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肠杆菌

肠杆菌

肠杆菌的相关文献在1971年到2023年内共计4801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7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2382篇;相关期刊269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技术通讯、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2第九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耐药监测与临床耐药菌感染治疗专题学术会议、第十五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等;肠杆菌的相关文献由1013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磊、冯露、陈坚等。

肠杆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7 占比:1.39%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2382 占比:98.56%

总计:32856篇

肠杆菌—发文趋势图

肠杆菌

-研究学者

  • 王磊
  • 冯露
  • 陈坚
  • 堵国成
  • 李江华
  • 李杰
  • 孔庆科
  • 郭宏杰
  • 周景文
  • 陈伶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郭平; 袁伟琳; 封保根; 申艳萍; 陈薇薇
    • 摘要: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法研究冻融循环下常见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10538),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sd-51)和Enterobacter cloacae subsp.Cloacae(Ec7256)在河水中的存活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冻融循环影响细菌存活的机理.结果表明:冻融循环显著抑制3株肠杆菌在河水中的存活,随着冻融循环频次的增加,抑制效应增强;冻融循环下河水中肠杆菌的存活特征与其对冻融胁迫的耐受性和水质有关,Ec7256强于Ec10538和sd-51对冻融胁迫的耐受性,河水水质越好,其对冻融循环的耐受性越强;河水pH值、电导率(EC)和总有机碳(TOC)对3株肠杆菌存活(ttd值)具有显著影响(P<0.05);冻融循环导致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CSH)升高,并在最后一个冻融循环达到峰值,有利于细菌团聚抵抗冻融胁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随冻融频次的增加而增加,从而降低冻融胁迫下活性氧对细菌的伤害,进而提高细菌对冻融胁迫的耐受性.
    • 曾倩; 朱婷; 李飞泽; 杨远友; 杨吉军; 兰图; 廖家莉; 刘宁
    • 摘要: 为开发可用于铀污染环境修复的优势微生物,本文考察了一株从铀污染场所分离的新型肠杆菌Enterobacter sp. X57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下对铀的富集行为,并结合相关的表征探索了可能的生物富集机理。结果表明,Enterobacter sp. X57对铀的富集依赖于细菌的代谢活性,且受接触时间、pH值、温度、初始铀(Ⅵ)浓度以及共存离子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铀初始浓度100 mg/L、温度303 K、pH=7.00条件下,Enterobacter sp. X57对铀的最大富集量约为175.52 mg/g(干重)。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Enterobacter sp. X57富集铀的过程存在化学吸附、粒内扩散等多个阶段。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EDS)以及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溶液中的铀(Ⅵ)与细胞中的羧基、氨基、磷酰基等官能团发生络合,并同时扩散至胞内的细胞质膜上形成铀-磷酸盐矿物。上述结果表明,Enterobacter sp. X57对铀的富集是通过生物吸附和生物沉积矿化的协同作用实现的。
    • 程琪; 赵东莹; 李杨; 包永明
    • 摘要: 植酸酶水解植酸产生可溶性磷酸,广泛应用于饲料、有机及生物肥料;植酸酶性质和植酸酶发酵制备是植酸酶制剂生产的基础。利用实验室前期筛选的降解有机磷Enterobacter asburiae ZSHY1菌株,克隆其植酸酶基因phyE,构建质粒pET28a(+)表达载体,在Escherichiacoli BL21(DE3)中进行异源表达;利用Ni-NTA和Q-Sepharose Fast Flow对重组酶PhyZSHY1-nsp进行纯化,表征其酶学性质及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植酸酶基因phyE全长1359bp,编码452个氨基酸,前20个氨基酸为信号肽。重组酶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60°C和4.5,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保持60%以上酶活,是中温酸性植酸酶。Mg^(2+)、Cu^(2+)、Zn^(2+)、Al^(3+)等金属离子及SDS对酶促反应有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植酸钠为底物时,Km为0.859mmol·L^(-1),kcat为16.036s^(-1),kcat/Km为18.66L·s^(-1)·mmol^(-1),说明重组植酸酶PhyZSHY1-nsp具有较好的温度和酸碱稳定性,可被制成酶制剂应用于动物饲料和生物肥料中。
    • 华炜聪; 邓在春; 张筠; 朱丹萍; 陈众博
    • 摘要: 耐多药肠杆菌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AcrAB-TolC外排泵的过量表达是引起肠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主要由周质融合蛋白AcrA、外膜通道蛋白TolC和药物质子转运子AcrB构成,受整体调控因子、局部调控因子以及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等调节.对AcrAB-TolC外排泵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相关耐药本质,还有助于研制有临床意义的外排泵抑制剂(EPIs),为解决肠杆菌多重耐药问题提供新思路.本文对AcrAB-TolC外排泵的结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熊兰
    • 摘要: 目的 研究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患者肠道菌群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诊治的95例FGIDs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9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心理状况,分析二者和功能性胃肠病关系.结果 观察组真杆菌、消化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比对照组少,小梭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比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SCL-90评分中焦虑、敌对、抑郁、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症状、精神病性、躯体化、其他因子分与总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肠道菌群、心理状况均与FGIDs具有相关性,二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FGIDs的治疗.
    • 叶建斌; 齐晓娜; 杨宗灿; 张婷婷; 冯颖杰
    • 摘要: 利用一株肠杆菌发酵烟草浸提液,经发酵、浓缩制备烟草浸膏.采用连续流动法分析发酵前后浸提液化学成分变化;通过GC-MS分析发酵浸膏的香味成分及其应用于卷烟后对感官和烟气香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发酵后浸提液中蛋白质、淀粉、半乳糖醛酸、总植物碱、氨基酸总含量分别降低28.95%,19.44%,18.91%,3.71%,37.45%;经浓缩制备的发酵浸膏具有典型的清甜香风味,且茄酮、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等烟草特征香味成分明显增加;在卷烟中应用该发酵浸膏,烟气中的金合欢醇、β-紫罗兰醇、糠醇、糠醛等具有甜香风味的香味成分有所提高,感官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 沈雪刚; 杨玉莹; 李沛; 罗洪艳; 孔庆科
    • 摘要: 肠杆菌共同抗原(Enterobacterial common antigen,ECA)是由多糖重复单元组成的多聚糖,几乎表达于所有肠杆菌细菌外膜,具有生物学功能.ECA由多基因协同作用而合成,这些基因在肠杆菌细菌基因组上成簇存在,形成ECA抗原基因簇.ECA是重要的毒力因子,在肠杆菌细菌入侵宿主、体内存活等过程中有一定作用.同时,ECA在维持细菌外膜渗透屏障、鞭毛表达、群集运动及抗胆酸胆盐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此外,锚定在细菌脂多糖核心区的ECALPs还是细菌重要的表面抗原,能激发宿主产生高水平抗体,可以作为疫苗研究的靶点.结合笔者的研究,文中对ECA纯化、基因结构和合成、免疫特性、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李一鸣; 王少林
    • 摘要: 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国际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肠杆菌科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多种肠杆菌科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肠杆菌开始大量出现,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细菌可以通过耐药基因突变或水平转移的方式获得耐药性,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已知的耐药机制预测相应的耐药表型.然而,最近有研究表明,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能够影响耐药基因的表达,给定的基因型并不一定总是产生预期的耐药表型.这种基因型-表型分离的现象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从遗传学角度预测耐药表型的能力.文中结合最新文献,从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两个方面探讨了多种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以期为遗传学预测耐药表型以及临床指导用药提供一定的支持.
    • 摘要: 20210401近红外高光谱联合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快速评估鸡肉腐败//D O I:10.25165/j.ijabe.20211401.5726假单胞菌(Pseudomonass pp.)和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是鸡肉冷藏期间(0°C~4°C)的优势腐败菌。该研究通过采集鸡肉样品900~1700 nm的高光谱信息并使用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 Smoothing,SGCS).
    • 李国强
    • 摘要: cqvip: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是一个临床难题。由于近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对多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大量或过度使用,导致目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出现并流行,CRE引起的感染与住院时间延长、治疗失败和高死亡率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