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财政史

财政史

财政史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1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50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财政研究、地方财政研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首届中国经济史博士后论坛、第五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中国财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财政史的相关文献由193位作者贡献,包括翁礼华、史卫、黄文模等。

财政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7 占比:29.94%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1.67%

专利文献>

论文:450 占比:68.39%

总计:658篇

财政史—发文趋势图

财政史

-研究学者

  • 翁礼华
  • 史卫
  • 黄文模
  • 叶青
  • 吴才麟
  • 赵云旗
  • 陈明光
  • 包伟民
  • 周品
  • 周春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傅光明
    • 摘要: 百年风雨,百年辉煌。在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中,中国共产党勇担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财政干部,我在从事财政史的研究中,深刻地感受到湖北财政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 贾康; 苏京春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从救中国到发展中国,一直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继而也致力于为全人类进步的宏伟蓝图而奋斗.党领导的财政工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历经供给型财政、生产建设型财政、改革开放后的分权型财政的演变,又进而明确提出构建公共财政和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创新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财政工作的基本经验有在理论层面可总结的"四论":基于"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人民中心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经济—财政系统论";基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宇宙观的"财政发展阶段论";以及基于共产党人"吸收人类文明一切积极成果"宽广胸怀的"财政工作专业论".百年华诞的中国共产党,将在继往开来中更为成熟、坚强、卓越地作为"核心力量"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事业,在供给侧改革主线上继续深化改革,在新时代坚持与贯彻大局意识和系统思维,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并以中国特色"大国财政"结合创新型"数字财政"支持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贯彻落实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内嵌于党的事业的国家财政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人类社会的福祉.
    • 本刊评论员
    • 摘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财政在革命根据地区域治理和新中国国家治理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和支柱性的重要作用。
    • 周春英; 申学锋
    • 摘要: 2020年5月23日,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财政史专委会)主办的“历史上的疫灾与财政应对”线上学术研讨会以腾讯会议方式顺利举行。此次会议是财政史专委会从历史视角观察新冠肺炎疫情对财经领域影响的学术活动,邀请六位专家学者做了主题发言,在线与会者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财政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申学锋主持,西南交通大学付志宇教授作为点评专家对主题发言分别点评。兹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 蔡毅
    • 摘要: 财政史作为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历来为史家所重视.发轫于清末的晚清财政史研究,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数代学人百余年的不懈努力,在财政通史、财政专题史、资料汇编等方面均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研究广度、深度均较之前大大拓展与深化.但由于晚清时期的社会大变革背景以及资料过于浩繁,加大了研究难度.上述研究在杂税、同期中外财政制度比较分析、普通民众对政策感受等方面仍有深化拓展空间.
    • 李炜光; 张晓凯
    • 摘要: 当前财政学科面临着一次学科重构或学科革命,学科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财政学科不再局促于经济学领域之下,而是正在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实现有机融合,而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新财政学".在这一学术背景下探讨以往研究有所忽略的财政学科历史性问题很有必要,历史性的融入将促使财政学成为具有深刻思想性的解释模型,而不再只是作为技术性分析工具而存在.把财政看作是国家的基本面向,我国财政学科建基应包括中国传统财政观念史的内容,建构财政史与财政学基础理论之间的联通关系,为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输送"来自历史深处"的思想和智慧,能够进一步促进该学科的理论创新.
    • 张强; 湛志伟
    • 摘要: 当前,我国财政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财政领域立法缓慢、 预算透明度与科学水平不高、 财税制度落后于时代发展等问题迫切要求财政制度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本文先从历史角度出发,在简要回顾我国财政制度演变的历史脉络并在理解和把握现代财政制度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纵向比较分析法对财政制度的变迁加以研究,考察不同时期财政制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揭示出财政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与联系.在把握财政制度变迁规律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经济发展成熟阶段的经济特征归纳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特征.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应遵循的总体原则与具体政策建议.
    • 刘巍
    • 摘要: 在《财政学》的教学中,财政史可以有力地为财政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提供证明,也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现实财政问题.通过穿插讲解 、案例分析和讨论教学等形式,将财政史融入《财政学》教学之中,对于授课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 梁发芾1
    • 摘要: 中国历史上,官府和官吏巧立名目向百姓进行额外征收的事,是非常常见的。但在晚清民国时期,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以至于有人用对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来谴责苛捐杂税之繁多。丛生的苛捐杂税,大概是晚清民国近百年财政史的独特风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