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风云三号

风云三号

风云三号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81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宇宙航行)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00598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广东气象、气象科技进展、气象水文海洋仪器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国家卫星气象中心2011年业务运行与气象服务技术交流会、全国卫星应用技术交流会等;风云三号的相关文献由180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民达、陈翔、李楚洲等。

风云三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00598 占比:99.98%

总计:400674篇

风云三号—发文趋势图

风云三号

-研究学者

  • 胡民达
  • 陈翔
  • 李楚洲
  • 张升伟
  • 肖华
  • 杨忠东
  • 翁炜霖
  • 何杰颖
  • 卢乃锰
  • 孙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圆圆; 李贵才
    • 摘要: MERSI/NDVI是风云三号D星的一个关键业务产品,深入了解其质量状况对推广产品应用、改进产品算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针对业务化运行后的全球MERSI/NDVI产品(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以同期Terra MODIS/NDVI产品(MOD13A2)为参考,通过空间格局和时间序列的对比、APU(准确度Accuracy,精密度Precision,不确定性Uncertainty)指标计算以及回归分析等手段,评估MERSI/NDVI数据质量和可用性。结果显示,MERSI/NDVI和MODIS/NDVI在空间分布和时序特征方面具有较高一致性,但MERSI/NDVI有对高值低估、低值高估的倾向,故动态范围略窄;在全球平均水平上,MERSI/NDVI比MODIS/NDVI系统性偏低0.02-0,P和U值为0.06-0.08,MERSI/NDVI与MODIS/NDVI的差别由小到大的顺序大致为:裸土荒漠、稀疏灌丛和草地、密闭灌丛与农田、除常绿阔叶林以外的森林、常绿阔叶林;以MODIS/NDVI为自变量、MERSI/NDVI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精度较高(R2:0.91-0.95,RMSE:0.048-0.068),回归系数具有一定的时间变化(斜率:0.87-0.94,截距:0.02-0.04)。本研究是首次对风云三号D星MERSI/NDVI产品开展近乎全样本的对比检验,证明该产品基本可以替代MODIS/NDVI在全球开展物候信息提取、植被长势监测等应用。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2022年1月15日,汤加海底火山喷发,海面大面积“炸开”,巨大波纹向外迅速扩散,冲击波穿越数千公里。1月17日,我国风云三号D星监测显示,此次可能是3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将影响拉尼娜状态的发展趋势。
    • 咸迪
    • 摘要: 2021年7月5日,风云三号E星(FY-3E)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系列的第五颗卫星,也是全球首颗民用黎明轨道业务气象卫星。FY-3E卫星与FY-3C和FY-3D组网运行,使我国成为唯一同时拥有上午、下午和黎明三个轨道极轨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
    • 王金华; 薄煜明; 高旭东; 尹海宁
    • 摘要: 月球是低轨气象卫星载荷进行外定标的一个理想目标,不同载荷通过观测月球可以建立统一的参考基准,提高相互之间的数据匹配性。对于低轨卫星,月球一般每月一次进入载荷的视场,但停留时间只有几秒钟。为进一步提高对月定标的观测时长,积累更多的观测数据,本文针对低轨偏置动量卫星提出了一种主动对月定标控制方案,通过卫星平台的姿态控制,使月球在载荷视场中停留30 min以上。仿真结果表明:对月定标过程中卫星姿态控制精度满足指标要求,具备工程应用条件。
    • 王金华; 薄煜明; 高旭东; 尹海宁
    • 摘要: 月球是低轨气象卫星载荷进行外定标的一个理想目标,不同载荷通过观测月球可以建立统一的参考基准,提高相互之间的数据匹配性.对于低轨卫星,月球一般每月一次进入载荷的视场,但停留时间只有几秒钟.为进一步提高对月定标的观测时长,积累更多的观测数据,本文针对低轨偏置动量卫星提出了一种主动对月定标控制方案,通过卫星平台的姿态控制,使月球在载荷视场中停留30 min以上.仿真结果表明:对月定标过程中卫星姿态控制精度满足指标要求,具备工程应用条件.
    • 宋承运; 王艳丽
    •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适用于风云三号(FY-3)土壤水分遥感产品的降尺度方法,分别将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特征空间的Chauhan模型与Piles模型等土壤水分降尺度方法应用于低分辨率风云三号B星(FY-3B)土壤水分产品,得到高分辨率土壤水分,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对不同降尺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降尺度方法后土壤水分与FY-3B土壤水分空间分布一致,其中,Chauhan模型降尺度后土壤水分与地面观测值相关性最好,均方根误差RMSE低于0.08 cm3·cm-1,FY-3B土壤水分产品本身的精度以及降尺度模型是影响降尺度结果的重要因素.
    • 摘要: 首颗晨昏轨道气象卫星成功发射7月5日7时28分,金色巨焰腾起,“风云三号”E星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将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和D星组网运行,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拥有晨昏、上午、下午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专家表示,“风云三号”E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提升我国在气象预报预测、应对气候变化、环境生态监测、空间天气预警等应用层面的能力,完善我国现有气象业务观测体系,同时使我国在业务上形成同欧美卫星的等价互补之势。
    • 张春华; 李松; 刘洪伟; 李冰; 宋晶晶
    • 摘要: 目的方法 利用全球海-气综合数据集(ICOADS),对FY-3C MWRI海面温度产品按照升降轨进行检验,并对不同风速及太阳辐射(白天、夜晚)条件下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FY-3C MWRI SST产品升轨绝对误差为0.950 K,均方根误差为1.278 K;降轨绝对误差为1.186 K,均方根误差为1.692 K,升轨精度优于降轨精度.分别对风速小于6 m/s、6~12 m/s以及大于12 m/s时的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进行分析,高风速(>12 m/s)以及白天低风速(0~6 m/s)条件下,均会导致卫星反演海温与实测海温之间差异的增加.结论 该研究结果对改进算法模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信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朱定真
    • 摘要: 7月5日7时28分,随着金色巨焰的腾起,风云三号E星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它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和天气预报准确率,丰富我国气象卫星业务观测体系。伴随着运载火箭的升空,关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片段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中国气象工作者的自豪、骄傲从我的心底升腾。
    • 摘要: 我,风云三号E星是风云气象卫星家族的一颗新星。作为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我将在800千米高空,绕南北两极飞行,迎着黎明开展气象探测,向全球共享数据。为更准确,更及时的天气气候预测提供有力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