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308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4023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商场现代化、科技信息、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信息隐藏暨多媒体信息安全学术大会 CIHW2013、宁波市第九届学术大会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等;非对称加密的相关文献由646位作者贡献,包括B·本蒂欧、B·菲克斯、S·内罗等。

非对称加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 占比:0.4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4023 占比:99.59%

总计:54248篇

非对称加密—发文趋势图

非对称加密

-研究学者

  • B·本蒂欧
  • B·菲克斯
  • S·内罗
  • 于志敏
  • 付章杰
  • 孙星明
  • 张伟
  • 李新超
  • 王君
  • 石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影; 颜拥; 郭少勇; 熊翱; 张旺
    •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身份认证中用户认证流程繁琐、身份信息不安全、认证系统易受攻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盟链的分布式身份认证方法,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易篡改的特性和非对称加密等方法,提高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分布式认证方案,包括身份注册和认证流程,并对其中的核心共识算法PBFT进行了优化,以提高认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区块链的认证机制和优化的PBFT算法提升了认证系统的可靠性并保证了其高效性。
    • 王守相; 陈海文; 赵倩宇; 郭陆阳; 邓欣宇; 司为国; 孙智卿
    • 摘要: 作为电力系统工业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级量测体系的发展为能源监测、负荷预测和需求响应等服务提供了便利。然而,随着智能电表的广泛安装,隐私泄露的风险越来越大,因为它们同时传输量测和用户敏感数据。为了保证抄表中敏感信息的机密性和真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水印和椭圆曲线密码非对称加密的隐私保护方案。敏感数据使用公钥加密,通过数字水印隐藏在电表读数中。只有授权用户才能提取水印,并使用其私钥对秘密数据进行解密。该方法实现了敏感信息端到端的安全性,计算速度快,能够验证数据源,保证读数的真实性。算例表明,该方法对原始数据的影响小,未经授权的访问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在嵌入式硬件上的处理速度优于现有方法。
    • 刘嘉微; 马兆丰; 王姝爽; 罗守山
    • 摘要: 随着当前信用体系的发展,信用数据数字化是推动社会信用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用户信用数据主要是以明文形式存储在中心化的信用机构中,存在共享难、安全性差的问题。由于区块链具有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这为信用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文章结合区块链、同态加密算法、访问控制算法和非对称算法,提出了一个数据受限共享与隐私保护的区块链模型,模型中通过调用ECC非对称算法对信用数据进行加密后发送到云服务器中;在云端引入SEAL库中的CKKS算法进行同态加密,解决了密文计算开销大的痛点;以区块链证书颁发中心作为可信第三方,完成改进后的访问控制算法CP-ABE的初始化、密钥生成与分发;然后将信用数据存证在区块链上。本文模型实现的系统可确保用户权限的细粒度访问控制与隐私保护。功能和性能评测表明,文章所提方法在数字信用领域中的隐私保护、信用存证、访问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应用价值,应用系统吞吐量及区块链TPS能够满足实际应用性能需要。
    • 孙瑞; 黄佳文; 孙学贵
    • 摘要: 基于可满足性问题构造加密方案具有挑战性,关键是如何构造具有加密功能的难解的SAT合取范式,并将明文安全地隐藏在其中。文章首先改进了SRR(N,k,s)模型用以隐藏明文;其次,通过恰当选取约束密度值,保证密文的难解性;最后,证明方案满足选择明文攻击(IND-CPA)是安全的。
    • 李宏伟; 潘志远; 黄继杰
    • 摘要: 在量子计算及保密通信的背景下,传统的对称和非对称加密技术及应用需要继续深化研究。该文针对双勾曲线函数的特性进行了对称、非对称和格加密技术的研究,并探讨了其应用的场合。首先通过对其渐近线做垂直线以及线上点的X轴平行线,将明文数值对应为交替所做的垂直线和平行线的次数,用最后一次交点的X或Y值作为对应的密文。然后基于双勾函数的两个特征参数以及基点的选取,设计了对称加密算法和相应的非对称加密算法(DHC);并选择任意条双勾曲线函数作为格基来构成非线性的格空间,由此探讨了基于双勾曲线函数的格加密可能性。最后通过在PC工作站上的仿真测试,表明基于双勾函数的数据加密算法比椭圆曲线加密算法(ECC)快了好几百倍;进而通过将DHC算法应用到电力云培训仿真中,确保了云培训考核的安全性,表明了基于双勾函数的数据加密算法能很好地适用于快速加密的场合。
    • 郑尚卓; 李学韬; 王雷; 王磊; 恽珺
    • 摘要: 针对容器云平台发生的内外部网络故障导致的容器云数据明文展示、恶意软件植入、容器编排故障、攻击容器宿主机的问题,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存证、溯源、智能合约、非对称加密的技术特性,通过在云端平台构建虚拟链的形式,将容器云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上链,基于区块链技术配置容器的分发功能,管理容器的生命周期数据,从而实现分布式技术在云计算平台的应用,优化现有的容器云的安全管理框架,提升云平台安全防护的健壮性。
    • 梁喆
    • 摘要: 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是共享数据库,即通过点对点的分布式记账方式、多节点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和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强大的信任关系和价值传输网络,使其具备分布式、不可篡改、价值可传递和可编程等特性[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让空中课堂焕发生机,如钉钉未来校园“在线课堂”等网课互动平台得以大规模应用。
    • 王圣雯; 胡爱群
    • 摘要: 近年来,邮箱泄露、邮件泄密等问题层出不穷,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为解决邮件传输时的安全问题,文章根据我国国家密码标准设计了一种基于SM9算法的邮件加密系统。该系统由密钥生成与密钥分发、邮件加/解密、邮件签名、密钥交换4部分组成,可实现邮件加密传输、邮件完整性验证、邮件签名、密钥协商等功能,有效保证了邮件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该邮件加密系统解决了传统邮件加密体系中密钥欺骗和中间人攻击等问题,保证了公钥真实可靠,比传统邮件加密系统更具优势。
    • 王智敏; 汉瑞洁
    • 摘要: 针对网络环境愈发复杂、现有网络安全传输平台边界安全防护力薄弱、平台接口功能存在缺陷和重复开发部署、效率低下等问题,采用Golang语言、Socket加密传输方式及身份认证技术开发了网络安全传输平台通用代理服务,该代理服务具有穿越网络安全传输平台的正反向透明代理、内/外网的网络安全防护身份认证、访问控制、行为检测和安全管理等功能。作为铁路互联网和移动App项目中的传输桥梁,网络安全传输平台通用代理服务已在多个系统中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 曹梦川; 伍丹; 杜朋轩
    • 摘要: 随着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农业企业开始转型,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而如何保障农业物联网在传输层的信息安全,是产业转型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保障农业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提出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解密,详细概述了加密解密模块建设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为数据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护手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