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96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606篇;相关期刊508种,包括中国地市报人、东南传播、党员生活(武汉)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湖南省博物馆学会2016年年会等;红色记忆的相关文献由1008位作者贡献,包括寒秋、本刊编辑部、叶彬松(文/图)等。

红色记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6 占比:3.7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606 占比:96.22%

总计:25573篇

红色记忆—发文趋势图

红色记忆

-研究学者

  • 寒秋
  • 本刊编辑部
  • 叶彬松(文/图)
  • 梁银湘
  • 丁仁祥
  • 习才
  • 周会凌
  • 张文波
  • 张新
  • 朱雄伟

红色记忆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慧; 张毅
    • 摘要: “我每次走进这里,就像一个孩子走进一卷喷涌着红色激情的记忆画卷中。”每天清晨,当蒋亚红走入工作单位——江汉油田职工培训中心时,总能看到位于单位大院一个角落的三间老旧低矮的平房,仿佛一位拄着拐杖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周围高大的现代化建筑格格不入。然而,这貌似不起眼的三间平房却有着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向人们默默讲述着一段红色历史。
    • 李开渝; 曹茹
    • 摘要: 作为红色记忆实践的具象反映,社交媒体用户红色记忆呈现具有较强的社会建构属性,对其深入研究成为重要的时代使命,对建党百年红色记忆的建构及控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以社交媒体用户红色记忆呈现为核心议题,运用Python3.6进行挖掘分析后发现,其呈现出历时态的节点唤醒、共时态的记忆共享及其强化认同的特点。新时代红色记忆建构应注重节点、仪式与符号,促进红色记忆的唤醒;注重多“记忆场”媒介化连接,实现红色记忆共享场域的进一步塑形;注重纵贯国家话语与“记忆微光”,使新红色记忆建构通达社会认同。
    • 陈艳丽
    • 摘要: 《中国石化》杂志3月刊《感受红色记忆中的精神感召力》一文指出,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如文中所说,江汉油田因会战而生,因会战而兴。老一辈石油人顽强拚博、不懈奋斗的伟大会战精神,构筑了江汉人的精神高地,为建设江汉、发展江汉、做大江汉提供了精神感召力。一年来,江汉油田职工培训中心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倾情打造石油石化传统教育主阵地”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连续打造了中国石化三个重要红色教育基地,真实再现了老一辈石油人为祖国献石油的爱国情怀、战天斗地的雄心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轨迹,在油田员工中引发了强烈共鸣,切实达到了用石油精神立根固本、为油田实现“万千百”战略目标凝心铸魂的目的。
    • 张博然
    • 摘要: 中国革命是从农村中走出来的,农村承载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也保留着中国革命的红色旧址,有基础有条件有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动能。延安志丹县W村村民在当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中主观参与意愿很强,但实际参与程度很低,提升村民主体性还有很大发挥空间。W村应牢牢把握村民主体这一着力点和关键点,在乡村建设行动中体现和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具体可以通过党建引领、丰富宣传路径、整合社会资源、规范产业布局等策略,探索出一条共谋共识共建共享的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 张莹莹; 杨丽娅
    • 摘要: 地名作为社会基础地理信息,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逐渐凸显,这对地名相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各媒体纷纷以多种载体和形式讲述红色故事,云南政协报社另辟蹊径,充分挖掘地名背后所蕴藏的红色文化,以地名为载体讲述与该地名有关的红色故事。讲述形式上破除新媒体产品同质化严重、内容混乱、平台缺乏社交互动性等制约因素,以“沉浸式+讲述”把观众带到现场,以“现场+云端”开辟学习新途径,以“互动+感悟”炼出学习新局面。通过创新形式内容,提升内容品质,精心策划报道,打造品牌效应等举措,将相关红色故事呈现给广大受众,在新媒体创新建党百年报道、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方面收获可喜成效和经验。
    • 于鹏亮; 丁志辉
    • 摘要: 纪录影像《代号221》以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为视角,通过亲历者口述、实景空间回访、历史资料呈现等方式,为红色历史类纪录片的制作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路径,并延伸了“两弹一星”精神传播的微观视角。本文从集体记忆的建构层面切入,重思纪录影像的生产与传播实践,认为纪录影像既是公众了解红色历史事件的影像资料,是连接历史记忆与现实空间的呈现中介,也是个体记忆实践和地方建构红色历史文化的影像行动,由此拓展历史类纪录影像对亲历者群体时空重现和地方历史传承功能的分析维度。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当2022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湖湘大地,我们携带着2021年所经历的一切精彩美好,自信地走向充满着希望的新一年.时光的脚步在2021年的日历上留下了太多值得感慨值得铭记的注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湖南林业系统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林业人重温红色记忆,接受红色洗礼,从历史的苦难辉煌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2021年,三湘林人继续以抓铁有痕的干劲推动湖南林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书写了山林葱郁、湿地美丽、草原诗意的篇章: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资源管护等工作稳步推进,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生态修复、森林抚育等保护修复举措多管齐下,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高;油茶、竹木、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林下经济、花木等五大千亿产业蓬勃发展,生态惠民效应充分彰显;林长制的春风吹遍三湘四水,林业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 摘要: 01书名:《海上碑林里的红色记忆》作者:中共浦东新区委员会党史办公室、上海市浦东新区地方志办公室主编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2月图书简介:这是一部汇编上海地区“红色”碑记的文献集。上海地区历史上曾经建立有众多的石刻碑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石刻文献,至今保存的各类碑石也有千种之多。《海上碑林里的红色记忆》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收录了上海地区的140多处纪念碑、雕塑,基本涵盖了从清朝末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革命志士们在上海生活、战斗、牺牲的光辉事迹。
    • 摘要: 保山市是一个有着民族团结光荣传统的地方,这里曾因2000年前的“哀牢归汉”而成为“华夏一统”的历史典范。千百年来,各族儿女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共生共荣。在这片土地,还珍藏着这样的红色记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保山地下组织领导发动了“4·15”武装起义,建立了保山第一支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和第一个人民政权,为保山全境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 刘聪
    • 摘要: 红色纪录片在红色文化记忆的建构过程中通过符号修辞记忆对记忆进行具象化、节点化、整合化再现实现记忆的刻写实践、仪式场景中技术的加持使传播的仪式场景得到具象与抽象式的还原,实现记忆的体化实践进行红色记忆的建构。在此过程中,建党百年纪录片对和记忆实现了红色记忆的价值赋能,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以红色记忆的感召缝合民族记忆、记忆框架缝合国家与人民记忆,实现了记忆背后的社会价值的整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