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供精人工授精

供精人工授精

供精人工授精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24612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等;供精人工授精的相关文献由361位作者贡献,包括钟小英、姜荣华、宋革等。

供精人工授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4612 占比:99.89%

总计:124747篇

供精人工授精—发文趋势图

供精人工授精

-研究学者

  • 钟小英
  • 姜荣华
  • 宋革
  • 郑炜炜
  • 陈瑞玲
  • 倪丽莉
  • 刁飞扬
  • 刘嘉茵
  • 刘宇
  • 王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余琨玲
    • 摘要: 目的:探讨自然月经周期卵泡、子宫内膜的发育特点,分析对自然周期供精人工授精(AID)结局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近年来在贵州省妇幼保健院进行自然周期AID的157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各类资料(包括AID临床资料、超声监测资料等),比较排卵时间、体质指数(BMI)及年龄不同的女性卵泡、子宫内膜的发育情况,通过相关性及多元性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卵泡与子宫内膜发育的因素。依据自然周期AID后是否宫内妊娠将这些女性分为宫内妊娠组与宫内未妊娠组,对两组女性的各项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自然周期AID后宫内妊娠的预测因子。结果:女性的排卵时间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BMI呈正相关(P<0.05)。女性排卵前最大优势卵泡直径与排卵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宫内未妊娠组女性相比,宫内妊娠组女性的年龄更小(P<0.05),排卵日子宫内膜更厚(P<0.05)。女性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BMI、排卵时间、最大优势卵泡直径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年龄对自然周期AID后女性的宫内妊娠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女性的BMI、年龄会对其卵泡、子宫内膜的发育造成影响,自然周期AID后女性子宫内妊娠的显著预测因子有年龄和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
    • 刘晓玲; 江笑玲; 叶文静; 宋革; 姜荣华; 朱华芳; 李明珍
    • 摘要: 目的:探索人工授精女性患者建档日的焦虑抑郁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94例供精人工授精(AID)女性患者及52例夫精人工授精(AIH)女性患者,于建档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AID患者焦虑发生率为25.9%,抑郁发生率为28.4%,AIH患者焦虑发生率为11.5%,抑郁发生率为9.6%,AID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AI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孕年限为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年收入在5~10万和10万以上均为焦虑、抑郁状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人工授精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人群的水平,且AID女性患者的发生率更高,其中不孕年限及家庭年收入为AID女性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
    • 刘晓玲; 宋革; 姜荣华; 江笑玲; 曾丽萍; 叶文静; 杨帅; 陈建林
    • 摘要: 目的探讨供精人工授精女性患者建档日的焦虑抑郁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525例供精人工授精女性患者,于建档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供精人工授精女性患者焦虑标准总分为(41.20±8.52)分,焦虑检出率为21.4%;抑郁标准总分为(43.66±12.88)分,抑郁检出率为28.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年均收入和社会支持为供精人工授精女性患者建档节点焦虑及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供精人工授精女性患者建档节点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建议医护人员重点关注家庭年收入较低,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患者,优化检查及就诊流程,减少其来回医院就诊次数,节省其开支;针对性对患者夫妇给予指导,让患者感受到更多来自家庭和丈夫的关爱;建立同病种患者交流群,定期开展沙龙活动,帮助供精人工授精女性患者获得来自群体的支持。从而,缓解其焦虑抑郁。
    • 闫冰; 张平; 常琼; 高云; 张耀
    • 摘要: 目的:探讨希望疗法在供精人工授精(AID)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获婴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AID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按照常规流程来实施治、护干预,B组在常规治、护干预基础上采用希望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获婴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获婴率具显著性差异(P<0.05),B组高于A组;B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得分较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针对AID患者,采用希望疗法来实施干预,能提高获婴率,改善自我效能感。。
    • 倪颖; 童琛晔; 黄立敏; 钱闻; 方琼
    • 摘要: 目的了解接受供精人工授精(AID)女性患者治疗期间的真实心理体验,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的关怀与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立意取样法,选取2020年5-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ID治疗的11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Colaizzi七步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6个主题:(1)对配偶不育现实的多重负面情绪(委屈、压抑与无助感;恐惧和焦虑;悲观和失落)。(2)遭遇婚姻及两性关系的下降(婚姻质量下降,关系紧张;婚姻关系不确定感;性生活的改变和满意度降低)。(3)担心隐私的泄露。(4)担心未来家庭关系的不确定性。(5)渴望家庭和社会支持。(6)担忧伦理相关问题。结论接受AID治疗的女性患者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困惑及担忧,医护人员在协助治疗其疾病的同时,应充分给予尊重与支持,提供多渠道的护理和有效沟通,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同时也需要患者家属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建立长期有效的支持系统。
    • 王春利; 徐洁; 施文浩
    • 摘要: 目的 研究卵泡直径对供精人工授精(AID)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生殖中心行AID助孕治疗的1073例不孕夫妇共2333个治疗周期的数据,根据术前卵泡直径将患者分为A组(<17 mm)、B组(17~<19 mm)、C组(19~<21 mm)、D组(≥21 mm),分析四组的妊娠情况.结果 临床妊娠共636例,其中双胎共8例(1.26%),流产46例(7.23%),宫外孕10例(1.57%).A、B、C、D组的临床周期妊娠率分别为27.48%、28.20%、26.98%、21.26%,B组高于其他三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卵泡直径对临床妊娠结果有一定的影响(P<0.05).结论 通过对不同卵泡直径AID妊娠结局的分析,发现卵泡直径15~17 mm者不宜放弃人工授精手术,但对于卵泡发育不良未妊娠者,再次AID可采用促排卵方案,以改善卵子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
    • 邱进
    • 摘要: 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donorsperm,AID)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不仅解决了部分男性患者的不育问题,更为他们的家庭和谐带来了益处.影响AID成功的因素主要包括女性的年龄、授精次数、促排卵方案和冷冻精子复苏前后的质量等.其中女性的年龄对AID治疗成功率的影响尤为重要.虽然AID技术对子代出生安全尚有不确定性,不过目前多数研究数据表明供精人工授精技术安全可靠.本文就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出生子代缺陷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 张蔚; 张广志; 叶琳; 周宝琳; 耿琳琳
    • 摘要: 目的:探讨供精人工授精(AID)周期中子宫内膜微搔刮联合改善内膜药物治疗对AID助孕后发生≥2次生化妊娠史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学和妊娠结局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2月因男方不可逆性无精子症在本所临床医学中心接受AID治疗后发生≥2次生化妊娠患者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干预组再次AID治疗前月经周期窗口期行子宫内膜微搔刮,对照组不进行干预.两组AID治疗周期均采用自然周期,于排卵日前后各行1次AID手术.结果:78例中有5例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干预组38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周期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比率及窗口期子宫内膜厚度均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治疗周期HCG日子宫内膜厚度(9.88±0.96 mm比8.93±0.49 mm)、A型内膜比率(84.2%比62.9%)及窗口期子宫内膜厚度(10.18±0.98 mm比9.43±0.44 mm)均高,治疗前后HCG日子宫内膜增厚幅度(1.27±0.77 mm比0.33±0.32 mm)、A型内膜增幅比率(26.3%比5.7%)及窗口期子宫内膜增厚幅度(0.85±0.52 mm比0.23±0.20 mm)均高,治疗周期临床妊娠率高(36.8%比14.3%(均P<0.05),生化妊娠率(0比5.71%)和流产率(0比20%)无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微搔刮及改善内膜药物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AID助孕后发生生化妊娠患者子宫内膜和临床妊娠结局.
    • 倪丽莉; 王菁; 刁飞扬; 马翔; 冒韵东; 刘嘉茵
    • 摘要: 目的 探讨诱导排卵(OI)能否改善正常排卵妇女供精人工授精(AID)的助孕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由2201名正常排卵妇女在我院生殖中心完成的5066个A ID周期的超声和临床资料.比较单用克罗米芬(CC)、来曲唑(LE),或CC/LE联合促性腺激素(Gn),或单用Gn诱导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NC)的参数和临床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周期方案与宫内妊娠、活产、早期妊娠丢失及多胎妊娠的相关性.比较各种OI方案与NC方案的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状况.结果 整体上,6种周期方案的宫内妊娠率、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妊娠丢失率、多胎妊娠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只有LE联合Gn显著降低早期妊娠丢失率(OR=0.543,P=0.025)并提高活产率(OR=1.235,P=0.025).单用CC(OR=5.239,P=0.01)、CC联合Gn(OR=8.097,P=0.003)、单用LE(OR=7.15,P=0.002)、LE联合Gn(OR=6.384,P=0.001)这4种OI方案均显著增加多胎妊娠率;与NC方案相比,5种OI方案均未增加不良妊娠结局,也未影响新生儿出生状况(P>0.05).结论 LE联合Gn方案在减少早期妊娠丢失及提高活产率方面有显著优势,可作为正常排卵妇女A ID助孕中诱导排卵方案的首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