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乐队编制

乐队编制

乐队编制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音乐、戏剧艺术、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65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北方音乐、民族音乐、民族艺术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乐队编制的相关文献由15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欣、狄其安、乌云娜等。

乐队编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 占比:7.9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865 占比:92.01%

总计:2027篇

乐队编制—发文趋势图

乐队编制

-研究学者

  • 刘欣
  • 狄其安
  • 乌云娜
  • 刘江元
  • 刘洋洋
  • 姜昆
  • 常锦阁
  • 张泽伦
  • 张雄关
  • 曹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季勇
    • 摘要: 阮,又称阮咸,我国古老的弹拨类乐器。由于历史原因,阮在作品积累和创作方面相对滞后,独奏曲不大多见、协奏曲更为少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思想的解放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民族器乐创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阮协奏曲《山韵》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由作曲家周煜国创作的。从乐队编制、打击乐器的运用、音色布局等多层面入手,通过实例分析和研究,发现作曲家在创作与配器方面展示出了高超技艺,对丰富民族管弦乐的音乐语言和配器技巧提供了借鉴。
    • 张雄关
    • 摘要: 我们在2021年第11期内容中介绍了爵士乐中三人以内的小编制乐队的经典唱片,接下来请大家继续体验中型乐队编制(四重奏至六重奏)的魅力吧!因为中型编制的乐队数量极多,我们仅选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经典爵士乐唱片。
    • 梁珂
    • 摘要: 英国作曲家古斯塔夫·霍尔斯特(Gustav Holst,1874-1934)是二十世纪英国音乐复兴时期的重要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数量虽然不算庞大,但亦涉及交响乐、歌剧、合唱、室内乐、歌曲等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大型管弦乐组曲《行星组曲》(《The Planets》,以下简称《行星》)。作品创作于1914-1916年,1920年正式公演。《行星》共分为七个乐章:除去地球和当时尚未发现的冥王星之外,作曲家分别以其余七个行星的名字作为标题,创作了七段性格各异的音乐,塑造了七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当纵览整部作品时,风格又是高度统一的。笔者通过聆听作品和研读资料发现:《行星》在管弦乐队音色的运用方面具有独到之处,这也是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本文拟依托管弦乐法基本原理,对其配器手法做一个初步的分析与探讨,以期提炼出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观点,为今日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奉献绵薄之力。
    • 朱韬武
    • 摘要: 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强盛的封建帝国,有着发达的手工业和繁荣的经济市场,这一时期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音乐艺术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域融合特色。宋代对音乐、乐队、乐制等进行了创新,丰富了宫廷音乐以及市井音乐。然而,音乐作为一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艺术形式,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其旋律本身不可能被保存下来,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关于音乐的地上地下文物遗存、古迹遗存、文献资料遗存少之又少,现有资料的保存现状也令人堪忧。开封繁(音同婆)塔内所存二十方石刻伎乐砖,作为现存极少的关于宋代的音乐遗存,对于研究唐代至宋代初期的龟兹乐队编制、法乐乐队编制、乐器形制、乐工排列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 代宏; 郑珂雅
    • 摘要: 在田野采风的基础上,结合潮州大锣鼓的历史发展,重点对潮州大锣鼓的特色乐器及其乐队编制进行分析.潮州大锣鼓中的特色乐器如大鼓、深波、号头、二弦、大冇弦、梅花琴、琵琶,从材质、音色、形制到乐队组合方式无不显示出潮州地域特有的历史记忆,体现了潮州人在对外音乐文化交流中的认知方式和情感态度.今天的潮州大锣鼓在平衡自身内部各乐器以取得整体和谐审美效果的过程中,应以"移步不换形"的方式葆有传统,塑造潮州人在历史和现实转换中对音乐的新认知.
    • 王培喜
    • 摘要: 近年来涌现了不少表现当代题材的京剧作品,这些作品都在唱腔设计、舞台美术、乐队编制、表演形式等方面大胆实验,努力寻找京剧传统样式与当代观众审美的契合点,探索京剧艺术的当代发展,吸引了不少的观众,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现代京剧《青山湖》也如这些新编剧目一样,在当下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现实环境中,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碰撞,用现代的形式把当代的生活展现出来,为京剧艺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该剧以武汉大学于丹教授团队27年苦守梁子湖孤岛.
    • 郭晓丽; 万小东
    • 摘要: 以中西拉弦乐器音响及其组合的音色特征、中西管弦乐队中拉弦乐器的音强特征与音响匹配问题为基本研究内容,利用当代声学测量与分析手段,分别对中西拉弦乐器音响及其组合结构进行声学测量与频谱分析,并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 朱韬武
    • 摘要: 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强盛的封建帝国,有着发达的手工业和繁荣的经济市场,这一时期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音乐艺术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域融合特色.宋代对音乐、乐队、乐制等进行了创新,丰富了宫廷音乐以及市井音乐.然而,音乐作为一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艺术形式,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其旋律本身不可能被保存下来,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关于音乐的地上地下文物遗存、古迹遗存、文献资料遗存少之又少,现有资料的保存现状也令人堪忧.开封繁(音同婆)塔内所存二十方石刻伎乐砖,作为现存极少的关于宋代的音乐遗存,对于研究唐代至宋代初期的龟兹乐队编制、法乐乐队编制、乐器形制、乐工排列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 张雄关
    • 摘要: 爵士乐的最大魅力之一莫过于相同作品的不同诠释方式。除了乐曲中大段的即兴段落带来的不可预知性外,不同的乐队编制、乐器搭配方式也可以让一首乐曲千变万化。聆听某位音乐家在独奏、中小型编制乐队(三到六人)、大乐队(十人以上)中不同的演奏风格也极具趣味性。今天我们来欣赏爵士乐历史上最为经典的小型乐队专辑:独奏(Solo)独奏虽看似开放,但没有了乐队的帮助,即兴演奏完整的乐曲对演奏家在技巧和心理上都有着巨大考验。
    • 曹阳
    • 摘要: 敦煌莫高窟在唐代与音乐题材有关的洞窟有135个,这些洞窟形象地反映出当朝音乐概况。本文将以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音乐图像为考察对象,以敦煌壁画乐舞历史资料为参考依据,通过唐代壁画中关于乐队编制的描绘与“新旧唐书”中的礼乐记载进行对比分析,揭橥唐代乐队编制中有关乐器、乐伎等不同内容的特征形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