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储量管理

储量管理

储量管理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6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3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86844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中国地质、山东国土资源、露天采矿技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安徽省2014年青年地质学术讨论会、2012年湖南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陈国达学术思想研讨会、第四届中国矿山数字和智能技术装备大会等;储量管理的相关文献由33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淑让、童有德、胡乃联等。

储量管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3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6844 占比:99.92%

总计:287070篇

储量管理—发文趋势图

储量管理

-研究学者

  • 刘淑让
  • 童有德
  • 胡乃联
  • 丁焜
  • 任东
  • 何吉平
  • 原桂强
  • 叶冬松
  • 吴璟
  • 周景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曲俊利; 孟刚; 苗琦; 陈敏; 王天元; 文雅萍
    • 摘要: 在梳理储量管理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储量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正式实施、建立了新的矿产资源储量统计途径、评审备案范围缩小、矿山储量年度报告分类进行管理、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服务突出等。总结了改革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矿产资源法》修改为契机,提升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法律地位,做好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的衔接工作、严格执行新分类标准,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意见建议。
    • 张欢
    • 摘要: 按照SPE规则框架要求,系统建立记载公司油气资源勘探进程和成果,实现了储量规模、品质、特征、分布和聚集砂体查询,实现了油气资源动用状况和开发状态、储量级别和类型的查询,还实现了砂体、油气田、分公司和总部四个层次的智能查询与分析。
    • 王文华
    • 摘要: 传统的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储量报表、储量计算图以及底板等高线之间互相分离的问题,且需要人工来完成计算和信息填报。本文探讨了基于GIS的储量管理系统,首先简要介绍了储量图形管理系统设计,之后简要介绍了一些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 朱江
    • 摘要: 矿产资源储量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和依据,是大数据时代实现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重要驱动力。矿产资源数据库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了基础数据平台,对其精准掌握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推进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
    • 马鹏程
    • 摘要: 随着我国重工业发展,煤炭需求量不断增大,煤矿企业生产能力随之加大,多数煤矿进入开拓延伸阶段,导致煤矿开采管理混乱、煤矿储量管理失调等现象。严重制约着煤矿高效可持续发展,以针对当前煤矿储量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若干项合理化改进措施,确保进一步提高煤矿储量管理工作效率,以及煤炭资源回收率。
    • 连志远
    • 摘要: 复杂地质情况下矿井开采条件较为苛刻,因而更加需要煤矿储量管理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开采量,也可以延长矿井的使用寿命,避免资源浪费。矿井储量动态化管理有助于给矿井储量动态变化的掌控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首先简要介绍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资源的特点,之后分别阐述了矿井原始储量估算和动态管理的相关要点,以供参考。
    • 王永祥; 胡晓春; 徐小林; 张劲; 鞠秀娟; 袁自学
    • 摘要: 油气经济可采储量是油公司的核心资产,深化油气经济可采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对提升储量管理整体水平、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及油公司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2005—2020年全国油气探明储量状况,揭示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呈高峰增长,而新增探明经济可采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探明未开发储量规模不断增大,但有效开发难度越来越大等主要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勘探储量考核指标对经济可采储量重视不够,经济可采储量评估规范未得到有效落实,评价方法存在技术瓶颈,存量累计误差大。为此需要突破经济可采储量分类的核心地位瓶颈,突破经济可采储量评价的技术瓶颈,突破经济可采储量的管理瓶颈。建议:(1)油公司建立适合自身地质条件和生产经营特点的以经济可采储量为核心的分类系统;(2)建立商业油气流标准图版;(3)有机融合各类评价单元;(4)建立类比油气藏序列,加强类比法的应用;(5)简化国家层面的评审;(6)转变国家层面管理职能;(7)建立存量储量年度动态更新制度;(8)建立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理念;(9)建立新增探明经济可采储量业绩考核机制;(10)建立油气储量价值评估与管理体系。
    • 姚华; 胡庆雄; 余家龙; 易思刚
    • 摘要: 矿石储量是编制采矿生产计划的基础.针对地下众多的采场,以盘区中的采场为最小管理对象,借助国际上通用的矿业软件,综合应用矿山勘探阶段和生产阶段揭露的矿化信息,构建了3种类别的三维矿体模型,并定期根据生产情况更新采场的现状属性,实现了快速、动态地更新和管理矿山储量的目标,为编制、优化采矿生产计划提供准确的依据.
    • 张晨朔; 谷宇峰; 韩征; 冯志刚; 张道勇; 李敬功; 任继红; 周立明; 郭海晓; 张昊泽
    • 摘要: 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资源储量管理与研究的基础.分类新国标(2020版)于2020年5月1日实施,在油气资源储量相关术语及定义、勘探开发阶段、分类框架以及数据发布原则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与补充.为进一步推进分类改革后的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工作及相关配套技术标准和评估规则的制修订,针对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与偏差,结合相关修订考量,对比了新老国标主要内容变化以及与《石油资源管理体系》(PRM S,2018版)的联系,分析了新国标出台对资源储量管理及估算的影响和意义.2020版国标主要在技术内容上精简了勘探开发阶段划分、简化了矿产资源储量类型与经济意义划分、增加了储量数据管理和发布的新要求,同时参考了与PRM S体系相类似的商业性概念.新国标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储量评估与管理成本,便于储量的社会认知,对于在新时期下提高油气储量管理水平、助力油气增储上产以及保障国内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陈敏; 孟刚; 苗琦; 王天元; 曲俊利; 葛维宁
    • 摘要: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是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掌握矿产资源家底、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梳理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内容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当前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政府与市场管理边界不清晰,储量管理定位被模糊;内部管理衔接不足,政府服务效率受影响;固体矿产储量数据管理要求缺失,矿产资源家底情况掌握不全面;监督管理不到位,储量报告质量有下滑;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管理效能提升受阻碍等.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本文提出了理清政府与市场管理边界,夯实矿产资源家底;完善内部管理,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强化固体矿产储量数据管理要求,提高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掌握程度;加强监管,完善储量报告质量保障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等政策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