布点与多点混合为原则,按照0-20、20-40、40-60 cm土层取样.测定土壤pH值、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全钾(Total potassium,TK)、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含量,并计算土壤碳、氮、磷计量比.结果 表明:不同深度土层土壤TN与SOC之间保持显著相关(P<0.001),SOC、C∶N与AK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区域冀北山地次生林3层不同深度土壤C∶N平均值(27.74、29.96、29.44)与C∶P平均值(158.86、128.63、119.20)明显高于全国土壤C∶N(11.90)与C∶P(60.00)平均值,N∶P平均值(6.45、4.59、4.70)与全国平均水平(3.56)基本相当,对各深度层土壤N∶P值与土壤TN、TP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TN值与N∶P的相关性更加显著,说明影响N∶P值的主要因素为氮素量的限制.环境因子对3层不同深度土壤的养分指标分别做出48.64%、53.45%及49.23%的解释比例(P<0.001),因子交互后的解释能力相较因子自身的解释能力更强,地形因子与其他因子相交互后,解释比率分别为其单独解释比例的6.45、8.06、3.21倍.从立地条件角度讲,地形因子能够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抚育过程中对地形因子的作用应当予以重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