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马赫数

马赫数

马赫数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592篇,主要集中在航空、力学、航天(宇宙航行)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7篇、会议论文73篇、专利文献17211篇;相关期刊185种,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航空学报等; 相关会议58种,包括第四届近代实验空气动力学会议、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流体机械学术年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专业委员会六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等;马赫数的相关文献由134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振国、张新宇、赵玉新等。

马赫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7 占比:1.86%

会议论文>

论文:73 占比:0.41%

专利文献>

论文:17211 占比:97.73%

总计:17611篇

马赫数—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豆征; 赵建中; 刘建斌
    • 摘要: 自动机喷管不同的结构形式对后坐冲击的对冲效率是不同的,为了获得更好的喷管激波消减后坐冲击的方案,构建了不同结构的喷管模型;利用燃气可压缩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对不同结构的激波时空衍变的过程进行仿真,得出流场图谱、火药气体载荷分布;方案1和方案2的喷管设计参数:锥度均为12°,长度分别为360、380 mm,方案1无缩颈,方案2有缩颈,缩颈8%。通过分析激波温度、压力、马赫数的变化趋势,方案1和方案2的载荷峰值具有较大差异,初始阶段形成高度欠膨胀,射流核心区半径很大,之后膨胀强度衰减,核心区域变小;从激波马赫数云图可见,最大马赫数分别约为10和7,方案2初始阶段气流冲击在排气装置中央的芯锥上,形成一个沿着x轴的83 kN脉冲载荷,这与试验中后坐力测试数据基本吻合。由于排气装置外部形状差异,球面波绕过装置产生的载荷波动有些细微不同。通过仿真与试验对比,方案1的反后坐能力比方案2更优,具有更为高效的后坐力对冲机制。
    • 平艳; 田朝阳; 江生科; 王霜露; 钟主海; 张晓东; 杨长柱
    • 摘要: 汽轮机叶型的气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轮机的整体效率,文章对不同的动叶叶型进行二维数值分析,并试验验证其气动性能的变化,分析叶型变马赫数特性和变攻角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动叶型线在变攻角特性和变马赫数特性方面明显较好。
    • 吴维维; 潘伟宸; 赵鹏瑜
    • 摘要: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分析的方法,针对切向流条件下的优化赫姆霍兹共振器进行数值模拟并与传统赫姆霍兹共振器作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优化后的赫姆霍兹共振器有更好的消声性能。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赫姆霍兹共振器可以产生2~3个共振峰,提升了大约120%的消声效率,提高了20 dB左右传递损失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消声频带。
    • 陈旦; 王众; 鲁相; 林辰龙; 裴海涛
    • 摘要: 某连续式超声速风洞作为国内首座连续式超声速风洞,马赫数和总压是该风洞最重要的2个流场参数,如何实现总压和马赫数的精确控制和快速稳定调节,是风洞控制系统设计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通过分析某风洞流场参数控制原理以及各调节手段的耦合关系,搭建连续式超声速风洞控制系统架构,并给出各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通过分段变参数模糊PI控制算法进行总压精确控制,设计了风洞运行控制流程,采用风洞吹风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总压精度优于0.05%,马赫数精度优于0.0003,均大幅优于设计指标,证明提出的设计思路是有效的,可为连续式超声速风洞的设计调试提供参考。
    • 聂粲; 汪洪波; 孙明波
    • 摘要: 隔离段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隔绝燃烧与进气道的相互干扰。隔离段中存在的复杂流动现象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矩形隔离段激波串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不同来流马赫数、单侧和对称扩张角以及壁面凹腔等因素影响下的激波串特性。结果表明:在高来流马赫数条件下,隔离段内激波串长度变短,隔离段抗反压能力增强,总压损失增大;在单侧和对称扩张隔离段内的激波串结构存在差异,且隔离段后的流场总压损失与扩张形式无关;隔离段添加壁面凹腔后,在不同反压下会出现2种模态(亚临界凹腔模态和超临界凹腔模态),2种模态下隔离段内激波串结构及流场参数特性有所不同,超临界凹腔模态下隔离段抗反压能力下降,总压损失增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隔离段和燃烧室设计及试验提供参考。
    • 司芳芳; 袁先旭; 谢昱飞; 刘福军; 叶友达
    • 摘要: 针对飞行器俯仰运动时流场结构会跨越显著差异的流态,且其气动力和力矩会呈现强烈的非定常、非线性的动态流场特性,采用IDDES混合湍流模型,研究了脊形角90°的前体俯仰运动时的动态流场特性以及来流马赫数对俯仰振荡动态涡流场结构和非定常气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脊形前体大振幅俯仰振荡运动,上仰时前体涡破裂延迟,导致大攻角时升力、阻力和俯仰力矩明显大于相应攻角的静态值;下俯时前体涡再附延迟,且远离机身壁面,导致升力、阻力和俯仰力矩比上仰时小,非定常气动力迟滞效应显著;同时,马赫数越小,俯仰振荡的迟滞效应越显著。
    • 魏巍; 马护生; 周晓刚; 吴军强; 彭强; 任泽斌
    • 摘要: 为满足先进涡扇发动机对变雷诺数平面叶栅试验的需求,设计了亚/跨/超声速来流高效变换、雷诺数和马赫数独立调节、压气机和涡轮平面叶栅试验为一体、换热与冷却试验能力兼具的变密度平面叶栅风洞,提出了风洞的总体设计方案。文章详细介绍了风洞引射器、半柔壁喷管及试验舱等部件设计问题,分析了流场调试及典型叶栅试验结果。调试结果表明:采用的部件设计技术实现了变密度平面叶栅风洞的主要功能,试验雷诺数可低至3.1×105 m_(–1),具备开展低雷诺数平面叶栅试验的能力。风洞流场调试结果满足《低速风洞和高速风洞流场品质要求》(GJB 1179A—2012),为研究亚/跨/超声速压气机和涡轮叶栅低雷诺数流动问题提供了重要试验平台。
    • 许强
    • 摘要: 飞出两倍音速1953年2月,美国空军开始用改进的X-1A继续进行高速飞行试验。他们计划在X-1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使飞行高度再提高6000米至10000米,最大速度将超过马赫数2。这样可以探索高速和高空环境对人与飞机的影响。
    • 李悦霖
    • 摘要: 随着人们重新对超声速航空旅行燃起兴趣,飞机设计师们正在寻找新的方法来解决声爆问题。目前在研的方法包括使飞机仅在海洋上方进行超声速飞行,或以足够低的马赫数飞行以防止冲击波到达地面,或对机体进行修形从而使声爆强度最小化。
    • 佚名
    • 摘要: 关于五代机,很难达成共识而得到一个被公认的定义。但有几个关键性能门槛,还是相对得到广泛认可的。是不是五代机,可以拉出来比比。▲超声速巡航第五代战斗机配有先进的高推重比发动机,F-22可以在发动机不开加力情况下以马赫数1.5—1.6进行长时间的超声速飞行,而上—代战斗机只有在发动机开加力时才能进行短时间的超声速飞行。不过并非所有五代机都具备该能力。是加分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