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温抗氧化性

高温抗氧化性

高温抗氧化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76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04410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工程、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第四届现代切削与测量工程国际会议、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高温抗氧化性的相关文献由46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安民、汪新衡、刘强等。

高温抗氧化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04410 占比:99.97%

总计:404526篇

高温抗氧化性—发文趋势图

高温抗氧化性

-研究学者

  • 刘安民
  • 汪新衡
  • 刘强
  • 张劲松
  • 曹小明
  • 杨振明
  • 田冲
  • 于盛旺
  • 冯帆
  • 刘志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恒一; 臧丽坤; 徐菊
    • 摘要: 通过化学镀制备了包覆完整、壳层致密的银包镍包铜(标记为Cu@Ni@Ag)粉,重点研究了Ni含量和Ag含量对Cu@Ni@Ag粉形貌、抗氧化性及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Cu@Ag粉,Cu@Ni@Ag粉的抗氧化性明显提升,且随着Ni含量的升高而增强,但Cu@Ni@Ag粉的导电性不如Cu@Ag粉。Ag含量对Cu@Ni@Ag粉抗氧化性的影响不大,增大银含量能够改善Cu@Ni@Ag粉的导电性。当铜粉与化学镀镍液的镍离子和化学镀银液的银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2.2和4.8时,所得的Cu@Ni@Ag粉具有较佳的导电性和高温抗氧化性
    • 石婷; 石顺友; 潘正华; 赵艳丽
    • 摘要: 本文采用中国石化长城尊龙T500 CI-415W-40柴油机油,在某电力公司的3辆搭载日野P11C发动机的重型半挂牵引车上进行了30000 km左右的行车试验。行车试验过程中油品的指标监测结果表明,长城尊龙T500 CI-415W-40柴油机油具有优异的黏度和碱值保持能力,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抗磨性以及清净分散性,可满足搭载日野P11C发动机重型半挂牵引车的润滑需求。
    • 李廷取; 刘祥玲; 刘文异; 曲明洋
    • 摘要: 对铜换热器表面电镀镍,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六水合氯化镍200 g/L,硼酸40 g/L,糖精3 g/L,十二烷基硫酸钠0.1 g/L,pH 4~5,温度(60±5)°C,电流密度1.5 A/dm^(2),时间20~50 min。所得的镍镀层呈光亮的银白色,电镀50 min时厚度为9.30μm,显微硬度为149 HV,结合力和高温抗氧化性优良。
    • 尹桂丽; 陈岁元; 梁京; 刘常升
    • 摘要: 以Fe55耐磨合金粉末为基础,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25%NiCr-75%Cr3 C2粉末,制备了铁基复合合金粉末,并采用激光直接沉积的方法,在Q235钢基板上制备不同含量Cr3 C2的铁基复合涂层.利用OM、SEM、XRD、显微硬度测试、摩擦磨损实验、高温氧化性实验及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手段,分析比较了各沉积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添加Cr3 C2的复合涂层主要由α-Fe、γ-Fe、Cr7 C3、(Cr,Fe)7 C3、Cr23 C6、CrFeB和Cr3 C2等相组成.在添加30%(质量分数)Cr3 C2的涂层中出现了以Cr3 C2颗粒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长杆状和多边形块状(Cr,Fe)7 C3的典型放射状组织,并且放射状组织中三种碳化物的形成先后顺序是Cr3 C2→(Cr,Fe)7 C3→Cr23 C6.Cr3 C2的添加增加了共晶组织的数量,改变了共晶组织的形态.未添加Cr3C2的涂层中共晶组织约占40.2%(体积分数),而添加30%Cr3C2的涂层中共晶组织达到50.6%(体积分数);添加9%Cr3 C2的涂层共晶组织明显细化,片层间距明显减小.与Fe55涂层相比,添加9%、15%和30%(质量分数)Cr3 C2的三种涂层的硬度、耐磨性、高温抗氧化性及耐腐蚀性均显著提高,而添加15%Cr3 C2的涂层的综合性能最佳.本研究提出的Cr3 C2增强Fe55合金涂层的方法有望为研发激光增材制造高硬度、耐磨损和耐腐蚀等的摩擦零件工作层提供新途径.
    • 陈刚; 罗涛; 沈书成; 陶韬; 唐啸天; 薛伟
    • 摘要: 高熵合金(HEAs),又称为多主元固溶体合金,其因独特的合金设计理念和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逐渐成为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难熔高熵合金(RHEAs)是基于难熔元素的高熵合金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温合金,与传统的高温合金相比,RHEAs具有更高的高温强度、高温抗氧化性能及高温相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自2010年被提出以来,已成为高熵合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迄今为止,学者们主要将第4、5、6周期及第Ⅳ、Ⅴ、Ⅵ副族的9种元素(Ti、V、Cr、Zr、Nb、Mo、Hf、Ta、W)以及Al、C、Co、Ni等附加元素作为难熔高熵合金的主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合金体系.已报道的合金体系有100多种,这些合金的相结构从单相BCC结构到BCC1+BCC2、BCC+Laves等两相再到多相结构,呈现出结构多样性,组织有枝晶、等轴晶以及共晶组织或形变孪晶组织等,由此得到的性能也各有所长.RHEAs的制备最先采用熔炼法,包括电弧熔炼和感应熔炼,要求在高纯保护气体下进行多次重熔.近年来也有研究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RHEAs,获得了颗粒尺寸细、成分较均匀的合金.此外,激光熔覆法、磁控溅射等也被引入到RHEAs的材料或涂层制备.可见,RHEAs在成分设计、制备工艺、相结构与微观组织、室温及高温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正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RHEAs的研究现状,就其主元组成、相结构和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归纳了包括密度和强塑性、高温抗氧化性以及耐磨耐蚀性等性能的演变规律,最后指出了RHEAs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重点的建议.
    • 韩国强; 秦丽娟; 孙宁磊; 刘国; 王魁珽
    • 摘要: 电解铜箔是覆铜板(CCL)、印制电路板(PCB)及锂离子电池制造的重要材料,极薄铜箔将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本文通过调整电解铜箔工艺参数及控制添加剂比例,制得了组织均匀、性能优良的厚度为4.5μm的高纯双面光极薄铜箔,并利用XRD、SEM、粗糙度仪和万能试验机等分别对铜箔的组织、形貌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极薄铜箔的纯度高(铜含量99.98%),杂质含量极低(<0.001%),且铜箔面密度和厚度均匀,波动均在1%以内;影响铜箔抗拉强度的(111)织构为择优取向,系数为58.8,影响铜箔伸长率的(220)织构系数较低;双面光极薄铜箔毛面的颗粒较小,分布均匀,呈丘陵状结构存在,且其横向和纵向粗糙度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极薄铜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可达671.54±20 MPa,断裂伸长率为5.81% ±3.2%,显著优于市场上厚度6μm和8μm铜箔的力学性能,同时经钝化处理后具有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
    • 张颖; 杨霞; 韩志华; 刘书贤; 冯波; 王燕超; 刘智恩; 杨瑞宁
    • 摘要: 采用称重法测得了奥氏体耐热钢253 MA、310 S、625、800 H在800°C下5次热循环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并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对氧化层厚度、氧化膜结构及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耐热不锈钢253 MA、310 S、625、800 H在800°C下5次热循环增重曲线均呈近似抛物线规律,表现出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氧化膜由外层致密的尖晶石结构和内层的金属氧化物组成,随循环次数增多,外层尖晶石结构也增多变大;致密的氧化膜是其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的主要原因;经对比,625耐热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最优.
    • 丁一; 胡振峰; 梁秀兵; 程延海
    • 摘要: 高熵合金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但在高温下抗氧化性能的不足制约了其实际工业应用。概述了高熵合金的氧化机理,包括氧化动力学规律、氧化行为以及合金元素氧化顺序规律等,归纳了高熵合金在高温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高熵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其中,通过添加可生成保护性氧化物的元素可以提高高熵合金氧化层中氧化物的金属原子与其氧化物分子的体积比(Pilling-Bedworth Ratio,简称PBR),进而增强抗氧化性。但在一些特定的高熵合金中,会因其他影响氧化性的因素,降低抗氧化性。如在难熔高熵合金中加入Cr会生成Laves相进而造成晶界间的内腐蚀;含Al高熵合金中加入Ti,在氧化过程中,反而会破坏氧化物层的致密性;含有Laves相的高熵合金中添加Si,会减弱其抗氧化性。1500°C以下的高温环境中,添加超高温陶瓷或者使高熵合金陶瓷化的方法,对高熵合金抗氧化性的提升效果较好,但1500°C以上,这种高熵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急剧下降。最后从添加有助于生成致密氧化层的元素、引入陶瓷相、制备抗氧化涂层3个方面,对未来抗氧化性高熵合金体系的开发、性能的优化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 陆昆
    • 摘要: 为了研究Al含量对Ti-Al-N复合膜的力学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技术的方法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Ti-Al-N复合膜.使用XRD、MM6硬度测试仪、SX-4-10箱式炉、SEM等测试复合膜微结构、硬度、高温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l元素的加入对薄膜的微结构有着明显影响,并且Al含量为49.97at.%时薄膜的硬度最高,分析认为Al元素的加入一方面导致薄膜发生了晶格畸变,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细晶强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固定Al含量为49.97at.%,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薄膜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发现了薄膜的抗氧化温度达到了900°C.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