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E-钙粘蛋白

E-钙粘蛋白

E-钙粘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13150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畬族医药学术研讨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等;E-钙粘蛋白的相关文献由73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志杰、唐纳德·E·斯汤顿、张伟等。

E-钙粘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9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3150 占比:99.84%

总计:113328篇

E-钙粘蛋白—发文趋势图

E-钙粘蛋白

-研究学者

  • 李志杰
  • 唐纳德·E·斯汤顿
  • 张伟
  • D.布朗
  • J.J.坎宁安
  • M.G.斯坦顿
  • M.金迪
  • S.M.斯蒂尔迪文特
  • V.皮克林
  • W.斯特拉普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伟斌; 王舒
    •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92例结肠癌患者纳入研究组,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92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两组血清E-cadherin和Galectin-9水平,血清E-cadherin和Galectin-9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1年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E-cadherin和Galectin-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E-cadherin和Galectin-9水平比较,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结肠癌患者低于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的结肠癌患者,TNM分期为Ⅲ~Ⅳ期的结肠癌患者低于TNM分期Ⅰ~Ⅱ期的结肠癌患者(P<0.05);随访1年,存活结肠癌患者血清E-cadherin、Galectin-9水平高于死亡结肠癌患者(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E-cadherin、Galectin-9水平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因子。
    • 李雪; 唐慧; 桑海明; 李伟; 王竞州; 庞槐; 张君
    • 摘要: 目的探讨KLF7高表达与前列腺癌(PCa)发生的相关性,并对其可能的下游靶基因进行筛选。方法比较前列腺增生(BPH)患者(n=22)以及PCa患者(n=30)血糖、血脂及一般资料的差异;调取石蜡包埋的前列腺组织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KLF7及其下游因子IL-6,以及肿瘤发生相关因子E-钙粘蛋白、Ki67的表达量。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因子在BPH和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KLF7表达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运用Cistrome Data Browser数据库对KLF7可能的下游靶基因进行预测。结果 PCa患者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体检及BPH个体(P<0.001);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中KLF7及IL-6表达量显著高于BPH患者前列腺组织(P<0.05),肿瘤发生相关因子Ki67表达量显著高于BPH患者前列腺组织(P<0.05),E-钙粘蛋白的表达量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KLF7的表达与患者血清中TPSA含量显著正相关(r=0.465,P=0.001),与癌组织中IL-6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437,P=0.014),与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434,P=0.002),与癌组织中E-钙粘蛋白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473,P=0.009)。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转录因子KLF7可能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基因STAT3,DDX20,ZNF233,ZNF581,ZNF487,ZNF580,ZNF391,ZNF793,HMGB1,DMAP1,CTNNB1,ZBTB45等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结论 KLF7高表达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组织中KLF7的表达与IL-6、Ki67以及E-钙粘蛋白的表达显著正相关。KLF7可能通过调控一系列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
    • 李雪; 唐慧; 桑海明; 李伟; 王竞州; 庞槐; 张君
    • 摘要: 目的 探讨KLF7高表达与前列腺癌(PCa)发生的相关性,并对其可能的下游靶基因进行筛选.方法 比较前列腺增生(BPH)患者(n=22)以及PCa患者(n=30)血糖、血脂及一般资料的差异;调取石蜡包埋的前列腺组织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KLF7及其下游因子IL-6,以及肿瘤发生相关因子E-钙粘蛋白、Ki67的表达量.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因子在BPH和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KLF7表达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运用Cistrome Data Browser数据库对KLF7可能的下游靶基因进行预测.结果 PCa患者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体检及BPH个体(P<0.001);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中KLF7及IL-6表达量显著高于BPH患者前列腺组织(P<0.05),肿瘤发生相关因子Ki67表达量显著高于BPH患者前列腺组织(P<0.05),E-钙粘蛋白的表达量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KLF7的表达与患者血清中TPSA含量显著正相关(r=0.465,P=0.001),与癌组织中IL-6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437,P=0.014),与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434,P=0.002),与癌组织中E-钙粘蛋白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473,P=0.009).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转录因子KLF7可能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基因STAT3,DDX20,ZNF233,ZNF581,ZNF487,ZNF580,ZNF391,ZNF793,HMGB1,DMAP1,CTNNB1,ZBTB45等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结论 KLF7高表达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组织中KLF7的表达与IL-6、Ki67以及E-钙粘蛋白的表达显著正相关.KLF7可能通过调控一系列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
    • 卢毅; 俞凌; 俞鹏奎; 林建喜; 张晓; 孟宏舟
    • 摘要: 目的 分析miR-200a-3p在膀胱癌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选取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9例膀胱癌患者,采用qPCR检测膀胱癌组织中miR-200a-3p水平、组织学分析肿瘤形态、WB法测定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iR-200a-3p在膀胱癌组织中显著下调.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黏膜坏死与肉芽组织增生、多核巨噬细胞聚集和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有关.蛋白表达结果显示E-钙粘蛋白显著上调、ZEB2蛋白显著下调.推测miR-200a-3p可与E-cadherin和ZEB2相关调控膀胱癌的侵袭和迁移.结论 miR-200a-3p可以作为靶向ZEB2的生物标志物,负调控ZEB2的表达,这些发现将有助于寻找新的膀胱癌治疗靶点.
    • 沈倩; 张思东; 戴邦武; 吴莉莉
    •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E-钙黏蛋白(E-cad)及连环蛋白P120(P120ctn)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E-cad和P120 ctn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5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乳腺癌组织中E-cad和P120 ctn检测,单因素分析乳腺癌组织E-cad和P120 ctn阳性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分析E-cad和P120 ctn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E-cad和P120 ct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和41.8%;E-cad和P120ctn的阳性表达率在浸润性导管癌中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在雌激素受体(ER)表达阳性患者中高于ER表达阴性者,在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阳性患者中高于PR表达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cad表达和P120ctn表达呈正相关(rs=0.885,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E-cad和P120ctn的表达与病理类型、ER及PR的阳性情况可能有关,E-cad表达与P120 ctn表达呈正相关.
    • 刘小健
    • 摘要: 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 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80 例胃腺癌及40 例胃印戒细胞癌E-cad蛋白的表达.结果:80 例胃腺癌阳性者为 49 例(61.25%),40 例胃印戒细胞癌阳性者为 13 例(32.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0 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共56 例,其中 E-cad蛋白阳性为 39 例(69.6%),淋巴结转移阴性者共 24 例,其中 E-cad蛋白阳性为 10 例(4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例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阳性共 28 例,其中 E-cad蛋白阳性为 10 例(35.7%),淋巴结转移阴性者共 12 例,其中 E-cad 蛋白阳性为 3 例(2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4).结论: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的转移,E-cad蛋白表达率逐渐降低,E-cad蛋白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 盖俊芳; 赵敏; 沈旭东; 魏艳华; 宋蕴薇; 施中元; 曾铮
    • 摘要: 目的 检测P120连环蛋白(P120 catenin,P120ctn)和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腺瘤组织学标本的表达,探讨这两种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集的71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标本,进行P120ctn和E-ca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不同病变的染色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P120ctn异常表达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腺瘤分别为84.3%和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E-cad异常表达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腺瘤分别为72.5%和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120ctn和E-cad异常表达的一致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一致性检验吻合度较弱.结论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120ctn和E-cad的异常表达率增加,具有一致性性,且P120ctn检测优于E-cad.
    • 于占江; 张伟; 金续艳; 李洋; 赵文杰; 李敏; 邓波
    •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T2DM与肿瘤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普外科诊断为单纯结肠癌36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肠癌32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潜在危害因素。结果单纯结肠癌患者与合并T2DM的结肠癌的患者的性别和TNM分期间无明显差异(P>0.05);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癌中T3~T4浸润84.38%(27/32)显著多于单纯结肠癌的66.67%(24/36),单纯结肠癌组中T1-T2浸润33.33%(22/36)较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癌组的15.63(5/32)显著增多,P<0.05;单纯结肠癌组淋巴结转移率69.44%(25/36)较合并组的56.25%(18/32)明显增多,P<0.05。结论与正常患者相比T2DM患者患癌症的概率更高,我们要加强对糖尿病的防治,日常饮食低糖、低脂,加强运动、禁烟酒,控制体重和血糖变化,以预防T2DM的进展。
    • 郗晓丽; 郭桂兰
    • 摘要: 稽留流产,指宫内胚胎或胎儿死亡后未及时排出者.葡萄胎是一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不良妊娠病因较多,该文就近年来不同妊娠状态胚胎组织及蜕膜中E-钙粘蛋白(E-cad)、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及其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