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佃农

佃农

佃农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1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农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台声、东南亚研究、社会科学辑刊等; 佃农的相关文献由198位作者贡献,包括谢肇华、magasa、乌廷玉等。

佃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0 占比:100.00%

总计:200篇

佃农—发文趋势图

佃农

-研究学者

  • 谢肇华
  • magasa
  • 乌廷玉
  • 余也非
  • 关履权
  • 唐宝民
  • 宋秀元
  • 彭波
  • 李三谋
  • 李昕升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余猛; 林文勋
    • 摘要: 宋代契约租佃制的普遍推行与农村市场的繁荣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契约租佃制下农业经营活动实现了土地、劳动力、资本的优化配置,调整了主佃关系,保障了农村市场的粮食供应,丰富了农村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和从业结构.与此同时,农村市场的发展也对契约租佃制下农业的商品化生产、地租形态的转化产生了相应影响,扩大了契约租佃制下主佃间的弹性空间.
    • 张嵚
    • 摘要: 很多现代历史票友对地主收租的理解,大多和租房子交房租差不多。但事实是,地主们的套路一直很深。就以“不遏兼并”的宋朝来说,大地主们占有的土地占宋代耕地的70%以上。佃农种他们一亩土地,就要把一半收成作为地租,如果佃农用了地主家的牛和农具,地租更要涨到八成。随着宋代土地兼并加剧,失地佃农越来越多,宋代地主又多了新套路--常以换佃户为威胁,强行提高地租。
    • 李昕升; 杜新豪
    • 摘要: 进入近代,地主退佃更加猖狂,传统封建社会的地主为了保证地租收入、攫取高额地租、直接侵吞押租而选择退佃,在近代更加缺乏约束,肆无忌惮.地主退佃自耕古已有之,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地主退佃呈现出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经营这样新的原因.佃农面临随时退佃的危险,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 岑夫子1
    • 摘要: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出生日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逝世于2018年3月14日,这一天又正巧是爱因斯坦的诞辰;三人同为伟大的物理学家,同为人类认识宇宙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这样的巧合被许多人视为冥冥中的天意。“小爱因斯坦”霍金出身并不显赫,祖上一直是佃农,到他父亲这一辈家境才开始好转。他父亲是家族中的第一个大学生。童年时的霍金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他喜欢设计复杂的玩具。
    • 赵继; 张正霞; 陈以中; 周孙煊
    • 摘要: 问:您为何参加红军?答:我家靠租佃田地为生,当地除了4户自耕农外,其余都是地主蔡家、苟家的佃户。不管天灾人祸,佃农都得交一半的租。遇到灾荒年,地主放高利贷,春借一斗(70斤),秋还二斗,这样下来,佃户更穷,地主更富。
    • 李抗抗
    • 摘要: 五月的一个下午,南卡罗来纳州。在这南方腹地,湿热的气息和沼泽上的绿草一起悄无声息地滋长。我开车顺着十七号高速公路行驶,寻找一个名字绕口的村落:麦克勒兰威尔(McClellanville)。十七号高速公路曾被称作“甜草编织者之路”,路旁散布着松木搭成的小小摊位,上面挂满形态各异的手编草篮,底下坐着怀抱一束甜草、手握一扇棕榈的老妇人,头也不抬地悠悠编着篮子。
    • 王相坤
    • 摘要: 朱德指出:“我们的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我们依靠居民中的群众与军队中的群众力量,战胜了敌人,战胜了一切困难。”
  • 8. 民国时期佃农防范撤佃之术数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陈和平
    • 摘要: 佃种土地是佃农生存之本,对多数佃农而言,租佃权意味着生存权,守住这份佃地、防止地主撤佃具有莫大意义,民国时期依然如此.在撤佃之防上,民国法律和租佃习俗中存在一些有利佃农的因素.定期书面租约并依约履约在较低层面上有利于租佃权之保有;佃农交纳押租或者大量欠租时,地主基于利益的考虑不会轻易撤佃;永佃制则将地主撤佃权限制在非常小的范围内,为佃农的租佃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地主的强势地位和撤佃权的单方性,又决定了这些撤佃防范措施效果的相对性.
    • 马力
    • 摘要: 元朝至正年间,扬州佃农司大家里很穷,交不起租子,于是他打算把所佃之田质还给佃主,换点钱回来。佃主旁边有一户人家李庆四也是个佃农,这家伙心思比较敏捷,找到主人家暗中游说,最终竟以极低的价格把田地夺走。司大虽然心中郁闷,却也无可奈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