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罗氏线圈

罗氏线圈

罗氏线圈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592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64615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科技资讯、计量技术、电测与仪表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16国防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测试技术及仪表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与故障诊断技术学术交流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罗氏线圈的相关文献由1565位作者贡献,包括蒋大维、徐长宝、杨友振等。

罗氏线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4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64615 占比:99.64%

总计:64849篇

罗氏线圈—发文趋势图

罗氏线圈

-研究学者

  • 蒋大维
  • 徐长宝
  • 杨友振
  • 袁亮
  • 高吉普
  • 张建良
  • 池立江
  • 王永平
  • 李维波
  • 顾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长鹏; 黄国健; 李中兴; 何振亚
    • 摘要: 在雷击风力发电机组时,利用雷电流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可保障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首先,介绍雷击风力发电机组放电的全过程及雷电流在风力发电机组的传播路径;然后,设计一套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雷电流监测系统;最后,第三方测试机构对该监测系统进行2类模拟典型雷电流特性的瞬态冲击电流监测性能测试,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测试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遭受雷击时的雷电流监测,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 张长富; 陈为
    • 摘要: 电气事故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的特点,让人不易觉察,可是一旦发生,又极具破坏性,因此对电流进行定期检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现有电流检测装置的种类较多,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详细介绍了分流器、霍尔电流传感器、磁通门互感器和罗氏线圈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场合,针对电流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了该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给出各种电流检测技术的对比列表,以期对合理选择电流检测装置提供参考。
    • 赵姝泓; 刘熤飞; 胡媛媛; 段莉; 张宇; 王炯元
    • 摘要: 环网柜作为一种高压开关设备,其正常运行保障了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性,因此,针对环网柜设备的故障检测也显得重要。对于环网柜工作运行状态的评估,主要通过检测环网柜电力电缆、局部放电、SF_(6)气体浓度以及电缆温度进行来判定是否要对其进行维护。由于一般的环网柜工作于高压状态下,其局部放电现象的产生对环网柜运行状态进行预估评判对整个电网工作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罗氏线圈电压传感器,能够对有效提取环网柜局部放电产生的电流,基于所采集到的电压数据信息,从而对环网柜整个工作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环网柜工作状态的检测,有效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 马恩宁
    • 摘要: 为解决电力系统中同步向量测量装置(PMU)在暂态脱机状态下无法感知到弱信号,从而导致误差修正结果较差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随机矩阵的PMU暂态脱机检测误差修正方法。首先利用0-1整数规划法建立配置数学模型并优化,采用割平面法求出数学模型的最优解。然后根据求解结果选取滑动窗口构建PMU采样信号的随机矩阵,增强弱目标信号的检测精度。最后选用最大最小特征值法修正误差,直至误差在系统允许的合理范围内,至此完成误差修正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未采用修正方法时,三相电压幅值、三相电流幅值以及三相电流电压间相位角的检测误差均超过允许的最大范围,经过修正后的检测值误差均小于允许误差的极限值,说明所提方法可有效修正检测误差。
    • 李宝伟; 文明浩; 石欣; 戚宣威; 张家琪
    • 摘要: 罗氏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积分环节会放大传变误差,可能造成电流传变严重失真,导致保护误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线路保护直接采用罗氏线圈微分电流信号输出的改进思路。并以差动保护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源电子互感器的输电线路等传变差动保护方法。该方法直接采用罗氏线圈输出的电流微分信号进行计算,将用于电容电流补偿计算的电压信号经虚拟罗氏线圈数字传变处理,保证电压电流信号经过相同的传变环节。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区内故障时可快速动作,且消除了积分环节引入的传变误差对差动保护的影响,降低了电压电流传变差异对保护精度的影响,性能优于现有差动保护方法。
    • 王明安
    • 摘要: 分别介绍两种电流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结构形式、抗干扰和提高精度措施,以及在电石生产中的运用情况。
    • 崔椿洪
    • 摘要: 通过对配电网雷击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罗氏线圈的雷电流监测与定位系统,系统利用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通过对接地线的耦合实现对雷击闪络过程中流入接地线的雷电流的测量,然后利用4G网络将雷电流大小和监测装置编码上传到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利用所构建的雷电流监测装置的编码和杆塔的对应关系,实现对配电网雷击点的可靠定位。
    • 吕世超
    • 摘要: 针对目前使用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定位装置.对装置的硬件设计和工作流程进行详细的介绍.装置可以实现行波电流采集、工频电流采集、远程数据通信等功能,具有传统故障定位装置由于安装位置受限无法具有的功能,在故障定位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姜凯华; 杜林; 陈伟根; 王誉博; 李军; 杨峰
    • 摘要: 通过采用多个罗氏线圈并联,模拟信号无源叠加的方式,可以对雷击时刻流经杆塔枝干的雷电流分量进行更精准地监测.通过建立多罗氏线圈并联外积分电路模型,根据外积分条件对电路模型进行动态特性(时域和频域)理论分析,可以得出电路模型输入输出关系的理论公式及应用条件.按照雷电流测量要求,对电路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同时依据仿真参数制作传感器,并通过冲击电流实验对传感器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罗氏线圈并联外积分传感器能够正确还原雷击时刻流经杆塔枝干的雷电流波形,误差小于2%,动态特性符合实际测量要求,验证了理论结果的准确性,且所设计的电流传感器在实际雷电监测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 张巍; 俞江; 夏凯
    • 摘要: 介绍了采用罗氏线圈测量二次电流替代传统的铁芯式互感器检测是重要的创新,并以此设计恒阻抗PID调节器,改造了多个钢厂的电弧炉和精炼炉控制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