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细胞角蛋白19

细胞角蛋白19

细胞角蛋白19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5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13164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检验医学、中国综合临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全国纳米材料与结构、检测与表征研讨会、2007亚太国际肿瘤生物学和医学学术会议暨首届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综合防治高峰论坛及第二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等;细胞角蛋白19的相关文献由904位作者贡献,包括邓君、聂敏海、高继绪等。

细胞角蛋白19—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3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13164 占比:99.88%

总计:213420篇

细胞角蛋白19—发文趋势图

细胞角蛋白19

-研究学者

  • 邓君
  • 聂敏海
  • 高继绪
  • 冯燕
  • 刘宏斌
  • 吉亚南
  • 夏加增
  • 宋静慧
  • 杨丽萍
  • 林言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晓文; 许颖捷; 贾梦莹; 史玮; 贾馨雨; 龚忠诚
    • 摘要: 背景:颊脂垫常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其能使口腔黏膜快速上皮分化.由于缺损创面暴露于唾液中,因而认为唾液可能促进颊脂垫中的脂肪干细胞上皮化.目的:探讨唾液体外诱导促进兔脂肪干细胞上皮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两三个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并传代.将第3代脂肪干细胞分为3组,即阴性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组与唾液组,后两组采用10μg/L表皮生长因子、15%唾液来诱导脂肪干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诱导7,14 d采用免疫荧光、RT-PCR检测细胞角蛋白19的表达.结果 与结论:①唾液诱导后脂肪干细胞形态由长梭形逐渐变为短梭形,甚至不规则的扁圆形;②诱导7,14 d,表皮生长因子组、唾液组细胞角蛋白19呈阳性表达,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且诱导14 d细胞角蛋白19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诱导7 d;③诱导7,14 d,表皮生长因子组、唾液组细胞角蛋白19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诱导14 d的表达量要显著高于诱导7 d(P<0.01);④结果表明,唾液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脂肪干细胞向上皮分化.
    • 张磊; 修春美; 倪莉; 陈建权
    • 摘要: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下腰痛的主要诱因,而髓核细胞在椎间盘退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鼠模型是研究椎间盘稳态和退变的重要动物模型,然而对小鼠髓核特异性标志物目前还缺乏较为系统的分析.目的:验证细胞角蛋白19、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这3种蛋白在不同时期小鼠椎间盘内的表达情况及其细胞特异性;探讨上述蛋白作为小鼠髓核特异性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10只6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月龄组及12月龄组(n=5),分别饲养至相应月龄时收取椎间盘样本进行后续分析.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评估椎间盘组织学完整形态;利用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角蛋白19、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这3种蛋白在两组小鼠椎间盘冠状位切片上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蛋白在不同年龄小鼠椎间盘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结论:①在2月龄小鼠椎间盘内,上述3种标志物均可明显区分髓核与其他组织;②在12月龄老年小鼠椎间盘内,只有细胞角蛋白19仍旧特异性表达于髓核组织,而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除在髓核细胞表达外,在软骨终板的钙化处亦有出现;③提示细胞角蛋白19、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均在小鼠髓核细胞表达,其中细胞角蛋白19可作为年轻及老龄小鼠的髓核特异性标志物.
    • 詹小林; 周燕; 曹艳芸; 高红燕; 刘杰
    •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细胞病理学联合和细胞角蛋白19(CK19)、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检测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a和4b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TI-RADS 4a和4b类甲状腺结节,共计148个结节符合纳入标准。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对比US-FNA、CK19、TPO及三者联合对TI-RADS4a和4b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发现US-FNA联合CK19、TPO检测诊断TI-RADS 4a和4b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5%(42/44)、93.27%(97/104)、93.93%(139/148)、85.71%(42/49)和97.98%(97/99),指标均高于单独运用三者的诊断效能。US-FNA、CK19、TPO和三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82、0.860和0.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S-FNA联合CK19、TPO检测有助于提高甲状腺TI-RADS4a和4b类结节良恶性鉴别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 王欢; 陈昶; 姜勇; 姜可; 李金男; 苏学英; 雷建勇
    • 摘要: 目的评估免疫标记半乳糖凝集素-3(Gal-3)、细胞角蛋白-19(CK-19)、间皮细胞角蛋白-1(HBME-1)和BRAF V600E突变联合检测对术前甲状腺细胞学诊断不确定结节的良恶甄别作用。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4年12月至2019年3月术前细胞学诊断不确定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9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行3项免疫标记和/或BRAF V600E突变辅助检测的314例患者为观察组,未行上述辅助检测的678例为对照组,以术后病理学诊断评估上述检测单独或联合应用辅助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术后恶性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195例患者行Gal-3、CK-19和HBME-1的免疫标记检测,301例患者行BRAF V600E突变检测,其中仅182例患者行3项免疫标记和BRAF V600E突变联合分析。对于单个检测,BRAF V600E突变和CK-19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分别为100.0%和90.6%,当联合使用时诊断效能明显提高。BRAF V600E突变检测、Gal-3和CK-19组合的诊断效果最好,准确率最高达92.9%,该组合术前正确分类了168个恶性结节中的161个(95.8%)和14个良性病变中的8个(57.1%),其中15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158例被本组合正确分类。结论免疫标记Gal-3、CK-19和BRAF V600E突变检测对细胞学诊断不确定的甲状腺结节有较高的良恶性甄别价值。
    • 冯晓琪; 侯玉洁; 王玉玲; 刘宁; 向丽萍
    • 摘要: 目的分析创疡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联合八珍汤加减对Ⅲ~Ⅳ期压疮创面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9(CK1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5例Ⅲ~Ⅳ期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MEBT/MEBO联合八珍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MEBT/MEBO治疗,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创面组织中CK19的表达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创面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3、4周时,治疗组患者创面组织中CK19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2.407、-2.191、-2.566,P=0.016、0.028、0.010)。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创面PUSH评分为(9.21±2.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PUSH评分(11.77±1.85)分(t=-4.262,P<0.001);治疗组患者中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54.55%(Z=-3.172,P=0.002)。结论MEBT/MEBO联合八珍汤加减可促进Ⅲ~Ⅳ期压疮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两者联合应用促进表皮干细胞分化及CK19表达的作用更强有关。
    • 刘犇; 王芳; 刘凤磊; 常守凤; 温丽萍; 舍雅莉
    • 摘要: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细胞角蛋白19(CK19)、间质瘤相关抗体-1(HBME-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9年3月甘肃省人民医院PTC(T-PTC组)及配对正常甲状腺组织(N-PTC组)各1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2组中Gal-3、CK19、HBME-1、cyclin D1、p53的表达水平,比较其表达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结果T-PTC组的Gal-3、CK19、HBME-1、cyclin D1、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PTC组的(P<0.05)。各标志物单独用于PTC诊断时,cyclin D1的灵敏度(99.20%)和准确度(97.60%)最高,HBME-1、p53的特异度(100.00%)最高;多种标志物联合应用时,CK19+cyclin D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8.40%)、特异度(99.20%)和准确度(98.80%)综合比较最优,最适合用于PTC的诊断。结论Gal-3、CK19、HBME-1、cyclin D1、p53是PTC的重要标志物,CK19+cyclin D1联合检测可用于辅助PTC诊断。
    • 宋青青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80例(肺癌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40例(良性组),检测患者血清CEA、ProGRP、NSE、CYFRA21-1蛋白水平,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参考计算各项指标鉴别诊断肺癌的效能。结果肺癌组患者的血清CEA、ProGRP、NSE、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ProGRP、NSE、CYFRA21-1联合应用鉴别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87.00%、80.00%、12.50%和20.00%。结论CEA、ProGRP、NSE、CYFRA21-1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对于鉴别诊断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祝彩霞; 袁林静; 杨娟; 牛刚
    • 摘要: 目的在进展型(FIGOⅢ/Ⅳ)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中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的表达情况和意义。方法在128例进展型HGSOC中应用RT-PCR法检测CK19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采用MTT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流式细胞学实验检测CK19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进展型HGSOC中CK19 mRNA的表达与腹水情况和铂类耐药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K19 mRNA高表达组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降低(P=0.015),但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K19 mRNA高表达是5年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9)。体外实验显示CK19过表达的OVMZ-6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进展型HGSOC中CK19表达上调可增加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影响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期,提示CK19可能是进展型HGSOC精准治疗的新靶点。
    • 房爱芳; 李秀芳; 林丽红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与血清高迁移率蛋白a1(Hmga1)、细胞角蛋白(CK)19、糖类抗原(CA)125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63例作为研究组,同期纳入50例进行妇科健康体检的女性作为对照组,32例临床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女性为癌前病变组。观察3组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状况及血清Hmga1、CK19、CA125水平表达。结果FIGOⅠB期(87.5%)及FIGOⅡA期(92.3%)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高于CINⅠ期(38.5%)患者,同时FIGOⅡA期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高于CINⅡ期(62.5%)患者(P癌前病变组>对照组(P0.05),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HPV病毒负荷量相关(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状况与血清Hmga1、CK19、CA125水平表达、宫颈癌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李永春; 彭凤翔; 高蓉梅; 叶小娟
    •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间皮细胞(MC)、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及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1,又称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9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9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其中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CK19、MC、TPO、CD56的检测结果,总结CK19、MC、TPO、CD56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能。结果:观察组CK19、MC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TPO、CD56的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CK19、MC、TPO、CD56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CK19、MC、TPO、CD56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四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将CK19、MC、TPO、CD56联合应用到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理诊断中,能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