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误读

误读

误读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2年内共计356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30篇、专利文献33篇;相关期刊1681种,包括瞭望、人民论坛、读书等; 误读的相关文献由3311位作者贡献,包括连业良、何镇邦、唐璐等。

误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30 占比:99.07%

专利文献>

论文:33 占比:0.93%

总计:3563篇

误读—发文趋势图

误读

-研究学者

  • 连业良
  • 何镇邦
  • 唐璐
  • 张淑惠
  • 李兵
  • 章国军
  • 蔡定剑
  • 黄远锋
  • 元涛
  • 朱剑慧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陈思
    • 摘要: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异质文化下的“误读”不仅在文学领域,而且在音乐领域中也逐渐显现。就中西方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几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研讨,由表及里地从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模式等方面分析其成因,以期减少在音乐欣赏中的听觉式“误读”。
    • 傅永军
    • 摘要: 傅伟勋融汇西方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的考证训诂传统以及义理之学,架构出“创造的诠释学”。“创造的诠释学”从忠实原意出发,走向原意的超越,落脚在新意义的建构上,将自身展示为顺序进行而不得跳跃的五个辩证的层次: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必谓。创造的诠释学是中国诠释学建构取得的重要成果,它开风气之先,其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获得的思想经验,弥足珍贵。但是,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论诠释学,“创造的诠释学”建构缺乏必要的哲学基础考察、系统内部逻辑关系的检视和方法有效性的证立,这导致其内部不时会出现紧张、冲突和相互反对现象,典型地表现在“创造的诠释学”建构的初衷是方法论的,但其理论旨趣却明显偏向诠释哲学,而其对诠释合理性或有效性的说明又不得不依凭于哲学诠释学。与傅伟勋对话,取“创造的诠释学”之长,纠补其短,是后来者必须承担的思想任务。
    • 王鑫
    • 摘要: 从肇生到发展,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并不长,且近年来相对沉寂。回望这几十年的发展,相关争论一直存在。作为一部动态的正在发生的历史,界定在当代艺术范畴内的很多东西存在不确定性,需要经过历史沉淀后才能看清。就中国当代艺术前期的发展来看,误读是其中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
    • 信险峰
    • 摘要: 很多新媒体内容篇幅短小,但并非破碎,不能称为“碎片化”。将“小”视为“碎片化”,既不合逻辑,也不合事实,很多微小事物比庞大之物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若以传统媒体标准评价新媒体,往往会得出“碎片化”结论,进而对“碎片化”一词产生误用与误读。这样的误用与误读会导致对新媒体做出错误的否定性评价。
    • 张志强
    • 摘要: 德古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0世纪50年代以后,凉山彝族已被纳入民族国家体系,多元秩序下的纠纷解决过程趋于谈判式的调解,且调解本身的权威性、重要性大为减弱,德古已失去了其生存之社会土壤。学界将“德古”一词指称调解纠纷较多之人,并将其视为习惯法的执行者,而不是专指以调解纠纷闻名而被民间公认为“德古”之人,这是对“德古”的误读。此种误读,除与“德古”一词的社会评价属性有关外,也有研究方法上的根源,即用现代法律体系理解传统法律和缺乏对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互动关系的反思。
    • 杨红
    • 摘要: 《中国评论》是19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力的英文汉学期刊,刊载了一批中国古代优秀哲学典籍的译介作品。1899年,金斯密译介的《道德经》刊载在《中国评论》上。由于金斯密的中国语言文学学识有限,并受“早期中国文明西来说”、西方汉学家“疑古”思潮和“西方中心主义”思想影响,他在译介《道德经》过程中误读了《道德经》作者及其核心思想、原文语义以及道家思想。虽然如此,金斯密译介《道德经》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扩大了19世纪《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影响。
    • 全行
    • 摘要: 18世纪,英国园林经历了从规则式到如画式的转向,这期间中英园林进行了一场深刻的交流对话,这次文化交流与如画式转向关系密切。对于中英园林美学研究而言,文化比较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跨学科视角。该视角揭示了英国如画式园林的两大关键问题,并由此可成为理解英国如画式园林的一个契机:其一,中国园林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18世纪英国思想和园林趣味转变的追求;其二,英国如画式园林是在文化交流基础上误读和主动内化的共同影响。
    • 陈沛绅; 郑宜帆; 孙蔚
    • 摘要: 通过近十年的传播与发展,“正能量”一词在中国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与影响。“正能量”概念本身内在地包含价值判断,但在现实语境的表达中,存在着盲目的抽象化趋势和误读解构的倾向,使“正能量”存在潜在的理论困境和显在的实践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从价值坐标的高度对“正能量”进行审视,聚焦“正能量”概念内在的人民性、时代性、民族性、实践性特征,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促进公众对“正能量”的理解与认同提供可行路径。
    • 张丹; 刘朝谦
    • 摘要: 切·米沃什自述编选《明亮事物之书》的缘由和选诗标准,见证了米沃什对美国现代诗歌发展的参与和感知。这本选诗集的成书背景同时带出了美国现代诗歌史上两种诗歌写作模式——世纪中叶现代主义①诗歌写作和客观主义诗歌写作——的斗争和更替。《明亮事物之书》在编选上做出了符合时代潮流和诗歌写作内部发展规律的选择:选择客观主义诗歌写作。其中,英译杜甫诗作为米沃什这本选诗集的重点拣选对象,从一个微观层面呈现了西方视野中对英译杜甫诗的接受情形以及文化误读,也显示了英译杜甫诗对于米沃什选诗尺度超越时空的适应性。同时,由于选诗观念和译本的限制,米沃什失去了在自己的另一个重要命题“诗的见证”这一向度上与“诗史”观念下的杜甫相遇的可能性。
    • 禹权恒
    • 摘要: 上海时期鲁迅对苏联电影怀有特殊情感,尤其偏爱革命战争、社会建设、探险纪录等题材类型。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鲁迅认为苏联电影不仅能够透视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建设的真实状况,而且对中国左翼电影发展具有借鉴作用。但是,鲁迅毕竟没有实地考察过苏联,仅仅凭借着苏联电影勾勒的部分图景来想象苏联,中间肯定存在着误读成分,鲁迅的"洞见"和"不见"在苏联观上得到有效体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