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脐带绕颈

脐带绕颈

脐带绕颈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9209篇;相关期刊504种,包括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黑龙江医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2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2006年度北京超声医学学术年会、第二届血管和浅表器官国际超声研讨会等;脐带绕颈的相关文献由2595位作者贡献,包括等、许春梅、陈彦红等。

脐带绕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42 占比:5.3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9209 占比:94.65%

总计:30859篇

脐带绕颈—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睿
    • 摘要: 目的分析日常胎动记录图和评估脐带绕颈对胎儿宫内安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共128例足月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结局分为宫内安全组(n=55)和宫内不安全组(n=73),分析日常胎动记录图和评估脐带绕颈对胎儿宫内安危的价值。结果128例足月分娩孕妇入院后均接受自然分娩建议,分娩中转剖宫产46例,临产后选择剖宫产6例。两组S/D、脐带绕颈周数、FM、Fischer评分、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M异常、FM减少或消失以及剖宫产,均是影响脐带绕颈胎儿宫内安危的高危因素(P<0.05);日常胎动记录图预测灵敏度为87.27%,特异度为90.00%。结论日常胎动记录图在评估脐带绕颈胎儿宫内安危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预测胎儿的状态,有利于指导临床采取针对性的分娩方式。
    • 摘要: 对于基层市场而言,传统大型超声器械存在体积大、笨重、无法移动和价格高昂等缺点。而掌上超声拥有便携、易操作及价格优势,易于进入临床科室或下沉到基层。美童科技的无线智能手持四维超声产品可应用于腹部、妇科、产科、泌尿科等众多场景,其适应症包括前列腺增生检查;各类结石、内出血、积液排查;孕妇胎位、羊水状况、脐带绕颈检查;尿潴留及失禁、膀胱状态检查;肝胆胰脾肾基础情况检查或囊肿复查等。对于家用超声市场而言,美童科技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分别首创了体外排卵仪、胎儿相机、脂肪厚度仪、肌脂仪等消费级产品。例如,脂肪厚度仪可以实时检测用户不同部位的脂肪厚度,更好的帮助每一位想减脂瘦身的用户,针对性减肥减脂。
    • 刘敏; 韩锡铁; 胡大海
    • 摘要: 目的:探究晚孕期脐带绕颈缠绕类型与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比值(S/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已确诊为脐带绕颈的晚孕期产前检查孕妇66例,依据脐带绕颈缠绕类型分为三组,L型纳入L组(n=6),C型纳入C组(n=47),α型纳入α组(n=13),所有孕妇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三组胎儿UA、MCA血流参数,另分析不同类型脐带绕颈缠绕类型与胎儿UA、MCA血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三组胎儿UA中RI、PI、S/D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α组胎儿MCA中RI、PI、S/D参数均高于L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CA的RI、PI、S/D呈正相关(r=0.32、0.35、0.32,P均0.05),与MCA的RI、PI、S/D呈正相关(r=0.68、0.54、0.72,P均<0.05)。结论:晚孕期脐带绕颈胎儿MCA血流参数与UA相比更加明显,α型脐带绕颈可导致胎儿发生不良预后,需给予积极重视。
    • 裴雨洋; 于天水
    • 摘要: 脐带绕颈是指脐带缠绕胎儿颈部1周及以上,约占分娩总数的20%,是胎儿分娩时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脐带受压、脐带破裂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后果,危及胎儿生命。本文回顾分析1例脐带绕颈致多发性脐带出血的新生儿临床病历资料及死后尸体解剖资料,并查阅相关研究文献,探讨新生儿脐带绕颈致多发性脐带出血死亡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
    • 高源; 高金枝; 徐三清; 陈玲
    • 摘要: 患儿,男,生后18 d,因“反复抽搐16 d”于2020年9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门诊。患儿系第1胎第1产,因“脐带绕颈3周”剖宫产娩出,出生体质量3.2 kg,围产期无窒息缺氧史。母亲孕期无特殊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患儿生后第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抽搐,仅表现为四肢抖动,持续数秒后缓解,2~3 h发作1次(均为吃奶时发现)。
    • 廖薇薇; 方锋凯; 肖丽珍; 郑维秀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脐动脉(UA)和大脑中动脉(MCA)预测妊娠晚期脐带绕颈患儿呼吸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产检和足月分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85例晚期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和胎儿窘迫诊断标准,将孕妇分成窘迫组(n=102)和正常组(n=283)。比较2组受试者UA和MCA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窘迫组UA阻力指数(UA-RI)值高于正常组,MCA阻力指数(MCA-RI)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窘迫组MCA和UA的RI比值(UA/MCA-RI)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UA-RI诊断的临界值为0.67,对应的敏感度为74.51%,特异度为85.16%, 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为0.750~0.846);MCA-RI诊断的临界值为0.86,对应的敏感度为77.45%,特异度为84.45%, 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为0.758~0.846);UA/MCA-RI诊断的临界值为0.71,对应的敏感度为90.20%,特异度为91.87%, 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为0.832~0.972)。结论 UA-RI和MCA-RI对胎儿窘迫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联合检测UA/MCA-RI的诊断效能更高。
    • 叶爱梅; 李子军; 艾小玉
    • 摘要: 背景 胎动(FM)是唯一依赖孕妇自我评估的主观性指标,却可客观反映胎儿宫内安全情况;如何将FM量化并使其成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指标一直是产科医师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目的 通过应用日常胎动记录图(DFMC)预测和评估脐带绕颈胎儿的宫内安危.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浙江衢化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孕妇100例,分娩前B超和分娩后临床均证实胎儿脐带绕颈.分析孕妇分娩前24 h DFMC,并根据FM情况预测胎儿宫内是否安全:FM规律定义为宫内安全;FM异常、减少或消失均定义为宫内不安全.收集孕妇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孕周、超声下脐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比值(S/D值)、羊水指数(AFI),同时行临产前24 h无应激试验(NST)并予以改良Fischer评分法评分,采集分娩后围生儿结局情况、分娩方式(自然阴道、剖宫产、产钳助产).根据分娩后围生儿结局分为胎儿宫内安全组(44例)和胎儿宫内不安全组(5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究脐带绕颈胎儿宫内安全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S/D值、脐带绕颈周数、FM、改良Fischer评分法评分、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M和分娩方式是脐带绕颈胎儿宫内安危的影响因素(P<0.05).DFMC预测自然分娩的脐带绕颈胎儿宫内安全的灵敏度为86.5%,特异度为90.0%,约登指数为0.77;DFMC预测剖宫产的脐带绕颈胎儿宫内安全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4.6%,约登指数为0.61.FM 异常?减少或消失者剖宫产比例为87.5%(35/40).结论 DFMC 可以有效预测和评价脐带绕颈胎儿宫内安危,同时亦可为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有限的临床依据.
    • 徐鹏霞; 师颖
    • 摘要: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超声血流参数的特点及与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性.方法 将106例胎儿脐带绕颈孕妇、100例正常孕妇分别纳入脐带绕颈组、非脐带绕颈组.根据不同孕周、是否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对脐带绕颈组孕妇进行再次分组,分别为28~36周组(52例)、≥37周组(54例);宫内窘迫组(28例)、非宫内窘迫组(78例).比较各组UA、MCA的RI、PI、S/D.分析UA、MCA超声血流参数与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性.结果 脐带绕颈组UA、MCA的RI、PI、S/D均高于非脐带绕颈组(P<0.05).28~36周组UA、MCA的RI、PI、S/D均低于≥37周组(P<0.05).宫内窘迫组UA的PI、S/D高于非宫内窘迫组,MCA的RI、PI、S/D高于非宫内窘迫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MCA的PI、RI、S/D与胎儿宫内窘迫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脐带绕颈胎儿UA、MCA超声血流参数(RI、PI、S/D)均高于非脐带绕颈胎儿,且孕晚期更为突出,UA及MCA的RI、PI、S/D与胎儿宫内窘迫呈高度相关.
    • 韦智霞
    • 摘要: 目的:分析胎心监护在诊断脐带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广西柳州二空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494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前,对这1494例孕产妇均进行胎心监护和B超检查(进行胎心监护和B超检查时对其施行无应激试验和催产素激惹试验).产后,对这1494例孕产妇均进行随访.然后,观察这1494例孕产妇发生胎儿脐带异常的类型、产前对其进行胎心监护和B超检查时对其施行无应激试验和催产素激惹试验的结果和用胎心监护与B超检查诊断其胎儿脐带异常的准确率.结果:产后,对1494例孕产妇进行随访发现,其均存在胎儿脐带异常.在这1494例孕产妇中,胎儿脐带异常类型为脐带缠绕的孕产妇有1118例,为脐带过短、脐带隐性脱垂的孕产妇各有12例,为脐带扭转、脐带过长、脐带先露、脐带假结、脐带真结、单脐动脉的孕产妇分别有299例、3例、2例、30例、8例、10例.产前,对这些孕产妇进行胎心监护时,对其施行无应激试验的结果显示,胎心无反应的孕产妇有524例,发生胎心跳跃孕产妇有375例;对其施行催产素激惹试验的结果显示,发生胎心变异减速的孕产妇有225例,发生胎心晚期减速的孕产妇有126例.产前,对这些孕产妇进行B超检查时,对其施行无应激试验的结果显示,胎心无反应的孕产妇有483例,发生胎心跳跃孕产妇有347例;对其施行催产素激惹试验的结果显示,发生胎心变异减速的孕产妇有212例,发生胎心晚期减速的孕产妇有85例.用胎心监护与B超检查诊断这1494例孕产妇胎儿脐带异常的准确率分别为83.67%(1250/1494)、75.14%(1127/1494).与采用B超检查相比,用胎心监护诊断其胎儿脐带异常的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胎心监护在诊断脐带异常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摘要: 问:我单位一女职工怀孕生产,但在生产过程中因为脐带绕颈等原因导致婴儿出生即为死婴请问:女员工足月生产死婴的,产假怎么算?答:《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