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公共卫生危机

公共卫生危机

公共卫生危机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87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政治、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7篇、专利文献51381篇;相关期刊245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今日中国:中文版、社会观察等; 公共卫生危机的相关文献由36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滇庆、付亚喆、何善蒙等。

公共卫生危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7 占比:0.56%

专利文献>

论文:51381 占比:99.44%

总计:51668篇

公共卫生危机—发文趋势图

公共卫生危机

-研究学者

  • 徐滇庆
  • 付亚喆
  • 何善蒙
  • 余水星
  • 俞祖成
  • 倪永辉
  • 刘广
  • 单玉蓉
  • 吕文康
  • 唐亚林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克里斯蒂·罗森; 吴万伟
    • 摘要: 技术解决主义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它将使用工程技术的方法解决人类问题作为优先选择.他们认为一个应用程序、一台机器、一个软件编程或一种算法能够提供解决任何复杂问题的最好办法.在出现公共安全或公共卫生危机的时候,技术解决主义者在匆忙拥抱立竿见影的技术性应急措施之时,往往忽略了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和意外后果.技术解决主义在教育领域的复兴同样令人担忧.随着新冠疫情扩大和全国各地学校关门,美国开始大规模远程学习实验或在线学习模式,一些应急措施有转变为常态的趋势.在政治两极化、社会动荡和公共健康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时刻,技术解决主义的吸引力可以理解.在不确定性盛行时,技术解决主义对复杂问题提供了富有效率的回应,同时省略了棘手的伦理学、政治和正义问题.但是,拥抱监督和技术解决主义的文化是放弃信任的文化,如果我们推崇利用信任优势来重建社会的途径,那么询问"为什么"的问题就是首要的和最重要的步骤.
    • 刘颖; 钟金娴
    • 摘要: 处理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危机管理和社会工作在当下需要共同回应的议题。本文通过分析香港地区“抗非典”的高校-社区伙伴关系模式、日本地震防灾救灾的全民互动模式、韩国MERS中呈现的边缘社群信息沟通需求、汶川地震灾后的社会工作自主介入、自然灾害应对的社会工作制度化嵌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的社会工作社会化回归等国内外社会工作参与危机管理的实践,探讨社会工作参与危机管理的介入思路和现实困境。本文进一步提出在实践层面将社会工作全人视角引入危机管理思路,增强社会工作在危机管理中的服务在地化,探索专业职责与边界,将社会工作纳入危机管理社会治理体系的思考,以及在社会工作教育层面将危机管理模块引入社会工作教学,借由危机情境激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价值审问,协助学生掌握危机情境中自我关怀的思考。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强公共危机事件中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一些建议。
    • 设计编辑部
    • 摘要: 如维克多·帕帕耐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所说,设计的社会属性需要其直面真实世界的需求,应对不断产生的社会问题。此番全球经历了新型冠状病毒危机,凸显公共卫生危机对于健康医疗设计提出的全新挑战和需求,由于此类公共卫生危机具有突发性强、影响规模广、感染人群范围大、治疗手段和疗愈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等特点.
    • 本刊评论员
    • 摘要: 在世界面临公共卫生危机与经济下行双重挑战的当下,RCEP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东亚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增长,优化区域分工合作,加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对各成员国推进协作、共克时艰、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我国稳外贸稳外资的重要抓手,促进商品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 潘锋(文/图)
    • 摘要: 20世纪以来,以全球健康安全为核心的生物安全风险逐渐加剧,以传染病为主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不断,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害流行,抗菌药耐药形势日渐严峻,全球环境变化影响持续,空气污染不断加重等问题使得人类健康风险与日俱增。人类、动物与环境三者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单一学科或组织已无法应对和处理如此复杂的问题。近年来,同一健康(One Health)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解决重大和复杂人类健康问题的新策略,同一健康倡导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和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有效整合医疗、兽医、环境、疾病预防控制等部门的资源力量来保障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
    • 葛宝森
    • 摘要: 从公共卫生危机自身特点和成都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现状来看,进行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创新是必由之路。本文从成都公共卫生危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着手,从完善法律、健全运行网络机制、合理规范权责关系、健全直接和非直接参与机制、社会组织加强自身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 王博; 白俊芳
    • 摘要: 随着农村社会自组织化程度的衰微,集体决策难以达成已成为当前农村公共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多元协同治理场域理论为解决这一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农村公共卫生多元协同治理机制能够协调相关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各主体以不同形式在农村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和治理中展现出各自的角色与功能。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实践表明,在多元协同治理场域理论的指导下,农村地区基层政府组织与村两委会、民间组织、村庄精英和普通村民等社会力量之间可以进行有效协调合作,并在危机应对中表现出了良好韧性。
    • 袁勤玮
    • 摘要: 由《专利法》第四十九条解读而分析专利强制许可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经济价值和人权价值,进而探讨了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对医疗防护用品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合理性,并建立合理确定强制许可期限、健全专利强制许可审查机制和建立专利强制许可使用费机制。
    • 王斌
    •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口罩的使用折射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传染病应对方式上的重大差异,并由此影响了全球疫情防控的整体成效。借鉴包容性治理的分析框架,口罩争议在本质上可被视为科学、文化与政策三要素的内在差别与相互作用。进一步说,“有没有必要佩戴口罩”的科学之争,“能不能接受佩戴口罩”的文化之别,以及“要不要引导佩戴口罩”的政策之异,共同塑造了特定时空内人们对口罩的功能认知与使用方式。面对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我们亟需搁置口罩争议,以正确的口罩使用方式凝聚国际社会抗疫合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 肖红春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遭遇巨大冲击,陷入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提出“工业病理学”理论,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公共卫生危机的致病机理和演变逻辑。通过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公共卫生报告》,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疫情危机不是单纯的公共卫生危机,更是社会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公共卫生危机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价值错位、制度缺陷及治理失灵等结构性问题,导致了资本主义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周期性失败。只有变革社会制度、深入工人群众、尊重专业精神,才能突破局限性,成功应对公共卫生危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