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输尿管梗阻

输尿管梗阻

输尿管梗阻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93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3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2251篇;相关期刊353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五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新技术研讨会暨河南省第十五次放射诊断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会议、2009中国器官移植峰会等;输尿管梗阻的相关文献由2935位作者贡献,包括文建国、马潞林、李逊等。

输尿管梗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3 占比:28.68%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60%

专利文献>

论文:2251 占比:70.72%

总计:3183篇

输尿管梗阻—发文趋势图

输尿管梗阻

-研究学者

  • 文建国
  • 马潞林
  • 李逊
  • 杨屹
  • 王焱
  • 白永恒
  • 袁发焕
  • 周剑锋
  • 曾国华
  • 李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凯豪; 焦德超; 韩新巍; 朱明; 张庆辉; 李宗明; 黄元豪
    • 摘要: 目的评估透视下经皮经肾输尿管内钳夹活检诊断输尿管梗阻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7月至2019年7月,29例输尿管梗阻患者在透视引导下,采用经皮经肾途径开通闭塞段,并经导丝建立9 F鞘管通道,经鞘引入活检钳和活检毛刷对梗阻段病变取样活检,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病理结果。结果29例输尿管经皮经肾输尿管钳夹活检中均顺利取材,技术成功率100%,27例获得组织学诊断,病理阳性率93.1%;28例毛刷活检中19例获得细胞学诊断,病理阳性率67.9%。钳夹活检灵敏度较毛刷刷检阳性率高(χ2=6.73,P<0.05),未发生大出血、输尿管穿孔、破裂、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经肾输尿管内钳夹活检,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敏感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陈菲; 袁婷婷; 陈敏; 谢亦农; 李南; 翦薇; 李志华
    • 摘要: 目的:探讨胎儿肾积水、巨膀胱和后尿道瓣膜等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遗传学病因、超声表征及相关预后。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月—2020年6月产前超声诊断为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359例胎儿(其中23例为双胎之一,余均为单胎),分析其检查结果,并对其中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156例的遗传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追踪所有病例的妊娠结局。结果:359例胎儿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包括肾积水314例(87.46%),巨膀胱36例(10.03%)和后尿道瓣膜9例(2.51%)。319例为单发,40例合并其他系统异常。156例胎儿样本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发现10例(6.41%)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和8例临床意义不明的CNVs,其中2例21-三体综合征胎儿超声表现为单纯肾积水。活产267例新生儿。产前超声诊断肾积水胎儿中,251例活产,其中211例产后排尿正常,40例产后诊断重度肾积水行泌尿系统梗阻解除手术,36例手术效果佳。产前超声诊断巨膀胱胎儿中,15例活产,其中9例在妊娠早期发现巨膀胱,妊娠中晚期复查超声恢复正常;1例出生后因合并左肾积水和左侧输尿管畸形行患侧输尿管切除术,术后恢复好;其余5例出生后排尿正常,未行超声检查。产前超声诊断后尿道瓣膜胎儿中,8例终止妊娠,1例活产,该病例于孕28周确诊,出生后未行手术,目前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中肾积水不良妊娠率较低,预后较好;部分妊娠早期发现的巨膀胱病例在妊娠中晚期复查超声恢复正常,但巨膀胱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若产前确诊,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基因检测;后尿道瓣膜预后与明确诊断时的孕周有关,如妊娠24周后诊断,预后较好。
    • 曹亮; 郝朋; 李阳明; 林东; 呼廷辉; 邬韬; 崔曙
    •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宫颈癌所致输尿管梗阻患者的输尿管支架置入成功率的因素。方法采用计算机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医学和生物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同时辅以手动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7-01。由2位独立评价人员进行数据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4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肾积水轻度[OR=6.29,95%CI(2.64,14.96),P<0.0001]、输尿管梗阻较短[OR=5.53,95%CI(2.96,10.34),P<0.00001]、无膀胱侵犯[OR=0.25,95%CI(0.07,0.90),P=0.03]、放疗史[OR=3.16,95%CI(2.11,4.75),P<0.00001]的患者的输尿管支架置入成功率较高;原发肿瘤直径越小,输尿管支架置入成功率越高[MD=-2.96,95%CI(-3.36,-2.56),P<0.00001]。结论宫颈癌并发肾积水患者的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的总体成功率仍不理想,肿瘤直径较小、肾积水轻度、输尿管梗阻较短、无膀胱侵犯、放疗史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相对较高。
    • 李帛; 武国军; 李振宇; 袁建林; 郑万祥; 杨力军; 王福利; 刘飞
    • 摘要: 目的探讨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通道顺行输尿管软/硬镜联合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失败的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5例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患者的资料,上述患者均因常规逆行膀胱镜或输尿管镜置双J管失败,进而以斜仰卧截石位利用经皮肾通道顺行输尿管软/硬镜联合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结果25例患者(32侧输尿管梗阻)中,1例因肿瘤侵犯输尿管造成双侧输尿管管腔完全闭塞,双J管置入失败。其余24例均成功放置双J管(成功率93.7%)。手术时间平均(57.4±22.4)min,平均住院时间(5.5±1.9)d,术中无严重肾出血,无输尿管穿孔及撕脱。术后6~14 d拔除肾造瘘管,拔除肾造瘘管后随访12个月,肾积水缓解。结论斜仰卧截石位皮肾通道顺行输尿管软/硬镜联合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失败的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楼晓慧; 南丽红; 彭卫华; 陈亚萍; 官梦倩
    • 摘要: 目的研究筋骨草总黄酮(TFA)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8只和造模组32只。造模组分离左侧输尿管后,采用4-0丝线在左侧输尿管近肾盂处和输尿管上1/3处结扎并于中间剪断从而建立大鼠UUO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输尿管但不结扎和剪断输尿管。造模结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术后第1天开始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54、108、216 mg/mL TFA水溶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均按1 mL/100 g体质量灌胃,1次/d,连续14 d。末次给药2 h后进行腹主动脉取血并采集左侧肾脏组织,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含量、脲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左侧肾脏组织形态结构病理改变,Masson染色法半定量分析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以判定大鼠左侧肾脏组织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左侧肾脏组织上皮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判定大鼠左侧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侧肾脏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胶原纤维增生明显,Scr、BUN含量、CVF及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多(P均<0.05或<0.01),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左侧肾脏组织病理形态,胶原纤维增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中、高剂量组Scr含量、中剂量组BUN含量、各药物组CVF、中剂量组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均<0.05或<0.01),中剂量组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TFA可通过干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发生进程,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 范粱; 崔振宇; 王娅琼; 杨文增
    • 摘要: 输尿管支架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结壳、膀胱输尿管反流、感染、疼痛、支架遗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输尿管支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一些新型材料、外观设计、涂层等已开始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目前输尿管支架的材料、涂层及其他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朱戈丽; 李菊霜; 喻业安; 封宝红; 毕智敏; 伍军
    • 摘要: 目的探究百令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及百令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组(联合组),每组10只,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BUN),制备肾皮质匀浆液测定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Nrf2和Keap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血清Scr、BUN和梗阻侧肾脏指数明显升高,肾组织匀浆液中ROS和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降低,肾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Kea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UUO组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和联合组Scr、BUN和梗阻侧肾脏指数明显降低,ROS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升高,Nrf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Kea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改善效果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明显减轻UUO大鼠肾纤维化,可能与通过调节Nrf2/Keap1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 叶梅; 陈昆涛
    • 摘要: 急性梗阻肾损伤是由尿路梗阻引起的肾功能下降,早期大部分患者除肾绞痛外,缺乏特定的体征或症状,而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指标血清肌酐早期评价肾功能缺乏敏感性,且无法测量单肾功能改变,但治疗延迟会导致不可逆的肾损伤.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不断发展,MRI不仅能明确泌尿系梗阻点,梗阻原因及梗阻程度,同时对梗阻后继发的早期病理生理变化非常敏感,且能定量准确评估单肾功能改变,使大多数病例通过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得以纠正.解剖及功能的一站式扫描使MRI成为代替各种有创评估梗阻肾脏功能的非侵入性方法.
    • 刘艳; 谢君; 王竹; 李睿萍; 孙万森
    • 摘要: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肺肾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4,AQP4)表达的影响,探讨机体水液代谢功能的分子基础.方法: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给予大、小剂量祛风通络方干预20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QP4在肺、肾组织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AQP4表达降低,祛风通络方干预组AQP4表达均升高,大剂量组升高较明显.结论:AQP4是肺、肾参与水液代谢的分子基础之一,祛风通络方有上调AQP4的作用.
    • 刘艳; 谢君; 王竹; 李睿萍; 孙万森
    • 摘要: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肺肾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4,AQP4)表达的影响,探讨机体水液代谢功能的分子基础。方法: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给予大、小剂量祛风通络方干预20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QP4在肺、肾组织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AQP4表达降低,祛风通络方干预组AQP4表达均升高,大剂量组升高较明显。结论:AQP4是肺、肾参与水液代谢的分子基础之一,祛风通络方有上调AQP4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