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认知行为护理

认知行为护理

认知行为护理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篇、专利文献142424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中国当代医药、当代医药论丛等; 认知行为护理的相关文献由340位作者贡献,包括丘会英、付雪君、刘广平等。

认知行为护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3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142424 占比:99.84%

总计:142647篇

认知行为护理—发文趋势图

认知行为护理

-研究学者

  • 丘会英
  • 付雪君
  • 刘广平
  • 唐淑妮
  • 张清霞
  • 徐菁
  • 方园
  • 方莉
  • 曾萍
  • 朱晓叶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弓红月; 李学民; 尹飞飞; 王奥迪
    •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联合量化康复训练在肝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量化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认知行为护理联合量化康复训练,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干预前、干预2个月时,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焦虑及抑郁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LC)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时,两组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总评分均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时,两组HAMA、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时,两组QOL-LC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联合量化康复训练可提升肝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轻负面情绪,促进术后恢复,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 王欢
    • 摘要: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依从率、住院时间和支气管哮喘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出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28±1.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46±1.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基础理论知识评分和行为技巧掌握情况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可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SAS、SDS评分,提高其护理依从率和支气管哮喘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 施彩萍; 韩旭
    • 摘要: 目的探究个性化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中医院内科的76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的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1个月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期间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护理1个月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巴氏指数(BI)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护理1个月的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1个月期间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实施个性化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依从性。
    • 潘娟足
    • 摘要: 目的探讨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5月—2021年4月便利选取该院收治的82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护理,研究组41例在此基础上应用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其中心理状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生活质量采用简化生活质量测定量表(SF-36)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于该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量表评分(33.30±5.45)分、SAS量表评分(31.05±4.8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2.65±8.52)分、(40.65±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9、9.987,P<0.05)。干预后,研究组SF-36量表中心理状况评分(49.48±2.50)分、环境适应能力评分(45.36±2.79)分、生理能力评分(47.05±2.85)分、社会能力评分(58.98±2.7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4.68±2.88)分、(41.22±2.46)分、(42.32±2.98)分、(54.03±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59、7.127、7.345、7.722,P<0.05)。研究组总护理满意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6,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后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 李萌萌; 张靖东; 孙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阶段互动式干预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2月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的63例OSAHS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2020年1月—12月采用分阶段互动式干预联合认知行为护理的63例OSAHS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前、护理3个月的OSAHS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3个月,2组OSAHS知识问卷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3个月,2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情感功能及症状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分阶段互动式干预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可提高OSAHS患者对OSAHS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李立华; 罗金燕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导向模式的认知行为护理在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66例行CRRT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基于问题导向模式的认知行为护理),各3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心功能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LVEF及LVF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SCr及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CRRT治疗时给予基于问题导向模式的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心功能及肾功能恢复。
    • 李芹; 张莹
    •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CB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疾病知信行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MHD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上行CBT,对两组干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知信行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护能力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及评分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7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在MHD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及自护能力,还可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应用。
    • 郑丽燕; 宋云梅; 范勳香; 康丽钦; 邹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联合激励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HICH患者,依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行认知行为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辅以激励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血压水平[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BP、DBP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BP、DBP水平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GSES、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联合激励护理可改善HICH术后患者心理状况,提高自我效能,调节血压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 邢颖娟; 万海燕
    • 摘要: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对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疾病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血液透析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实施常规护理和认知行为护理的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4例)。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负面情绪及肾功能。结果干预1个月及2个月后,2组的疾病知识、心理健康、透析治疗和生活管理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干预1个月及2个月后,2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血尿氮素、血尿酸及血清肌酐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对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可提高其疾病知识水平、缓解其负面情绪及改善其肾功能。
    • 陈丽莉; 肖琴
    • 摘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交替分组法随机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联合认知行为护理。结果 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自我感受负担均优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自护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