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耳部

耳部

耳部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1005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62篇;相关期刊184种,包括健康、中国美容医学、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首届全球华人美容医学学术大会等;耳部的相关文献由2096位作者贡献,包括法布里斯·皮乌、卡尔·勒贝尔、叶强等。

耳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 占比:24.0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762 占比:75.82%

总计:1005篇

耳部—发文趋势图

耳部

-研究学者

  • 法布里斯·皮乌
  • 卡尔·勒贝尔
  • 叶强
  • 路易斯·A·德拉玛丽
  • 塞尔希奥·G·杜龙
  • 安德鲁·M·特拉梅尔
  • 杰伊·利希特尔
  • 杰弗里·P·哈里斯
  • 贝内迪克特·福尔拉特
  • 迈克尔·克里斯托弗·斯凯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振常
    • 摘要: 耳鸣、耳聋、眩晕、面肌痉挛是耳科疾病的常见症状,长期影响着我国上亿人的日常生活,大多数患者迫切希望得到有效诊治以消除耳部症状。然而,耳科疾病病变具有解剖位置深、隐匿微小的特征,传统的耳科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应用时存在看不清、看不准、看不懂,以及视而不见和显示不出的问题,导致影像学检查诊断病变的效能低下,极大地制约了其临床应用效果。
    • 范月娟; 李艳; 景晓慧; 季东方; 王彦华
    • 摘要: 目的:观察引火归元贴加耳部刮痧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中老年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及对PSQI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老年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艾司唑仑,1 mg,每晚睡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引火归元贴联合耳部刮痧治疗。每晚睡前泡脚后贴引火归元贴(肉桂、黄连、吴茱萸按1∶6∶8比例配制)于双侧涌泉穴,持续贴敷12 h。每日早8时进行耳部刮痧治疗。按照先耳前再耳后、自下而上、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刮拭。耳前按照耳垂→耳轮→耳舟→对耳轮→耳甲腔→耳甲艇→耳甲→三角窝的顺序刮拭。耳背刮拭顺序为:耳垂→耳轮尾背面→耳轮背面→对耳轮后沟→对耳屏后沟→耳甲腔后隆起→耳轮脚后沟→耳甲艇后隆起→对二轮下脚后沟→三角窝后隆起。逐一进行单方向的刮痧,1次/d,15 min/次,每日一侧,左右耳交替进行。两组均治疗20 d。对比两组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2例,有效率60.00%(18/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治疗组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引火归元贴加耳部刮痧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中老年心肾不交型失眠效果优于单用艾司唑仑。
    • 姚燕平
    • 摘要: 目的观察耳部火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效果。方法2021年9—12月该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火灸组各50例。火灸组在火的热力作用下,将温度适宜的中药煎汁湿敷于患耳部,用保鲜膜覆盖后进行局部按摩,通过透皮给药以促进药液的渗透。常规组常规予耳后筛区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利多卡因治疗。两组均行相关健康教育。比较症状缓解情况、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火灸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常规组(60.0%),治疗后火灸组纯音听阈值、耳鸣评分低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常规组(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部火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优于常规西药耳后筛区注射,前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寿心怡; 顾伟忠; 朱坤; 李云玲
    • 摘要: 患儿,女,4个月.右耳结节4个月.皮肤科检查:右耳廓内散在结节,质韧,界限清楚.组织病理符合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未予治疗,随访见结节变小.
    • 曾伟良; 王伟; 汪翠梅; 郭丽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年轻女性不同身高、体重对耳垂形态的影响,为耳垂整形手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2016年3-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测量266名健康年轻女性的身高、体重、耳宽形态、耳长形态、耳宽貌、耳长貌、耳垂宽、耳垂长等项目,计算各测量值x±s,对有关各项指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66名健康年轻女性身高(162.9±4.1)cm、体重(55.3±6.5)kg、耳宽形态(4.9±0.6)cm、耳长形态(2.9±0.3)cm、耳宽貌(6.2±0.4)cm、耳长貌(3.3±0.3)cm、耳垂宽(1.6±0.3)cm、耳垂长(1.8±0.2)cm、耳垂宽耳宽貌指数(25.6±4.9)%、耳垂长耳长貌指数(53.69±7.69)%、耳垂指数(91.4±19.3)%.不同身高、体重的耳宽形态、耳长形态、耳宽貌、耳长貌、耳垂长、耳垂长耳长貌指数、耳垂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身高的耳垂宽、耳垂宽耳宽貌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27、F = 3.64,均P<0.05).结论 耳宽形态、耳长形态、耳宽貌、耳长貌、耳垂长、耳垂长耳长貌指数、耳垂指数与身高、体重均无关;耳垂宽、耳垂宽耳宽貌指数与身高有关,与体重无关.
    • 黄珊珊; 邓叶青; 温贤智
    • 摘要: 脑科手术大多需在全麻状态下进行,具有手术时间长、风险高、并发症多的等特点.患者术中基础代谢率降低,头部常采用被动体位,耳朵部位凹凸不平,在侧卧位手术中,其软组织长时间持续受压,易出现耳部压疮.本研究通过实习医院的相关案例,分析脑部手术患者耳部褥疮形成的原因,设计专门应用于脑部手术的防耳部压疮装置应用于临床,探讨预防脑科手术病人压疮的有效护理措施.
    • 吕静; 冯林; 江阳; 唐海燕
    • 摘要: 报告1例发生于双侧外耳道的斑块状粟丘疹.患者女,48岁,因双侧外耳道白色丘疹、斑块反复发作3年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双侧外耳道见淡红斑,其上密集分布粟粒至米粒大小黄白色圆形丘疹,丘疹质地坚硬,无破溃,局部轻压痛.左耳部皮损组织病理见真皮内小囊腔样结构,内含角质物.予粉刺针挑除白色丘疹,局部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乳膏治疗,目前随访中.
    • 杨娟敏; 易阳艳; 袁敬东; 林涛
    • 摘要: 目的:探讨保留表皮瘢痕剥离术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4例耳部瘢痕疙瘩患者(病灶97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保留表皮的瘢痕剥离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本组94处瘢痕疙瘩瘙痒等自觉症状消失,瘢痕完全变平软,肤色正常且外观满意,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2处瘢痕疙瘩术后出现增厚变硬;1处随访丢失.结论:保留表皮瘢痕剥离术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耳部瘢痕疙瘩疗效确切,而且相对简单易操作,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都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李珍珍; 姚广东
    • 摘要: 目的:探讨耳部瘢痕疙瘩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科室瘢痕疙瘩核心切除治疗26(26耳)例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26例(26耳)耳部瘢痕疙瘩患者均无复发,切口愈合良好.结论:核心切除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简单,有效,无复发,临床效果满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