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辐射剂量

低辐射剂量

低辐射剂量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1433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东方食疗与保健、中国医疗设备、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军第十六届放射医学大会、第六届中国放射青年医师论坛、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等;低辐射剂量的相关文献由327位作者贡献,包括叶兆祥、刘玉新、周传仁等。

低辐射剂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1433 占比:99.84%

总计:61530篇

低辐射剂量—发文趋势图

低辐射剂量

-研究学者

  • 叶兆祥
  • 刘玉新
  • 周传仁
  • 唐亚霞
  • 李剑
  • 李小瑛
  • 杨壁然
  • 欧阳中敏
  • 石明国
  • 罗锦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蔡淑云; 宣建新; 李唯; 刘哲峰; 郑义; 潘国红; 孔令宏
    • 摘要: 目的:探讨256 MSCT双低剂量(80 kV,60 mL碘对比剂)结合迭代重建在结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8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增强扫描,分为双低剂量组(80 kV,60 mL碘对比剂)与常规剂量组(120 kV,1.3 mL/kg),各30例,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分析双低剂量组诊断效能及TNM分期效果。结果:两组结肠壁、肿块及供血小动脉的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为(20.83±2.11)mSv,双低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为(10.60±1.20)mSv,两组有效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56 MSCT双低剂量(80 kV,60 mL碘对比剂)结合迭代重建对结肠癌术前评估检查方案可明显减少辐射剂量和造影剂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 邓婕; 林智胜; 王娜琴
    • 摘要: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和低注射流速在心血管CT造影(CTA)中的可行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血管CTA检查患者80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两次64排CT机动态容积CTA检查(初次检查、复查),患者初次检查时给予常规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及注射毒素方法检查,复查时采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和低注射流速模式检查,将两次检查数据运用自适应统计迭代(ASIR)重建算法完成数据的处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下图像的CT值、噪声、信噪比、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复查时给予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和低注射流速检查,患者图像质量5分、4分、3分、2分、1分病例数与初次检查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患者主动脉根部、左侧冠状动脉主干及右侧冠状动脉近端图像的CT值、噪声、信噪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时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和低注射流速下CTDlvol、DLP及ED辐射剂量,均低于初次检查时常规剂量(P<0.05)。结论将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和低注射流速用于心血管CTA检查中是可行的,能降低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用量,且不会影响图像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谢紫东; 张锋玫; 王成名; 韦仕达; 黄朝波
    • 摘要: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CCTA)方案,旨在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方法:对8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CCTA检查,随机分为AB两组,各42例,每组依据碘流率高低分成两个亚组。A组高浓度对比剂、双低组(370mg I/mL,100kV,前瞻性心电门控):A1组(n=21,碘流率1480mg I/s);A2组(n=21,1214.6±91.7 mg I/s)。B组常规组(350mg I/mL,120 kV,回顾性心电门控):B1组(n=22,1575mg I/s);B2组(n=20,1400mg I/s)。所得图像质量用主观及客观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与B组相比,A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约61%,其中A2组用碘量降低约16.9%。A2组噪声稍高于A1、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A2组信噪比与B2组无显著差异,但低于A1、B1组。主观评分:3.7±0.7(A1)、3.1±0.6(A2)、4.1±0.7(B1)、4.0±0.5(B2),均能满足诊断。12例近期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A2组中1例因解剖变异诊断结果出现偏差。结论:64层螺旋CT高浓度对比剂、“双低”技术下行CCTA有效可行,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但对解剖异常者,应采用高碘流率。
    • 张芳
    • 摘要: 目前临床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进入晚期,预后较差。其实,肺癌完全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在众多检查项目中,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帮助确诊并且降低伤害。一、低剂量螺旋CT低剂量螺旋CT,顾名思义就是低辐射剂量螺旋CT,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机器扫描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减低辐射剂量
    • 黄瑞良; 孙琦婷; 郝菲
    • 摘要: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因其便捷、无创、准确而得到广泛应用及认可,但患者及家属也关注其辐射剂量问题,如何减少辐射剂量也日益受到患者及医生地关注,并成为当今研究的一大热点%测。心电门控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无创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综合各种CT检查设备,降低辐射剂量的技术主要有管电压的降低、计算机自动给出合适管电流、宽体探测器一次成像等,这些手段都可减低辐射剂量阴本研究探讨snapshot assist(SSA)技术,在回顾性冠状动脉成像中减低辐射剂量的临床价值。
    • 易明川; 冉静
    • 摘要: 目的:分析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用量在超重人群冠脉cta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c t血管成像检查的超重可疑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各为100例,常规组使用120 kVp管电压、370 mg/m L造影剂,低剂量组使用100 kVp管电压、320 mg/mL造影剂,比较两组的造影检查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的CT剂量指数(CTDI)为(50.81±4.62)mGy、有效辐射剂量(ED)为(12.95±1.08)mSv,低剂量组分别为(29.37±2.51)mGy、(8.94±0.85)mSv,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把低剂量技术应用于超重人群冠脉cta,可以减少碘摄入量和辐射剂量,并且能够保证图像质量。
    • 吴伟红; 李仁战; 叶文海; 施莹莹
    • 摘要: 目的 探究低辐射剂量联合正弦图确定迭代重建技术(SAFIRE)应用于甲状腺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300例行甲状腺CT检查患者,根据辐射剂量及重建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A组(120 kv、180 mA、滤波反投影法重建)、B组(100 kv、100 mA、SAFIRE技术重建)、C组(100 kv、100 mA、滤波反投影法重建).比较三组甲状腺CT值、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l)、有效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成像质量评分及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B、C组甲状腺CT值、背景噪声、背景信号均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75、10.88、7.02;7.02、16.51、6.78,P均0.05).结论 在甲状腺检查时,应用低辐射剂量联合SAFIRE技术进行CT增强扫描,可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 张磊; 袁玉山; 马培旗; 彭彬; 胡献阔; 王震寰
    • 摘要: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模型重建(IMR)技术在胃癌CT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胃癌病人54例,均行上腹部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IMR重建组26例作为观察组,滤波反投影重建组2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门静脉期扫描数据,对2组图像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及有效剂量比较,并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2组图像CT增强T分期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癌CT增强T分期符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5).结论:低管电压联合IMR应用于胃癌CT增强显示,不仅能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并有助于提高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符合率.
    • 杨永宏; 王芳; 徐利军
    • 摘要: 目的:对低辐射剂量联合低剂量对比剂在甲状腺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11月,结束于2020年11月,研究对象这一期间在本院接受甲状腺CT扫描的患者共80例,为了更好的分析低辐射剂量联合低剂量对比剂的效果,本次研究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将80例患者按照比例分为A、B、C、D四组各20例,将120kV,180mA和对比剂用量1.2ml/kg应用在A组;将120kV,180mA和对比剂用量1.0ml/kg应用在B组;将100kV,100mA和对比剂用量1.2ml/kg应用在C组;将100kV,100mA和对比剂用量1.0ml/kg应用在D组.对比四组图像的辐射剂量结果以及图像质量结果.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四组图像的CT增强扫描结果差异较大,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将低辐射剂量联合低剂量对比剂应用在甲状腺CT增强扫描中可以有效的确保图像质量,并将扫描过程中辐射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张辉; 刘芬萍; 成珊珊; 洪文丽; 钟璟仪
    • 摘要: 目的:探讨CAREDose4D联合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2019年1月—2020年9月我院行头颈部CTA检查的74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n=33)使用CAREDose4D、100 kV管电压、40 mL(320 mgI/mL)造影剂用量,B组(n=41)使用250 mAs管电流、120 kV管电压、40 mL(350 mgI/mL)造影剂用量。比较两组头颈部血管CT值,颈内动脉噪声、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图像评分。结果:两组CT容积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EDose4D联合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进行头颈部CTA可满足诊断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