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烧砖

免烧砖

免烧砖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6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43948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非金属矿、金属矿山、粉煤灰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石膏建材分会第六届年会暨第十届全国石膏技术交流大会、第十五届全国非金属矿加工利用技术交流会、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等;免烧砖的相关文献由2426位作者贡献,包括崔旋、不公告发明人、岳佐星等。

免烧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6 占比:0.71%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3948 占比:99.25%

总计:44281篇

免烧砖—发文趋势图

免烧砖

-研究学者

  • 崔旋
  • 不公告发明人
  • 岳佐星
  • 包训权
  • 刘雨芬
  • 何家雁
  • 金飞
  • 齐明
  • 蔡森
  • 袁明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锴; 赵健; 徐萍; 李荣
    • 摘要: 以汉中某石灰岩矿山表层土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泥和增强剂作为固化材料,通过静压成型的方式制备免烧砖,探索水泥用量、絮凝剂种类及增强剂用量对免烧砖固化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得到免烧砖最佳配比,测试最佳配比免烧砖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免烧砖强度、抗冻性、干燥收缩、吸水率、碳化性能及软化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
    • 李峰; 崔孝炜; 刘东; 程奋武; 张增光; 张国春; 周春生
    • 摘要: 以钼尾矿(MoT)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水泥(Cem)和粉煤灰(FA),采用压制成型法制备免烧砖,研究了物料配比、拌和水用量和成型压力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钼尾矿、水泥和粉煤灰配比为80∶10∶10,拌和水用量为10%,成型压力为15 MPa时,样品抗压强度为22.4 MPa。微观分析表明,Cem水化产物填充在样品内部缝隙中,与钙矾石相互交错在一起,将Mo T颗粒与FA颗粒紧密黏结在一起,形成紧密的网状结构,提高了免烧砖抗压强度。
    • 李杨
    • 摘要: 河道底泥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城市河道污染治理的关键。以深圳龙西河底泥为研究对象,以河道底泥为基料,研究了不同掺量的水泥、1-4石、减水剂和细砂对底泥免烧砖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物料配比为水泥15%、底泥15%、细砂29.5%、1-4石40%、减水剂0.5%,底泥免烧砖的28d抗压强度高达45.6 MPa,强度等级达到免烧砖国家标准中的MU40,实现了底泥的资源化利用。
    • 罗佳杰; 周德生; 唐佶; 李津; 郑奇腾; 冯世进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率迅速增长,导致装修、拆房等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由于其成分复杂,破碎过程中会产生灰渣和除尘灰等难利用的低品质物料,严重影响装修/拆房垃圾处理生产线的整体资源化率。首先通过研究除尘灰和灰渣物理化学性质,探究其再利用可行性;随后,通过碱激发改性低活性除尘灰替代部分水泥,由灰渣替代部分标准砂进行免烧砖制备试验,分析不同配比和掺入量对再生免烧砖抗压强度和其发展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免烧砖强度随着灰渣掺量的增加而降低40%~70%,但可以通过控制水泥(至少20%)和粗骨料掺量(总骨料7.5%~15.0%)减少免烧砖抗压强度的衰减,28 d强度可以达到MU15砖的要求;采用碱激发除尘灰替代10%水泥,免烧砖7 d强度可以达到MU10砖的要求,而替代20%则需28 d。
    • 刘超
    • 摘要: 对氨碱法纯碱生产中产生的白泥成分以及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表明了白泥是一种无害的固体物料。并针对其含NaCl高的特性,探讨了利用胶凝、水化等原理制备工程材料工艺,包含海礁石工艺以及免烧砖工艺。“硅的四配位同构化效应”和“复盐效应”及其协同作用机制、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替代水泥等技术消除了白泥中CaCl_(2)、CaSO_(4)·nH_(2)O、Mg(OH)_(2)、NaCl等对建筑的影响,对于白泥资源化利用起到了推广作用。
    • 沈灿; 吴小文; 张月娜; 马淑龙; 陶天一; 朱干宇; 田博; 刘艳改
    • 摘要: 以用后耐火材料(废镁铝尖晶石砖)处理得到的剥离钢渣及废镁铝尖晶石为主要原料,辅以水泥制备免烧型路面砖。研究了原料配比、制备工艺对免烧砖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废镁铝尖晶石砖基免烧砖的优化原料配比和制备工艺为:剥离钢渣和废镁铝尖晶石占总料的90%,水泥10%,成型压力15 MPa。制得的固废基免烧砖常温养护28 d最高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9.57、4.86 MPa。
    • 刘德志; 王晓磊; 李军; 李彦苍; 刘历波
    • 摘要: 水库中沉积大量底泥,对水库环境造成极大危害,采用水库底泥、石灰、粉煤灰、河砂及水玻璃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免烧砖,通过试验研究免烧砖的抗压强度、吸水率、抗石灰爆裂、抗冻融循环,确定材料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在外掺3%水玻璃的情况下,m(水库底泥)∶m(石灰)∶m(粉煤灰)=40∶36∶24时,所制备的免烧砖抗压强度可达19.04 MPa,吸水率、15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最小,分别为11.50%、0.73%和3.41%。
    • 王波; 刘文士; 李茂川; 张忠亮; 金容旭; 熊邦泰
    • 摘要: 以海上油基岩屑脱油残渣为基本原料制备免烧砖。对脱油残渣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脱油残渣掺加量对免烧砖性能的影响,并对免烧砖浸出液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脱油残渣的元素组成以Si、Al、Fe、Ca和Ba为主,矿物组成以石英(SiO_(2))、高岭土(Al_(2)O_(3)·2SiO_(2)·2H_(2)O)和重晶石(BaSO_(4))为主,粒径为1.58~50.63μm;在脱油残渣、水泥、细集料、粗集料、石膏和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0%,20.0%,47.5%,8.0%,4.0%,0.5%,水固(质量)比为14%的条件下,制得的免烧砖的抗压强度为15.69 MPa,吸水率为10.44%,软化系数为0.83,抗冻性能良好,建材性能满足《非烧结垃圾尾矿砖》(JC/T 422—2007)中MU15强度等级。脱油残渣作为掺加原料制备免烧砖,可以替代部分细集料,解决了油基岩屑脱油残渣上岸后的末端处置问题。
    • 习智琴; 侯亚康; 李水生; 阳栋
    • 摘要: 现阶段,我国地铁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将产生巨量盾构渣土.为大量消纳盾构渣土,结合地质聚合物法制备了免烧建材,以期为盾构渣土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利用2 mm以下细粒盾构渣土、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为原料,以水玻璃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液为碱性激发剂,采用浇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2种细粒盾构渣土标准免烧砖,并分别测试其自然养护28 d后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软化系数以及抗冻性.结果表明,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基和粒化高炉矿渣地质聚合物基细粒盾构渣土免烧砖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5.7 MPa、41.8MPa;抗折强度分别为4.4 MPa、4.9 MPa;软化系数分别为0.90、0.95;25次冻融循环后的强度损失分别为15.3%、16.5%,质量损失为1.8%、0.8%,符合免烧砖标准及相关要求.
    • 陈贵斌
    • 摘要: 以安徽某湿法炼锌厂炼锌工艺过程产生的铁矾渣为主要原料,选择粉煤灰、矿粉、水泥和石灰石粉为配料制备铁矾渣免烧砖,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配方中各原料配比对免烧砖抗压强度的影响,获得最优原料配方。选用最优原料配方,研究免烧砖制备工艺条件如成型压力、水灰比和外添加剂对免烧砖抗压强度和泛碱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烧砖最优原料配方为铁矾渣掺量26.42%、水泥掺量18.87%、矿粉掺量29.25%、粉煤灰掺量15.09%、石灰石粉掺量10.38%;在最优原料配方条件下,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外加试剂选择为抑碱剂、成型压力20 MPa、水灰比为0.16;最优配方和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免烧砖的28 d抗压强度为23.56 MPa,达到标准JC 422-2007非烧结垃圾尾矿砖的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