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由民主

自由民主

自由民主的相关文献在1950年到2022年内共计500篇,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论、中国政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3199篇;相关期刊344种,包括国际问题研究、理论前沿、瞭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中国人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人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第7届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研讨会等;自由民主的相关文献由498位作者贡献,包括白彤东、杨光斌、贝淡宁等。

自由民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7 占比:1.1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3199 占比:98.86%

总计:43699篇

自由民主—发文趋势图

自由民主

-研究学者

  • 白彤东
  • 杨光斌
  • 贝淡宁
  • 士琳
  • 张飞岸
  • 李永全
  • 杨生平
  • 金桂洙
  • 顾肃
  • 骆玉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毅
    • 摘要: 现代国家与民主变迁之间存在变奏和互塑关系,现代国家因为民主而具有合法性,民主变迁也需要现代国家的引导与规约。民主在塑造现代国家,现代国家也在塑造民主,寻求国家建构与民主选择二者之间的均衡发展是中西方面临的共同议题。国家、人民和民主治理机制构成的三维结构,成为审视现代国家与民主变迁之间历史沿革的一种比较视角。这种比较视角旨在探寻发挥何种国家自主性、培养何种人民和选择何种民主治理机制,指导走出因为私利化而导致的个人权利异化和国家公共治理危机的困境。西方现代国家自诩开创了自由民主的“典范”,但其已经退化为以精英民主替代直接民主,以形式民主掩盖实质民主,使民主价值大打折扣。中国民主的发展经过国家引导民主,走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新路,在创造人民有机联系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在民主治理绩效方面取得伟大成就。中西方现代国家应在国家建设进程中加强人类政治文明互鉴,不断探索和发展更符合自身国情、更有治理绩效的民主道路。
    • 曾田甜
    • 摘要: 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三十年来,他坚持认为自由民主将终结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然而,追溯其理论起点发现福山没有理解黑格尔“历史终结”的哲学实质。苏东剧变后,西方自由民主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美好,而是逐渐走向衰败。中国道路的开创在现实层面否定了“历史终结论”,为其他国家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借鉴。
    • 袁野
    • 摘要: 民主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认识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维度。西式自由民主在程序技术和价值规范之间出现了关系失衡,程序民主的象征意义成为自由民主的主要特征。民主实质价值的湮没使民主政治工具化,自由民主成为局限在维护权和利的狭义政治。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营养,致力于让程序民主为实质民主服务,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发展目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发展效能贯穿于宪法基础、政治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基础和经济社会现代化基础的国家建构领域。人民有能力和条件参与政治生活,民主的“人民性”价值目标得以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政治发展的普遍性意涵,超越了比较政治学的一般解释范畴。中国的政治发展应该继续发挥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力量和中国文化的导向性作用,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具有中国文明特色的民主政治。
    • 褚超俊
    • 摘要: “砰!砰!”管弦乐队击出两声强有力的和弦,“英雄”正式登场。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是我最喜爱的交响曲之一,每当“英雄”奏响,总是激动万分。这部“英雄”是贝多芬一生的写照,也是他人生的信仰。贝多芬在最初创作该曲的时候,本意是献给当时叱咤风云的拿破仑,当时正值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所倡导的自由民主深深地鼓舞了贝多芬,这与贝多芬的价值观不谋而合。
    • 摘要: 一直以来,体育界都堪称美国种族歧视史上的一片"净土"。不过,这片净土也是由斗争、实力和一些先驱者的努力得来的。刚开始的时候,职业体育界同样由白人主宰,可随着黑人球员的天赋爆发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大胆尝试,他们渐渐成为了各大体育联盟[尤其是NBA]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社会地位。话说回来,黑人之所以能在体育界赢得尊重,并不完全是由于他们的实力,还有美国人一贯强调的那种"自由民主"氛围——如果企业家或公众人物把自己的种族主义思想表现出来,他们的下场只能是被踢出局。所以无论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表面上都要把"民主"和"平等"挂在嘴上。
    • 杨伟红
    • 摘要: 一、西方民主思想的前世今生西方民主思想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潮流,并在二战后凭借着英、美等国的国际地位优势,被众多国家知晓和引进。尤其是"冷战"后,西方民主思想更是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美国日裔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在1989年出版的《历史的终结》中提出:"自由民主可能象征人类社会文化演进的终点与人类统治最后形态。"
    • 王正绪; 赵健池
    • 摘要: 中、西方在政体基础价值上的固有差异衍生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大众政治心理认识论体系."政治信任"作为原生于美国的政治心理概念,是建立在多元的政治选择模式、对立的国家-社会关系、个人化的利益表达方式等三方面带有强烈西方自由民主色彩的制度逻辑和价值预设之上的.基于对中国经典政治哲学著作的量化文本分析,本文发现并证实了中国民本贤能主义政体对政权组织方式、国家-社会关系以及民众政治态度的设定与委托-代理式的信任关系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并展现了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信"与西方政治心理研究中的"政治信任"在内涵上的重大差别.因此,"政治信任"概念无法直接、笼统地应用于中国大众政治心理研究,就民众对于抽象政治权威的态度而言,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研究需要寻找其他更加有效的概念.
    • 秋石
    • 摘要: 导语:1945年2月25日,在位于美国纽约西四十三街的市政厅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自由民主舌战”的大辩论。辩论的话题是:中国如何才能统一?美国应该支持中国的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大辩论上,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美国女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一声豪气诘问,让支持中国国民党的林语堂等人哑口无言。
    • 白彤东
    • 摘要: 上个世纪90年代,日裔美国政治学者福山的著作《历史的终结》,表达了一种观点,即自由民主体制是人类对理想体制找寻的终点。这一信念,在近年来却越来越被怀疑,而新冠疫情似乎将这种怀疑推到了一个高潮。但这种怀疑,可能与当年的乐观一样,是没有平静与认真地反思的结果。我们在此试图提供这样的一个反思,以便让我们认清这种体制真正的得失,并去寻找真正理想的制度。
    • 吴爽; 刘道玉
    • 摘要: 教育改革的道路艰难曲折,刘道玉坚定执着地走了几十年。退休后,他依然呼吁和研究教育改革,直面教育问题,抨击教育弊病,笔耕不辍,出版了25本教育论著,发表了500多篇文章。他将届鲐背之年,践履笃行在教育改革的路上,义无反顾。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大潮中,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他引领学校独辟蹊径,倡导自由民主校风,率先创造性地实行了一系列新教育教学制度,从而拉开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