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采食量

采食量

采食量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742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水产、渔业、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0篇、会议论文109篇、专利文献765篇;相关期刊357种,包括动物营养学报、畜牧兽医科技信息、中国禽业导刊等; 相关会议91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家禽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奶业大会等;采食量的相关文献由507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胜利、刘建新、余雄等。

采食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50 占比:73.71%

会议论文>

论文:109 占比:3.28%

专利文献>

论文:765 占比:23.01%

总计:3324篇

采食量—发文趋势图

采食量

-研究学者

  • 李胜利
  • 刘建新
  • 余雄
  • 曹志军
  • 陈代文
  • 刘忠琛
  • 卢德勋
  • 周汉林
  • 张勇
  • 范志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琦; 李文渊
    • 摘要: 生存是动物的首要需求,也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物的本能是从外界获得物资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而采食食物是动物获取能量的主要形式。动物用来满足自身需求并进行一定能量储存,在这种状态下的采食量称为随意采集量(Voluntary Feed Intake,VFI),但动物在VFI状态并不能满足人类所需要的性状或用途。
    • 顾俊
    • 摘要: 母猪在妊娠阶段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摄入,饲料中营养物质的供给不仅需要保障母猪自身机体所需,还需要满足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营养饲料供给不足会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同时给母猪的机体健康状况带来负面影响。妊娠母猪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采食量下降的情况,本文将对导致妊娠母猪个体采食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及生产中常见的缓解及应对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带来帮助。
    • 张志梅
    • 摘要: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猪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其通常是由细菌、病毒、饲养管理、易感猪群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导致猪只机体产生一系列呼吸道疾病的疾病综合征。该病是由北美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的[1],其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气喘、发热、采食量下降和体重减轻等。PRDC易发生于6-8周龄的保育仔猪,不同的猪场发病率差异较大,饲养管理好的猪场可低至5%,差的猪场则可高达60%。
    • 摘要: 白羽肉鸡黑肺病的分析黑肺病是近一年多来对白羽肉鸡养殖威胁很大的一种疾病,蛋鸡上也有,只是发病的几率要比肉鸡低。临床上主要剖检症状为肺脏发紫、发黑;疾病进程多在5 d,日死亡率高于0.2%,采食量降低超过10%。用药物治疗效果差,鸡群多被迫淘汰售卖,经济损失极大。
    • 杨慧; 张思源; 彭容; 陈天宇; 张红星; 肖鉴鑫; 刘帅; 曹志军; 邵伟
    •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荷斯坦犊牛反刍行为的发育规律及其与采食之间的相关性。选取18头初生体重[(42.1±5.4) kg]相近的新生荷斯坦母犊牛,单栏饲养至84日龄。通过视频观察并记录犊牛断奶前后的行为活动,统计各周龄犊牛的反刍、躺卧、站立和非营养性口腔行为每日总时长、平均持续时长和发生次数,并记录每天采食量。结果表明:1)反刍行为每日总时长、平均持续时长和日发生次数随周龄增加逐渐增加(P<0.05);非营养性口腔行为每日总时长在断奶前随周龄增加逐渐增加(P<0.05);躺卧行为每日总时长在第3、12周时显著低于其他各周龄(P<0.05);站立行为每日总时长在断奶后(第12周)显著高于断奶前(P<0.05)。2)犊牛反刍行为每日总时长与总干物质采食量(DMI)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7,P<0.01),且与饲粮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采食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犊牛反刍行为的发育受DMI的影响,固体饲料DMI、NDF和peNDF是引起犊牛瘤胃发育和反刍行为建立的关键因素。
    • 潘锋; 朱彦宾; 王之盛; 巴桑旺堆; 薛白; 王立志; 胡瑞; 安添午; 谭武; 孙光明; 田刚; 彭全辉
    •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培养物(YC)和糖蜜(MO)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粪便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将32头体重[(107.0±14.7) kg]和日龄相近的肉牛(牦牛♂×犏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牛。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YC(30 g/d)(YC组)、糖蜜饲粮(MO组)、糖蜜饲粮+YC(30 g/d)(YM组)。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3个试验组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K组(P <0.05)。YC组和MO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CK组(P <0.01),YM组显著高于CK组(P<0.05)。2)与CK组相比,添加YC和MO可以提高肉牛粪便菌群微生物多样性,两者混合添加可以提高肉牛粪便菌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3)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4个组共有的优势菌门。3个试验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0.05),MO组和YM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CK组(P<0.01),YC组显著低于CK组(P<0.05)。瘤胃球菌科UCG-013 (Ruminococcaceae UCG-013)、瘤胃球菌科UCG-010 (Ruminococcaceae UCG-010)和理研菌科dgA-11肠道群(Rikenellaceae dgA-11 gut group)等12种菌属是4个组共有的优势菌属。3个试验组普雷沃氏菌科UCG-004(Prevotellaceae UCG-004)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0.05)。YC组和YM组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和瘤胃球菌科UCG-005(Ruminococcaceae UCG-005)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CK组(P<0.01),MO组显著高于CK组(P<0.05)。MO组和YM组鼠杆菌科未定义菌属(Unidentified-Muribaculaceae)和类杆菌真核菌群([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 group)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CK组(P <0.01),YC组显著高于CK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YC和MO或两者混合添加均可改变肉牛肠道微生物组成,提高纤维降解能力,从而提高采食量
    • 郭建新
    • 摘要: 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抗炎、抗氧化、保肝、抗过敏、免疫调节、抗血栓等多种药理作用,本试验旨在研究金银花作为肉牛生产的饲料添加剂,对肉牛各项生长发育、饲养成本、日增重、饲草料消耗、疫病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对金银花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推进饲料“无抗生素化”或尽量少用抗生素的进程,保证畜产品的安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杨爱军
    • 摘要: 在生猪养殖生产过程中,猪流行性腹泻是常见的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各个阶段的猪都能发生该病,发病后生猪会出现采食量下降、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生猪会因脱水而死亡,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流行性腹泻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果养殖场饲养管理不科学,会导致该病毒的迅速传播并蔓延至整个养猪场,引起生猪发病。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而该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有利于养殖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胡新旭; 刘含亮; 鲍英慧; 张勇; 张善鹏
    • 摘要: 为探索不同粒径颗粒饲料对生长猪采食量和采食偏好的影响,分别采用3.2 mm和4.2 mm孔径的环模生产颗粒饲料进行试验。试验一选取体重4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40头,根据公母比例平均分为4组,每组10头,试验期12 d,第1~3 d饲喂粉料,第4~6 d饲喂3.2 mm粒径颗粒饲料,第7~9 d饲喂4.2 mm粒径颗粒饲料,第10~12 d饲喂3.2 mm粒径颗粒饲料,每天统计采食量。试验二选取体重5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40头,根据公母比例平均分为4组,每组10头,每组放置2个3孔不锈钢干式自动料槽分别投放3.2 mm和4.2 mm粒径的颗粒饲料,每天统计生长猪对2个料槽中饲料的采食量,试验期为7 d。结果表明,在试验一的4个采食阶段,每栏生长猪对饲料的日均采食量分别为17.49、18.4、20.23和18.27 kg,生长猪对4.2 mm粒径颗粒料的日均采食量明显高于粉料和3.2 mm粒径颗粒料,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二每栏猪对4.2 mm和3.2 mm粒径颗粒饲料的日均采食量分别为11.62 kg和9.69 kg,二者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在3.2 mm粒径和4.2 mm粒径颗粒饲料的硬度分别为3.07 kg和4.20 kg的情况下,生长猪对4.2 mm粒径颗粒料的采食量大于3.2 mm,同时对4.2 mm粒径颗粒料的采食偏好性优于3.2 mm。
    • 王姗姗; 沈宜钊; 李妍; 高艳霞; 李建国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柠檬酸对犊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初生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母犊牛4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头。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CA1、CA2、CA3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5、1.0、1.5 g/d·头的柠檬酸。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随柠檬酸添加量增加,各组犊牛断奶体重呈二次上升趋势(P=0.06);平均日增重呈二次升高(P 0.05),但犊牛体高二次升高(P 0.05)。(4)柠檬酸添加对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和磷的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 0.05)。随柠檬酸添加量的增加,犊牛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及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线性升高(P 0.05),但血清总蛋白浓度呈二次上升趋势(P=0.08)。综合分析,开食料中添加柠檬酸,虽然对腹泻率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犊牛采食量,改善犊牛养分表观消化率,进而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在本试验条件下,犊牛饲粮中柠檬酸的适宜添加量为1.0~1.5 g/d·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