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资本账户开放

资本账户开放

资本账户开放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468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3189篇;相关期刊258种,包括商场现代化、中国货币市场、财经研究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金融服务法的创新与发展”论坛、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暨“国际经济新变化与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理论研讨会、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等;资本账户开放的相关文献由54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巍、谭小芬、陈创练等。

资本账户开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3 占比:3.32%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3189 占比:96.57%

总计:13657篇

资本账户开放—发文趋势图

资本账户开放

-研究学者

  • 李巍
  • 谭小芬
  • 陈创练
  • 何慧刚
  • 叶伟春
  • 安世强
  • 张倩倩
  • 张明
  • 张月
  • 李晋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红枫; 万洋
    • 摘要: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性开放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政策的变化对资本市场运行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资本市场开放的月度指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其对我国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资本市场不同类型的开放对制造业不同行业的股票定价效率存在异质性影响;第二,资本流入开放能够显著提高大部分制造业行业的股票定价效率,而资本流出开放仅对约一半制造业行业的股票定价效率有不显著的积极作用;第三,经济总体开放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强于资本市场开放的单独影响;第四,资本市场开放对股票定价效率的作用效果受到股票市值和流动性的影响。因此,推动资本市场开放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开放,并搭配其他的经济开放政策。
    • 赵一帆
    • 摘要: 在系统回顾货币国际化、资本账户开放和系统性风险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账户开放-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机制,利用TVP-SV-VAR模型对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时变特征,两者的风险效应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基于此,建议继续坚持资本账户渐进的开放模式,审慎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 蔡文靖; 郭建娜
    • 摘要: 协调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与防范金融市场风险,是我国实现高质量金融开放的内在要求。基于固定效应的面板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1980—2018年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资本账户及其子项目开放对外汇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发达经济体不同的是,新兴经济体的资本账户开放增加了外汇市场风险发生的概率,但这一影响会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有所缓解。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资本账户子项目开放对外汇市场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
    • 李阅
    • 摘要: 通过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划分为整体开放、直接投资开放、证券投资开放、金融信贷投资开放等四个方面,并利用Lane和Milesi-Ferretti构造的基于事实的资本账户开放衡量指标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情况进行衡量,构建模型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A股271家企业发明专利数量的影响,筛选出制造业行业234家企业进行行业层面的稳健性检验,得出分行业、分地区,以不同路径开放资本账户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 邱崇明; 曾珣
    • 摘要: 一国经济遇到重大冲击时国际收支结构是否可维持,不仅关系到金融稳定,还关系到资本账户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会不会受挫。而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国对外输出金融资产的能力,即金融资产竞争力。本文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微观视角建立理论模型,寻找决定金融资产竞争力和影响金融资产国际贸易差额的深层因素,并采用跨国面板数据,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在随机效应模型下资本成本和存贷利差对金融资产净输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反映资本丰歉度的资本成本等传统理论所揭示的因素外,由法律制度、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约束政策等因素决定的投资者保护水平也对金融资产净输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从完善法律制度、净化社会信用环境和退出金融约束政策等方面入手,切实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升金融资产国际竞争力,对提高中国国际收支账户应对重大事件冲击能力,夯实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张春; 蒋一乐; 刘郭方
    • 摘要: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支持浦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国际主要货币的离岸金融体系往往是在境外自发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最初目的一般是为了规避该货币主权国的金融监管或者税务监管。现在中国政府要主动在上海浦东境内构建一个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体系.
    • 范怡静
    • 摘要: 从回顾和总结国际上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账户开放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出发,通过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渠道,可以得出资本账户开放犹如一把“双刃剑”。资本账户开放在可能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同时,如果政策实施不当,将会引起经济巨大震荡甚至诱发金融危机,最后对中国如何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提出政策建议。
    • 陈炳才
    • 摘要: 中国崛起背景下的涉外金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资本账户开放的安全问题、外汇储备资产或外汇资产的安全问题、国际支付结算体系的安全问题.导致中国涉外金融安全问题的外部原因是本币不具备储备货币的国际地位,需要从外部获得储备货币,必然缺乏安全;人民币汇率的信用依靠美元等储备货币背书,中国经济崛起也曾经依赖美元顺差;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账户对资金、资产交易、跨境支付结算等,实施行政处罚、限制、冻结等制裁,乃至剔除出账户系统.内部原因是中国经济崛起,美国要打压和制裁;金融开放如果在汇率制度选择、外汇管制和管控上处理不当,允许储备货币资金完全自由进出而无约束,则必然存在金融危机的可能;国际收支失衡导致涉外金融缺乏安全.解决涉外金融安全问题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货币互换和多元化投资等方式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二是通过提倡主权货币计价、支付、结算、融资,以及开展相关制度设计等方式建设好交易和支付结算系统;三是把握好资本账户开放;四是做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工作.
    • 张明; 孔大鹏; 潘松李江
    • 摘要: 新冠疫情爆发后,由于防控得力,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一枝独秀.在此背景下,金融开放再度成为国内政策界和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尤其是有关中国政府是否应该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讨论成为焦点之一.本文认为,中国金融开放有四个维度,即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全面开放,这四个维度各自有其最终目标.更重要的是,金融开放的四个维度存在优先次序,资本账户全面开放应当是中国金融开放的最后一步.在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形成机制尚未充分市场化、国内现有的金融脆弱性尚未得到充分应对、宏观审慎监管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之前,贸然全面开放资本账户,可能会使中国遭遇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冲击.
    • 高婕
    • 摘要: 几十年来,中国政府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限制,同时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这使得更多的外国投资,以及全球股票和债券指数,提供商能够增加中国证券在其指数中的权重,目前中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投资者寻求通过海外投资实现多元化,中国居民投资组合外流也有可能增加.中国金融市场的稳步开放,在促进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加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