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EDMA

EDMA

EDMA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7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电视技术、电子元器件应用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6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2005中国计算机大会、第五届全国精密工程学术研讨会等;EDMA的相关文献由24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永照、李仁刚、童元满等。

EDMA—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79.2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4.72%

专利文献>

论文:17 占比:16.04%

总计:106篇

EDMA—发文趋势图

EDMA

-研究学者

  • 张永照
  • 李仁刚
  • 童元满
  • 董铁军
  • 赵全邦
  • 丁刚
  • 于维双
  • 刘玉珠
  • 占敬敬
  • 史忠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春辉; 程虎; 朱鸿泰; 李敏; 张炯
    • 摘要: 针对DSP平台算法移植时遇到的超长点FFT实现和运算效率问题,本文结合TI公司的TMS320C6678的DSP,利用FFT的分解算法和L2内存段高效的访存效率,将DSP内存数据EDMA搬移与FFT分解计算相并行,设计出一种超长点FFT计算并行处理方法,通过262144点FFT计算描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将DSP计算结果与MATLAB结果比对,统计了该方法的计算误差为10^(-4)。最后,在DSP平台上,在相同FFT点数时将直接调用FFT库函数计算,与使用该方法的计算时间进行比较,说明了其在超长点FFT计算具有更好的运算性能。
    • 白轶荣; 李伟; 刘宝东; 丁建岽
    • 摘要: TI的C66X多核DSP拥有丰富的接口资源,单片集成了高速串行接口AIF2、SGMIL、PCIe和SRIO等,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和系统扩展,其中PCIe接口应用最广,它广泛地应用在信号处理、通信、医疗、自动化等领域.本文阐述了PCIe接口的Inbound和Outbound地址映射寄存器配置方法、PCIe的中断安装过程和EDMA的传输配置与实现过程.用该方法可快速完成多核DSP的PCIe接口配置与编程,方便PCIe接口的推广和应用.
    • 李月芳; 梁瑞宇
    • 摘要: To realize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distributed network management,a wind turbines vib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ARM embedded system was designed. The system includes 24 channels of analog signal acqui⁃sition circuit,the FPGA is applied to realize the logic control of the peripheral circuit including real-time sam⁃pling of data;to meet data transmission requirement for high speed sampling,the EDMA technology is adopted to access the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FPGA and ARM ,which extremely improve the data transmission rate;besides,TCP/IP protocol is used in the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object board and the upper computer. Test results verify the real-time and accuracy of data,and indicate that it reach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te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of the wind turbines.%为了对风电机组实时远程监控并实现分布式网络化管理,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风电机组振动监测系统。系统有24通道的模拟信号采集电路,并借助于FPGA对周围电路进行逻辑控制和数据的实时采样;FPGA与ARM通信应用EDMA技术,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可满足高速率采样的数据传输要求;此外,上位机与目标板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TCP/IP协议。通过实验观察上位机输出结果,验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达到了对风电机运行的状态信息监测和故障诊断的要求。
    • 刘艳红
    • 摘要: 首先介绍多模式雷达信号处理的工作原理和DSP软件并行设计方案;其次,详细介绍了基于EDMA的多核并行PingPong数据传输;最后分析了该并行设计方案创造的价值及推广应用情况.
    • 江汉; 程云鹏; 沈良
    • 摘要: In order to solve the teaching puzzle in the Real-tim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ourse,the EDMA mech-anism and effect on real-time system is investigated. A double buffering framework based on Ping-Pong buffer and EDMA is proposed;Consider about the convenienc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measurement of system real time based on DSK6416 hardware platform is also discussed. It shows that optimal combination of parameters can be ob-tained from measure results. This method is a significant supplementary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about EDMA mecha-nism.%针对研究生课程“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本文讨论了增强型直接内存访问(EDMA)传输机制对于系统实时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乒乓双缓存的数据流结构。为方便开展课堂教学,本文以 DSK6416硬件实验板为平台,提出了一种系统实时性定量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结果给出了满足实时性的最佳参数组合,有效弥补了理论教学在阐述 EDMA 机制流程方面的不足。
    • 陈振娇; 徐新宇; 张猛华
    • 摘要: 为解决视频图像处理系统中图像数据量大且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问题,设计以TMS320C6713为核心的实时视频图像处理系统,利用EDMA控制器实现图像数据的高速传输。着重阐述了EDMA的实现方法及其软件的设计,采用乒乓缓冲技术协调数据搬移与CPU数据处理的节奏,从而满足了视频图像处理系统的高速实时性要求。%To solve the problem caused by large amount of image data and the requirement of real-time in the video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the paper design a video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s TMS320C6713, using the EDMA controller to realize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The method of data transfers by EDMA and the software design flow are described respectively, adopting the Ping-Pong buffer technology to balance rhythm between the data transmission and CPU data processing, so the real-time requirement of the video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ould be satisfied.
    • 袁琪; 杨康; 周建江; 李虹达
    • 摘要: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平台发展趋向大计算量、大带宽、高集成度的特点,单核DSP器件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复杂度及实时性要求,多片处理器并行处理的模式将逐渐被广泛应用。基于TI推出的高性能8核处理器TMS320C6678,以大点数FFT算法分解及并行实现为例,介绍了多核DSP的KeyStone架构特点,多核处理器的任务管理和分配方式,快速内存访问EDMA的实现以及核间通信(IPC)机制。最后对算法结果及算法的实时性能进行分析,该算例说明TMS320C6678多核DSP具有卓越的运算性能。
    • 齐双; 任甫; 翟桂英; 朱博; 马庆云
    • 摘要: 目的 研究辽宁汉族青年女性面部的不对称性,为面部识别和颅面复原提供数据.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正常青年女性,采用MRI摄片,应用VG Studio 2.2MAX软件测量面部的标志点,测量后的右、左侧面部坐标进行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最后使用Geomagic Wrap 12软件对左侧面部三维图像进行镜像合成,生成完全对称的镜像面部并与真实面部进行比较.结果 EDMA分析显示,右、左侧面部有显著形态学差异,bootstrap检验T=1.402,P=0.001,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右侧比左侧)在0.95~1.05的有224个占85%,FDM比值小于0.95和大于1.05的部分有40个占15%,40个不对称比值中有15个小于0.95占37.5%,25个比值大于1.05占62.5%.Geomagic Wrap 12分析结果显示镜像合成的面部与真实面部图像有明显差异.结论 辽宁汉族青年女性面部不对称,不对称性为15%,右侧面部比左侧面部不对称性影响大.
    • 张丽娜; 张涛
    • 摘要: 高清视频处理系统对实时性要求很高,解码之后的数据量很大,而且搬移到显示缓冲区有不同的排列显示要求.给出了4种情况下,解码的宏块地址到显示缓冲区地址的对应关系.针对主要出现的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计算了搬移一帧图像的复杂度,并提供了多种方案解决此问题.最后通过实验进行对比说明,利用DSP中的协处理器EDMA(Enhanced Direct Memory Access)可以实现快速的搬移数据,而不占用CPU资源,并且配合使用数据缓冲区的PING-PONG结构,有助于实现视频的实时解码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