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装备保障

装备保障

装备保障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25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军事、军事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2篇、会议论文308篇、专利文献27417篇;相关期刊431种,包括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装备学院学报、军械工程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16种,包括第二届电磁环境效应与防护技术学术研讨会、2008年军民两用维修技术学术研讨会、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系统工程分会第十五届信息化理论学术研讨会等;装备保障的相关文献由387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晖、柏彦奇、宋华文等。

装备保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2 占比:6.39%

会议论文>

论文:308 占比:1.04%

专利文献>

论文:27417 占比:92.57%

总计:29617篇

装备保障—发文趋势图

装备保障

-研究学者

  • 王晖
  • 柏彦奇
  • 宋华文
  • 张春润
  • 龚传信
  • 古平
  • 陈春良
  • 伊洪冰
  • 杜晓明
  • 杨学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关晓婷; 刘增勇; 吴京朋; 张光颖
    • 摘要: 影响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因素有很多,针对其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选取主要的指标,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的方法,将各指标要素间的关系转化为邻接矩阵,通过矩阵的布尔运算,总结出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各要素间的机构关系模型,由此来揭示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理清评估工作设计思路,为后续各因素对装备保障建设的权重计算奠定基础。
    • 李辉; 王凯
    • 摘要: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军事行动的焦点直指城市,城市作战将是重要的作战样式之一。城市作战具有攻坚任务重、突破难度大、战斗队形易被分散等特点,必然导致装备战损率增加,保障任务极其繁重,装备保障必将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论文首先介绍了城市作战装备保障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城市作战装备保障的要求以及应具备能力,最后提出了我军城市作战装备保障建设的建议。
    • 袁晓静; 褚靖; 王旭平; 曾繁琦; 李浩
    • 摘要: 新工科对军队院校机械工程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部队装备保障人才需求为牵引,融合思考国民教育机械工程专业建设优势,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未来、面向实战,聚焦特种车辆装备保障重心,着眼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熟练掌握保障要素基本问题,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规律,满足保障人才能力生成需求,从优化课程体系、丰富培养环节、整合教学资源、加强质量反馈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军校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在新时代的适应能力。
    • 张闯; 李延通; 曹军海; 张强; 刘毅
    • 摘要: 由于战场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野战仓库的供应能力存在因受敌打击等原因导致的中断风险。将野战仓库选址、部队需求分配及任务调度等融合为一类选址调度组合优化问题。考虑野战仓库的中断风险,以期望保障完成时间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基于中断情境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一种基于逻辑的Benders分解算法(LBBD),将问题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并通过生成和添加Benders切割的方式进行迭代求解。为验证所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生成40个算例进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算例规模增大,模型求解效果迅速降低,直至无法获得可行解。LBBD算法对所有算例均能给出可行解,且与模型直接求解相比,期望保障完成时间最多减少70%以上。同时,与传统分阶段求解方法对比,采用组合优化的LBBD算法平均可降低期望保障完成时间29.44%,表明组合优化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全局解。
    • 伊洪冰; 张爱民; 刘亚东
    • 摘要: 为加快部队装备转型建设发展步伐,适应战争形态向智能化不断发展演化的趋势,在前瞻未来智能化战争面貌的基础上,分析智能装备保障的主要对象和特定内涵,依据理论先导、重心迁移、精干高效的保障要求,从装备保障发展方向、保障模式变革和力量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基本策略,力求为我军装备保障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 姜相争; 韩月明; 高健
    • 摘要: 为有效提升装备保障能力,以智能化装备保障活动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5G广域覆盖的移动通信优势、低延时的网络传输优长、超大容量的终端连接能力等特点,从装备保障要素动态联网、保障活动实时管控、保障力量一体联动3个方面,提出提升装备保障能力的具体措施,为5G技术与装备保障活动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撑。
    • 摘要: 农业农村部:扎实打牢农机基础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3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会议要求,2022年农业机械化工作,要围绕农业农村“四稳四提”的工作布局,紧盯为各类食物生产提供装备保障,加快农机装备补短板,加快机械化与农艺制度、智能信息技术、农业经营方式、农田建设相融合,扎实打牢农机基础,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
    • 王乾; 李兵; 唐昊; 邢炜焱
    • 摘要: 为提升合成旅后装保障能力,解构旅属后装分队战备保持、保障筹划、战场机动、专业处置、信息通联和警戒防卫等6种核心能力,查找制约保障力量建设的矛盾问题,从实战意识、训练基础、指挥筹划、保障研究、信息手段等5个方面,提出提升合成旅后装保障能力建设的建议。
    • 房秋怡
    • 摘要: 基于当前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践课程实际,从课程内容安排、教员执教能力、教学训练方法、教学训练资源等方面深入剖析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士官实践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并依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战化”岗位需求,统筹发展以下三个方面:基础层面协调发展专业基础、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教学内需方面协调发展师资力量和资源配置;教学扩展方面交叉发展军地合作、“产教”结合和科教融合。通过开展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推动装备维修保障岗位士官发挥岗位作用、提高装备使用的保障能力、实现遂行多样化任务目标要求。
    • 庄晴悦
    • 摘要: 近年来的现代化高科技局部战争表明,未来信息化战场将由各个类型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在多维空间广泛实施作战。武器装备是战争得以持续的重要物质基础,武器装备的保障能力直接影响作战进程和结果。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在作战中的运用更加广泛,使作战装备的保障工作地位更加突出,对装备保障工作的各项要求都有所提高,本文对“信息化作战”条件下,如何提高装备保障能力进行了探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