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预报调度

预报调度

预报调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地球物理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59294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水文、华中电力、北京水务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水利学会2011学术年会——减灾专委会暨水库汛限水位动态研究学术年会、河北省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等;预报调度的相关文献由18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惠成、梁国华、丁伟等。

预报调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9294 占比:99.84%

总计:59387篇

预报调度—发文趋势图

预报调度

-研究学者

  • 周惠成
  • 梁国华
  • 丁伟
  • 丁留谦
  • 任明磊
  • 何斌
  • 何晓燕
  • 彭勇
  • 李禄
  • 王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新; 王超; 马芳平; 孙嘉辉; 苑瑞芳; 雷晓辉; 王浩
    • 摘要: 针对水库预报调度中因预报径流不确定性导致的发电风险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来水预报信息的调度规则.以三峡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RiverWare软件构建了基于该调度规则的RiverWare模型,为验证所提规则的有效性,将实际(完美预报)来水作为输入,对比规则调度结果与优化调度结果;进一步,为探究预报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发电效益风险,基于预报偏差系数及蒙特·卡罗方法,拟定多组预报偏差系数开展规则调度,并和完美预报下规则调度结果对比分析.结论表明:与优化相比,规则调度的发电量损失较小且可以有效地满足水库平稳下泄的要求;丰、平、枯3种典型来水情景下预报偏差系数分别在0.05,0.20,0.05内时,与完美预报下发电量基本一致,相对偏差均可控制在0.2%.文中提出的调度规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因预报径流不确定性导致的发电差异,研究成果可为水库实际生产运行中的预报调度提供参考.
    • 吕吉法
    • 摘要: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防灾减灾的预警预报以及洪水预报的相关要求填补防灾减灾的空白文章以洪水预报调度模型为研究对象在神经网络算法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资源配置科学智能地开发流域预测和规划系统并实时采集雨量水位和排水数据及时处理和预测流域内的降雨量水位和排水量等水文气象参数旨在优化防洪规划。
    • 杨旭颖
    • 摘要: 本文以规范化防汛会商流程提高其效率为目的,结合防汛会商中现存的薄弱环节提出“防汛+互联网”的设计理念,为实现从传统到现代化防汛工作的转变构建阜新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方案部署和总体设计等,实践表明该系统全面提升了阜新市防汛会商水平,研究成果对其他地区防汛抗旱预报和指挥提供了一定参考。
    • 陈舸
    • 摘要: 文章主要是从系统化角度出发,以中小河流为例,着重分析河流洪水预报与调度的各种关键技术在应用时的情况,将分布式水文模型理论方法加入其中,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重新构建河流洪水预报调度智能系统的方法、路径、关键技术思路,为河流洪水预报调度智能系统建设提供必要参考。
    • 王毅; 霍风霖
    • 摘要: 分析了永定河官厅山峡历史上暴雨洪水和设计洪水特性与规律,找出洪水调度关键流量的持续时间;介绍了永定河山峡区间的洪水预报和调度方案;将永定河洪水预报调度分为"预调度""临近调度""实时调度"等3个阶段.将永定河洪水调度分为暴雨预判、洪水评估、洪水预报和预报调度等4项,并与预报调度的3个阶段密切结合,在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上实现了耦合;设计了永定河洪水预报调度流程,便于实现洪水预报调度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 周建中; 何中政; 贾本军; 张勇传
    • 摘要: 水电站优化调度是水电能源系统优化运行与管理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已有水电站优化调度研究较少考虑不同尺度调度模型间的衔接,长、中、短期优化调度相互孤立,彼此之间缺乏耦合机制,在指导水电站实际运行中存在不足.为此,研究建立了水电站长中短期嵌套预报调度模型,并引入系统动力学反馈机制,提出了一种水电站长中短期嵌套耦合实时来水系统动力学预报调度模型.长、中、短期调度模型分层嵌套,中长期预报调度结果作为短期调度的“期望指导过程线”,根据水电站预报来水和面临日实时来水存在误差所导致的水位偏差进行实时反馈、动态修正调度决策,从而指导水电站做出更为合理的调度决策.为检验本文模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选取了三峡水电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所提出的模型方法指导水电站运行相比随机动态规划和常规调度图方法全年发电量提升效果明显,在2018年来水条件下模拟调度结果发电量分别提高了2.73%和2.31%,显著提高了来水不确定性条件下水电站运行发电效益,为解决水电站随机来水条件下长中短期嵌套预报调度实际工程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践理论方法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摘要: 2020年3月,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列入水利部智慧水利优秀应用案例。在7月中旬结束的钱塘江流域洪水中,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表现优异,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次防御洪水过程中,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结合最新的气象预报成果,滚动开展50余次新安江水库预报调度计算。针对调度专家组提出的溢洪道开启孔数由3孔逐步增至9孔的会商意见,不断进行实时评估,且利用风险图功能研判水库在不同下泄情况下,建德、桐庐、富阳等地区堤防与淹没风险。实时根据上游下泄情况,进行洪水滚动预报,研判下游薄弱环节,实现预报调度一体化,为新安江水库安全调度及助力钱塘江流域精准防洪提供科学决策手段。洪峰过后,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持续预测、跟踪新安江水库入库流量和水位的发展演变,为新安江水库错峰兰江、逐步关闸提供技术支撑。
    • 宋黎黎
    • 摘要: 以水文站、水库为控制节点,以河流为会商主线,从系统集成、功能设计和总体设计3个方面构建一套集成各类防汛业务信息,提供会商过程支撑的现代化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该系统能够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实现同步会商,同时为市防汛会商提供技术,有效解决了丹东市及辽宁省防汛工作中的问题.实践检验表明:多个汛期的实现效果显著,系统运行稳定,防汛抗旱预报调度效率明显提高,可为区域防汛抗旱指挥提供技术保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