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进展性脑卒中

进展性脑卒中

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484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732篇;相关期刊204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高气压临床专委会暨全军医科委航海医学专业委员会高压氧专业组2011年学术会议、2006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6年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等;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献由95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泽颖、宋志彬、兰希福等。

进展性脑卒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1 占比:11.4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3732 占比:88.52%

总计:4216篇

进展性脑卒中—发文趋势图

进展性脑卒中

-研究学者

  • 王泽颖
  • 宋志彬
  • 兰希福
  • 张苏明
  • 白树风
  • 胡小东
  • 赵静
  • 丁兆日
  • 于天照
  • 付家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胜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对患者临床疗效与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临床诊治该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武胜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吸氧、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并于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外周血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血浆血小板黏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62p、CD63,血清P-selectin及血浆PAdT、PAgT、D-D、FI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ADL、B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替罗非班可有效抑制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小板聚集与活化程度,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栓的形成风险,患者预后良好。
    • 刘志华; 张瑾; 方思伟; 丘鸿凯
    • 摘要: 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WS)患者急性期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就诊的CW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患者经抗血小板治疗后卒中症状再发且持续20 min未能缓解后启动静脉溶栓补救治疗。结果7例患者在72 h内共完成8次静脉溶栓补救措施,5次完全缓解,2次部分缓解,1次无效,静脉溶栓补救措施的及时有效率为87.5%(7/8),所有患者均无颅内出血;首次溶栓有效的5例患者48 h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仍有复发,但发作频率较溶栓前下降,其中3例最终进展为完全性卒中,1例自行缓解,1例予以再次溶栓治疗后症状缓解;5例患者72 h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提示基底节或脑干有高信号影,其中4例患者遗留有肢体症状,但6个月后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2分。结论时间窗内的静脉溶栓治疗可能是CW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失败后重要的补救措施之一。
    • 王晶晶
    • 摘要: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6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61)和非感染组(n=175),分析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年龄、脑卒中类型、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合并基础疾病、卧床时间及应用抗菌药物与合并肺部感染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合并基础疾病、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卧床时间≥10 d是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吞咽困难、意识障碍、长期卧床是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应提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肺部感染。
    • 韩璐
    • 摘要: 目的评价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7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加曲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5.50±1.20)分低于对照组的(10.80±2.20)分、ADL评分(83.50±5.50)分高于对照组的(74.50±4.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可以促进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效果理想。
    • 黄越; 惠品晶
    • 摘要: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卒中(SIP)的相关性,并探究SIP其他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声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分析其与SIP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IP其他独立危险因素。结果:SIP组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脂血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是SI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SIP密切相关,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脂血症及hs-CRP水平可作为预测及评价SIP的独立因素。
    • 邓勇; 李迪; 钟丽珍; 王茂湘
    • 摘要: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8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血管病疗法,研究组给予常规脑血管病疗法+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4 d后,研究组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7.44±1.33)分低于对照组的(11.58±3.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接受常规脑血管病疗法+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更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更好的改善,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李晓旭; 刘芳; 汤骐羽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Clinical trials.gov、IgakuChouZasshi(ICHUSH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7月。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以及文献资料,2名作者独立阅读所有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研究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2版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RCT,共计234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186例,对照组1154例。各项纳入研究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其中有21项采用随机方法,仅有1项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均未提及盲法和分配隐藏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奥扎格雷钠组总有效率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RR=1.28,95%CI:(1.22,1.34),P<0.000 01];14项研究(1665例患者)提供了治疗前和治疗后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奥扎格雷钠组神经功能缺损有所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RR=-0.80,95%CI:(-1.02,-0.59),P<0.000 01];奥扎格雷钠组出血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RD=0.00,95%CI:(-0.01,0.02),P=0.48],且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急性期死亡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D= -0.01,95%CI:(-0.02,0.00),P=0.20]。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能减少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高艳; 李文东
    • 摘要: 目的 探究替罗非班辅助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广宁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5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分为42例对照组和43例研究组。对照组常规双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分析替罗非班辅助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结果 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高于常规双抗治疗(对照组)(78.57%)(P 0.05)。结论 替罗非班辅助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
    • 顾红菲; 王涛; 李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PFA)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天津海滨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HCMV感染相关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72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PFA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7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4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第14天外周血白细胞人巨细胞病毒-pp65(HCMV-pp65)抗原转阴率,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治疗第14天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溶血磷脂酸(LPA)水平,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第14天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两组HCMV-pp65抗原总转阴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FA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进展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功能和较高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RP、IL-6、LPA水平,安全性高。
    • 周丽娜; 高万龙; 李铁柱; 王忠海
    • 摘要: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替罗非班联合治疗进展性脑卒中(PIS)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沈阳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00例PI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扎格雷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及血小板功能。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患者总有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患者日常活动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可有效抑制PIS患者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浆黏度,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